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50-60(第5/24页)

    陈甲听见赤粟再三叮嘱几个士兵注意引火的角度。

    随着章邯一声令下,一名士兵用火把点燃引信。

    刹那间,一道火光撕裂了雨幕,紧接着——

    “轰!!!”

    一声绝非人间应有的巨响猛然炸开,地动山摇!巨大的冲击波将沉重的木寨门炸得粉碎,火光与浓烟冲天而起,碎裂的木屑和石块如雨点般四溅。

    寨墙后的呼哨声变成了凄厉的尖叫和混乱的哭嚎。幸存的越人战士呆若木鸡,望着那恐怖的景象,脸上写满了最原始的恐惧,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力量,只能将其归为神罚。

    陈甲和周围的秦军也吓得几乎握不住兵器,但随即,一种巨大的安全感取代了恐惧。他看向章邯和赤粟的背影,眼中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他们知道,这名为火药的东西,是章邯和赤粟从咸阳带来的。

    他们更知道,这场面对百越的战争,他们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

    章邯缓缓放下手,声音依旧平静:“传令,进攻。降者不杀。”

    这一次,秦军的喊杀声充满了无可阻挡的气势。

    经此一役,秦军已然插入百越腹地,在此地站稳脚跟,建立了坚固的营寨。

    营寨之外,是大片被清理出来的土地,一种当地人称为“柘”的植物正在温暖多雨的夏季里疯狂生长,绿浪滚滚,充满了生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腻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年轻的西瓯部族首领译吁宋内心充满矛盾。他目睹了“天雷”的毁灭性力量,知道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但他又不愿祖先的土地被外人夺走,更不信任这些北方来的征服者。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前来谈判。

    在一处新开辟的议事帐内,没有剑拔弩张的卫兵,只有几个陶碗和一把正在炉上咕嘟冒泡的陶壶。

    刘季穿着一身简便的深衣,笑容和煦地亲自为译吁宋斟满一碗浑浊的液体。

    “首领请尝一尝,这是我们用贵地的‘柘’新试制出来的东西。” 刘季笑道,自己先喝了一口。

    章邯默然不语,只做淡淡垂眸,静静听着刘季的表演。

    译吁宋警惕地瞧了瞧,他抿了一口,瞬间,一股强烈而纯粹的甜味冲击了他的味蕾,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

    刘季捕捉到了他的反应,心道,不愧是神使和墨家联手做出的方子。

    他笑着说:“此物名为‘石蜜’,在中原,价比黄金。陛下有旨,欲在此地广种此物,兴办糖坊。然我等外人,不谙此地水土,需仰仗如首领这般豪杰。”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真诚:“打仗,是为了不打仗。死的人已经够多了。陛下要的是天下安宁,百姓富足。若首领愿率部众相助,这糖坊之利,你我共享。您仍是部族的首领,更是我大秦册封的君长,可衣锦食肉,保境安民。岂不远胜于躲在山林之中,朝不保夕,与‘天雷’为敌?”

    译吁宋看着碗中浑浊的糖水,又想起那日的巨响和火光。

    一边是毁灭,一边是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地位。他紧绷的肩膀慢慢松弛下来,沉默了良久,他抬起头,声音沙哑:“如何共享?”

    帐外,甘蔗叶在夏风中沙沙作响,讲和的气息顺着风的指引吹遍这片土地的每一寸。

    半年过去,曾经的战场已大变模样。

    兴建好的灵渠上舟楫往来,运送的不再只是兵甲粮草,更多是一筐筐粗制的糖块。

    新建的集市人声鼎沸,秦人、越人混杂其间,语言不通便用手比划,交易着盐铁、布匹和甜蜜的糖块。空气中弥漫着糖坊熬煮时特有的焦香甜味,甚至盖过了曾经的硝烟与血腥。

    那些曾经充满敌意的越人孩童,如今会追着卖糖的商贩嬉笑奔跑。

    在秦军临时搭建的简陋官衙前,正在举行一场册封仪式。

    译吁宋和其他几位归顺的越人酋长穿着秦朝赐予的官服,虽然有些别扭,但脸上洋溢着光彩。

    译吁宋想起族人身上穿着的、针脚细密的湘君布,想起族中幼童嘴里的糖块,想起刘季为他带来的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想起秦军手里掌握的可怕武器。

    他心道,父亲,我应该是对的吧。

    刘季站在一旁,对身旁的章邯低声道:“章将军,‘天雷’为我们劈开了路,如今,该用‘糖’来让这条路走得更远了。毕竟,神使和陛下,都不想有太多的伤亡。”

    章邯依旧表情严肃,但看着眼前相对和睦的景象,目光也柔和了些许:“恩威并施,方为王道。刘公攻心之策,邯佩服。如今,两方伤亡也确实比预想的要少许多。只是火药之事,需绝对保密,此乃帝国根基。”

    赤粟陪着随行的农家弟子们上山下地,研究百越之地的珍奇物产,黑了不少:“自然,我选的人章将军不是都看过了吗?家世清白,在咸阳有家小,对大秦绝对忠诚。说来百越也很不错,农家那帮人一听越人有能种两茬的水稻,找得都快疯了。”

    “双季稻,这谁能与之匹敌?”刘季望向热闹的集市,意味深长地说:“人们要的其实很简单。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又愿意整天提着脑袋打仗呢?这甜味,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初夏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甘蔗田绿意盎然,糖坊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个全新的、甜蜜的岭南,正在战争的废墟上悄然诞生。

    至此,章邯、刘季、赤粟三人带着甘蔗化糖的秘方、治疗轻度瘴气的药方和改良版的火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随着治粟内史报喜奏折呈上去的,还有南边百越的战况。

    彼时咸阳宫中一片安宁,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和鹦鹉啄食的细微声响。蒙毅深知陛下的脾性,从不以琐事相扰。他静候片刻,待始皇批完手中一卷,才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陛下,”蒙毅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臣,特为陛下呈上‘咸阳学宫’依新术所制之首期《大秦官报》,恭请陛下圣览。”

    他的声音平稳,但内心实则有些忐忑。

    这是新鲜事物,虽有神使背书,又经李斯丞相与学宫博士们再三斟酌,但陛下的心意莫测,不知会对这种将诸多国事汇于一纸的形式作何评价。他垂首等待着,眼角的余光能瞥见陛下停下了朱笔,抬起了头。

    大秦官报。

    是的,报纸。

    由林凤至提出,始皇帝准允,丞相李斯牵头,御史大夫监督,蒙毅携咸阳学宫诸家讲师具体办公进行试点监制。

    墨家弟子试了又试,终于调配出适合的纸浆配比,也捣鼓出了一整套适配的印刷工具。

    因为是第一期晓谕全国的报纸,文章选了一轮又一轮,不符合始皇帝心意、不符合大秦国情,对始皇帝批评、对大秦言论恶劣的一律不录用并追加责任。

    始皇抬起头,目光如电,落在蒙毅手中那叠轻便的物事上。它不像竹简那般笨重,也不似帛书那般昂贵,洁白而挺括。

    “此即以纸所造之‘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