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50-60(第14/24页)
意动不已,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安分的性格,历史上他数次出巡,可以说在建立大秦之后,有一半的岁月是在路上度过。
而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和行程的舒适程度来看,如果不是后期服食太多方士给予的饱含金属的丹药,他或许不会死得那么早。
叔孙通继续推进,声音更加充满诱惑:“且东方齐鲁之地,乃文明渊薮,陛下若是再次巡行,亦可抚慰士人之心,彰显陛下重文兴教之圣意。再者”
叔孙通话锋微妙一转,目光快速扫过林凤至,又回到嬴政身上:“臣闻琅琊濒海,常现海市蜃楼之奇景,飘渺莫测,或为仙山,或为神域。陛下乃真龙天子,神使亦降临凡间,或可至琅琊,观海探奇,追寻天机奥秘,以期陛下圣体康泰,延年益寿,使我大秦江山永固。”
嬴政的目光果然被吸引了过来。他眼中的冰霜稍稍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和逐渐燃起的兴趣。
他看向林凤至,似乎想从她那里得到某种确认——
作者有话说:依旧评论送红包[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第57章 林凤至感受到嬴政的目光……
林凤至感受到嬴政的目光, 她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她迎上他的视线,微微颔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陛下, 我亦曾闻东海之滨,时有异象。我听闻陛下曾经在琅琊停留三月有余, 得到了周时的九鼎,不说是否有无机缘, 只那波澜壮阔之景, 便足以令陛下再次前往此地了。一路之上, 陛下也可以检阅大秦官员是否尽心。”
这些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嬴政心中的权衡。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 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一下,终于做出了决断。
始皇帝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 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善!叔孙通所言,甚合朕意。今国势鼎盛,正当东巡,以宣德威, 以察民情,以探天道!丞相李斯、上卿蒙毅,即日筹备东巡事宜。朕, 当再次亲至琅琊,观沧海,刻金石,昭告天地。”
“陛下圣明!”
不论众人作何感想,这一次,殿内的欢呼声显得由衷而整齐。
一场潜在的危机, 被叔孙通巧妙地转化成了一项新的国家行动。
李斯立刻领命,心中对叔孙通的急智既有欣赏也有一丝警惕。蒙毅则沉稳应诺,开始思忖护卫事宜。
儒家众人如蒙大赦,暗暗松了口气,看向叔孙通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复杂。
而林凤至垂首之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琅琊,东海回家的路,似乎在那个方向,显露出了一丝微弱的曙光。
盛宴在一种新的、充满期待的氛围中继续。
灯火依旧通明,乐声再次高昂,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已装下了不同的心思,正轰然转向东方,转向那片神秘莫测的蔚蓝海洋-
自那场决定东巡的宫宴之后,林凤至便在咸阳城北阙的那座原属于她的赐邸安顿下来。
始皇帝嬴政虽将开设藏室的具体事宜交给了李斯等人统筹,但以李斯之能,要处理帝国大小政务,筹备东巡,还要平衡各方势力,对藏室这种“文事”虽不敢怠慢,却也难以事必躬亲。
这正好给了林凤至介入的空间。始皇帝钦点的人做面向全国的藏室,没有一两年想必很难出什么成果。不如先让她用始皇帝御赐的宅邸做一个小型藏室试试水。
始皇帝都不用思索,见她坚持便允许了。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在经历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大爆炸的轰炸,在没有网络、娱乐相对匮乏的秦代,林凤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聊。
是的,无聊。
尽管她身处权力中心,见证并参与着历史的巨变,也参与其中对历史做出改变。但对故乡蚀骨的思念,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将她淹没。
她无法对任何人诉说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柯珞人的大巫,她要是想家,大可以回到湘山、回到柯珞人族地。
像荣归故里一般。
只有她知道,她不属于这里。
不,还有一个人知道她不属于这里。
林凤至眼前浮现安的模样,她把她的弓箭送给了她,她现在有没有趁手的武器?族里面的孩子们听话吗?
安的信件里面说的都是一些好事,报喜不报忧。小水也是跟她学的,在外面做官遇到了难事也不说。
于是,她还是决意将这座空旷华美的宅邸改造为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为了践行对嬴政和天下学子的承诺,更是她为自己寻找的一个精神寄托。
也算是为自己找了一件事来做。
她并非孤身一人。
祁。
他还在咸阳学宫读书。
听到林凤至要将宅邸改做藏室,他积极帮忙,并喊来了自己的同窗兼邻居——李昭。
李昭更是一个社交恐怖分子,三言两语之间又拉来了十数人,甚至包括还在始皇帝身边读书的嬴元熙。
于是她的周围忽然来了一群年轻人。
很多人常常因为林凤至神异的身份和手段而忽略她的年纪,他们将她视为平等甚至更高的地位,以至于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人以为,神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神秘女人。
以至于双方初见之时,李昭等人惊讶得说不出话。
不管再怎么是,因为祁与他的同窗的加入,林凤至空旷的宅邸变成了一派繁忙景象。
高大的书架初步立起,上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竹简、木牍和珍贵的纸册。空气中弥漫着竹木和墨汁的清香。
林凤至穿着一身简便的素色深衣,衣袖挽起,正亲自指挥着众人对竹简、书籍进行整理。
祁也早早过来,埋头于一堆农书和工技类典籍中,仔细核对内容,并在书架上贴上临时标签。
李昭带着两名侍女,提着一些食盒和文具,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她今日打扮得更为利落,显然是有备而来。
“神使、”李昭看到林凤至,立刻快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我听祁说神使喜欢吃些甜饮,正好家中有秘方。还请神使姐姐尝尝。”
她示意侍女将带来的东西放下,亲自端起一碗酥山冰酪给林凤至。
林凤至接过,鼻尖顿时萦绕着淡淡的清香。
李昭笑眯眯地看着她,见她吃了好几口,心说祁的消息真准确,不愧是神使的族人。她笑了笑又说道:“神使之前说想把此处藏室之名改为图书馆,我已经请我大父题刻好了‘图书馆’,待图书馆落成之日,即可挂上。”
林凤至还是没办法放下图书馆三个字。
她还是将这三个字用了出来,甚至为了合理化图书馆,特地从书中找了这几个字词的解释。
《周易·系辞上》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书者,意为用笔使文字显明。无论是竹简、帛书还是纸册,其形态虽变,但其“载道”的核心功能亘古不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