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50-60(第6/24页)

’?”始皇的声音低沉,不带多余的感情,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一丝探究的兴趣。

    “正是。”蒙毅双手将报纸奉上。一旁的宫人小心接过,检查无误后,才恭敬地铺展在始皇的案几上。

    始皇没有立刻阅读内容,而是先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纸张的表面。细腻的触感、清晰的墨迹,以及这前所未见的形制,让他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满意。他这些时日早早就用上纸张办公,却还未曾想过将其放大,做成自己的喉舌。

    此物比竹简轻便百倍,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容量将不可同日而语。效率,这是他最看重的东西之一。

    他的目光开始扫过报头——“大秦官报”,四个庄重的小篆。

    然后是内容。

    报纸的内容,按照林凤至所言,不要用过于繁复拗口的字眼,要贴近民众,让民众能听得懂。

    看到【招贤令】时,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这本就是他赋予李斯的政策,报纸只是将其更广、更快地传播出去。

    与林凤至的一番交心之语,虽然让他预想的心理按摩变成折磨,但他并非后期那个听不进谏言的自己,他还会反思,进而令李斯面向全国写了一篇招贤令。

    他微微颔首,自语道:“善。使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之道,当如是。”

    他的手指划过关于新考课制度的详解,微微点头,此法旨在强化吏治,使群臣知所趋避。

    嬴政的阅读速度极快,却又无比专注,仿佛每一个字都要经过他的考验。蒙毅能感受到那审视的目光,仿佛陛下看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大秦运转的效率与忠诚。

    他的手指在某条细则上停顿了一下。“此处,‘农事管理与粮产增损’与‘律令娴熟度’同列上考,甚合朕意。”

    法、农、战,是他富国强兵的根基,也是大秦的根基。他能接受林凤至的意见修改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坚持,是相当的不容易。

    报纸将官吏的考核标准明发天下,既能震慑惰吏,也能使贤才知所进取。他意识到,这报纸未来可以定期刊登考核优异者名单与劣迹者惩处,其威慑与激励效果,将远超一道诏书。

    他点了点头:“不错。”

    又示意宫人将御案上的两份奏折给蒙毅看。

    一份,是来自治粟内史的奏报,上面说冬麦大熟,收获共计十万石,仓廪充实,民心安稳。还有对张苍功绩的陈述。

    另一份,来自百越。章邯将军奏,赖有火药,秦军已破百越顽抗,克其腹地数寨,斩首三千,俘获无算。又因有甘蔗糖方,刘季居中转圜,几乎不费兵卒克下百越。

    “粮粟足,则天下安。臣贺喜陛下又得能臣。”蒙毅看完奏报,轻声道。

    张苍、章邯、刘季、赤粟。

    谁人不是能臣?

    两份奏报,一文一武,皆是大秦根基的喜讯。

    嬴政听完,脸上并未出现明显的喜色,但紧抿的嘴角似乎柔和了一丝。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回案上的报纸。他突然伸出手,拿起朱笔,在报纸上迅速而有力地勾画起来。

    蒙毅心中一动,微微抬眼看去。只见始皇帝在报纸第二版“农事”栏的空白处,挥笔添加上一行简洁有力的小字:“【关中捷讯】今岁冬麦丰稔,仓廪实,天下安。”

    笔锋刚健,透着不容置疑的气息。

    接着,他翻到“军报”版块,在原有关于北方匈奴动态的内容旁,再次落笔,朱砂色浓如血:“【南征大捷】将军章邯克百越,斩首盈千,拓土南疆。章邯的奏报写得有意思,将其附送在报纸上吧。”

    做完这一切,始皇将朱笔搁回笔山,身体微微后靠,再次审视了一遍这份如今带有他亲自添加的、汇聚着全天下最新鲜热辣消息的报纸。

    他的目光中,终于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满意。

    这份报纸,能将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大秦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军队和边境地区,对于提振士气、震慑宵小,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次的捷报该如何利用此报大做文章。

    这纸张,这学宫,这报纸,正如同他手中的权柄,能将他意志与大秦的动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传递至疆域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人心。

    殿内静得可怕,蒙毅垂手而立,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知道,陛下正在权衡这件新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它的利与弊,它的现在与未来。他始终相信,无论陛下作何决定,都会为大秦带来利益。

    终于,始皇帝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蒙毅。那目光中不再仅有探究,更增添了一种掌控全局、洞见未来的光芒。

    他抬起头,看向依旧恭敬等待的蒙毅,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善。即刻以此版为准,增印此二事。抄送全国郡县官邸,晓谕官吏,亦可许学宫士子传阅,令天下皆知:顺朕之意,耕战不辍,则丰穰捷报不绝于此!”

    “诺!”蒙毅心中巨石落下,更深地躬身领命。他上前接过那份被陛下朱笔钦点过的、拥有了“灵魂”的首期报纸。

    他知道,这两条朱笔御批的消息,将成为这期报纸最引人注目、也最能彰显陛下武功与德政的亮点,随着快马传遍天下。

    “此报,甚好。”始皇的语调依然平稳,但分量极重。

    “传朕旨意,一、此报由丞相府总领,御史大夫府监核内容,凡有泄密、讹误者,以重罪论处。二、招募娴熟文吏,专司其职,按期印发,不得延误。三、驿传系统优先递送此报,务使边远郡县,亦能旬日内达。最后,此次参与研究研发的人,皆有重赏。”

    研究研发,这个词还是从林凤至上书为人请功的折子里学到的。

    始皇帝顿了顿,手指在报纸上重重一敲。:“内容不止于此。此后可增列朕之重要诏令详解、律法问答、以及各地官员政绩之优劣评述。要让天下官吏皆知,朕虽在咸阳,他们的所作所为,皆在此报之上,昭然若揭。”

    “臣,遵旨!”蒙毅心中一块巨石落地,更深感震撼。陛下在顷刻之间,已经看到了这件工具更深远的用途。它不仅是传声筒,更是一个能让始皇帝强化统治、监控官僚、统一思想的利器。

    始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蒙毅可以退下了。

    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回报纸之上,但这一次,他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报纸,而是一张无形的、覆盖整个大秦的、如同蜘蛛网般密布的舆图。通过它,他的意志、他的律法、他的功绩,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穿透山川阻隔,直达大秦的每一处。

    “纸学宫报纸”他低声自语:“天下万民,终将只知一种声音,一个意志,一位皇帝。”

    这一刻,这位千古一帝,感受到了比征服六国时更为深远的权力——那便是对时间和信息的征服-

    沛县,刘家。

    屋内陈设简单,略显清贫。

    吕雉刚忙完家中的活计,她从父亲吕公处回来,带回一份萧何允许她翻阅的《大秦官报》。她坐在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