督公千岁: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督公千岁》 120-130(第15/18页)

自过来找相思的啊!”

    “你!”张奉銮老脸通红,“此一时,彼一时!实话告诉你,万岁爷要从教坊司挑选擅长音律的姑娘,专门为太后寿诞演练,你再敢啰嗦,小心老命不保!”

    严妈妈再也不敢多话,连忙催促春草帮相思梳妆打扮,好让她体面出门。

    *

    马车飞快行驶,出了西直门之后又朝北而去。相思才到京城不久,虽然听说过西郊高梁桥一带景致宜人,春夏之际游人如织,但自己还没机会去过那里。春草有幸跟着相思出来,一路上心情欢欣,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会儿问起馥君会不会也去了西郊,一会儿又告诉她每年都有官妓在西郊出游时与人一见钟情,运气好的甚至被赎出了教坊司,嫁入良家。

    相思却道:“那也是千里挑一吧?一般人家哪会允许子弟迎娶我们这等人?”

    “所以才说是烧了高香呀!其实像你这样原先是好门第出身的,更容易博得贵客们怜爱呢……”春草想了想,又道,“我听说轻烟楼里的若柳去年就是在卉珍日出游时候遇到了心上人,原先她可是宾客盈门的,自从跟那个琴师好了之后,寻常客人她见都不见呢!”

    她说起的那人相思只见过一次,感觉有些傲慢,并没什么交往,故此也未向春草打听下去。

    因为有春草相伴,行程显得不算漫长,临近中午时分,随着车夫一声招呼,马车停了下来。

    相思掀开帘子,外面阳光正艳,直射进眸中。马车停在蜿蜒长河畔,河水滔滔,澄澈碧清,白石砌桥如玉带横跨,两岸翠柳如烟,繁花胜锦,在那碧影掩映间,又露出寺庙金檐白墙,圆塔伫立。

    张奉銮从另一辆马车中下来,带着相思和春草过了长桥,沿着河畔桃林向南走去。远近各处皆有车马轿舆,间或可见佳人乐女三五成群,与长衫翩翩的公子文人结伴而游,轻言笑语随暖风飘摇。

    春草虽走在最后,眼睛倒是尖,隔着老远望到了几名女子正从一座楼阁中出来,便指给相思看:“那个走在最前面的穿杏黄衣裙的,就是若柳。”

    相思本想向她们打听一下馥君近日的情况,可见她们已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便也没追赶上去。

    “已差不多快要结束,赶紧进去吧。”张奉銮说着,加快了脚步。她们两个到了楼阁前,见匾额上写着绮虹堂三字,张奉銮轻叩门扉进去禀告,不一会儿返身出来,道:“春草,你先进去。”

    春草颇为惊讶,她本是求着相思和张奉銮才得以有这个机会出游,没想到居然还要进去弹唱,一时间紧张不已,甚至拽着相思的袖子不敢入内。

    相思好言劝解,张奉銮着急道:“礼部的大人正在里面等着,你这不上台面的小丫头还在这扭扭捏捏?”

    “那,那能不能让相思陪我一起进去,反正下一个就是她……”

    张奉銮一瞪眼:“不行!”

    “好了好了,我就在门口等着,你连严妈妈都不怕,里面的大人总不至于比她还凶?”相思笑盈盈替她整理了一下衣衫,将自己的琵琶交给了春草。

    春草不情不愿地进了绮虹堂,不久之后里面响起拨弦声,张奉銮却清了清嗓子:“行了,你现在跟我走吧。”

    “走?去哪里?”她一脸诧异。

    “这只是一处场所而已,你得到挽春坞去。”张奉銮说着,转身便走。相思怔了怔,只得紧跟其后,却还不住回头:“可是张大人,春草出来后找不到我们会急的!之前您也没说我要去别处啊!”

    “她找不到人,自然会在原处等,这里又不是荒凉之地,能出什么事?”

    “我的琵琶都借给春草了,拿什么弹奏献艺?”她滞闷不已。

    “挽春坞里多的是各种琴瑟琵琶,用不着你担心。”张奉銮头也不回,相思虽是心存诧异,却又不得不跟随到了河边。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那里早有小船等候,载着两人溯流而上。过不多时,前方碧树丛叠,枝叶垂茂,掩映着临水白台,上有精致亭台厅堂。

    “这就是挽春坞。”张奉銮带着她上了岸,来到主厅门外的游廊,“你先在此等候,会有人出来传唤。”

    相思听到厅堂内隐约有曲声,料想已有人先在演奏。一回头,却见张奉銮已朝着小船走去,连忙道:“张大人,您不在这里等?”

    “本官公务繁忙,还有其他官妓等着引见,哪能一直守在你边上?”他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顾自上船离去。相思连唤数声也不见他回身,追到岸边又没了船只,彷徨疑惑之余,只得先坐在了挽春坞外的游廊下。

    厅堂大门紧闭,仅有窗户半开,湘妃竹帘低垂,堂内曲韵悠扬,也不知在里面的是哪位官员。她等了片刻,未见有人传唤,抬头间却望到河上又有一艘小船缓缓驶来。

    若柳停下脚步,打量了她一下,懒懒道:“是你啊,怎么也来备选?”

    “只是来凑数而已。”相思顿了顿,微笑问道,“我姐姐馥君前些时候刚回轻烟楼,这几天我有事没去看望,不知她身体可好了吗?”

    若柳却不回答,反而挑起黛眉:“馥君可不会与我们这样的俗人结交,我又怎么会知道她到底什么情形?”

    相思怔了怔:“若柳姑娘说笑了,姐姐平日里言语不多,因此很多人以为她清高孤傲,其实并不是那样。她还在我面前称赞过你舞姿灵动呢!”

    “那可不敢当,自从她来了轻烟楼之后,李妈妈真是将她捧在手心当成夜明珠,哪里还顾得上我们这些旧面孔?”若柳冷冷说罢,转身便往白石台旁的小路行去。看她的样子,应该是嫉恨馥君抢占了她的风头,相思心里虽不爽快,可也不想与之再产生口角,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花林深处,便往挽春坞行去。

    她心里其实并不想被选中入宫,在淡粉楼是不自由,可要是一旦进了皇宫演练,恐怕更是拘束枯燥,万一太后不喜欢演奏的曲子,在场的乐女乐师们还都得受罚,何必去冒那个风险?这样想着,脚步便渐渐放慢,就在转过弯即将回到游廊时,却在路边发现了有东西烁烁发亮,捡起一看,原来是一支如意丹凤攒金钗。

    钗头丹凤穿云飞越,口中衔着一枚硕大莹澈的碧绿猫眼石,望之便知价值连城。

    这钗子,似曾相识……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方才若柳的发髻上就有同样的金钗,这种钗子理应成双成对,想来是她行经此处时,其中的一支滑落在地,却不曾发觉。

    相思有些迟疑,依照她的性子,看到若柳刚才那态度,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将金钗送还,至多放回原处罢了。可转念又想到了姐姐,家中遭难时,姐姐已经十四岁,与自己相比,她更加守礼自持。也正因如此,在其他官妓舞女眼中,馥君此人清高寡言,虽在教坊却还端着千金身份,时常受人非议。而现在若柳已经对馥君不满,如果任由其发展,只怕姐姐更会受到排挤。

    因此她考虑了一下,还是握着金钗,往花林方向追去。

    *

    花林幽静,别无其他游人,相思沿着小径追了没多远,便见前方石山耸立,其上藤萝缠生,还建有飞角凉亭。她正在寻找之时,忽听到若柳愠怒的声音:“今天你邀我到这里,就只是为了问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