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第5/17页)

上,极大地提升了稳定性,林凤至自觉能在马背上更加自如地活动。

    护卫们看她的新装备十分眼热,期期艾艾地推了一个人上前问她:“神使,我们可以试试这个马镫和马鞍吗?”

    林凤至爽朗一笑:“当然可以。还是你找的工匠有巧思,不仅把马镫下面加宽了一些,还把马鞍做得更适合骑马。我等会儿就奏请陛下为他和你们请功。”

    护卫首领连忙摆手:“这是神使的功劳,何须分给我们。保护您的安全、让您感到愉快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林凤至背着手看那护卫首领飞身上马,姿态十分帅气迅速。紧接着,他谨慎地试了试马镫,发现果真十分稳当之后,开始大胆地尝试新的动作。

    他先是单手控绳疾驰了两圈,随后兴奋地喊道:“给我弓箭!”

    人群中不知谁扔了一把弓箭给他,他彻底地松开缰绳,拉弦搭弓瞄准远处树叶,他轻轻一松手,离弦的箭带着迅疾的破空之声射落了一截枝丫。

    林凤至哇了一声。

    神箭手啊这是。

    那护卫首领下马之后犹自激动不已,畅想道:“若是在战场之上,以长戟冲杀”

    林凤至为之侧目,马鞍和马镫的结合,能使骑手与马结合更紧密,稳定性、操作性、力量发挥达到空前高度。

    这无疑会引起一场战术的革命。

    新的兵种——骑兵会进入战场。

    秦代虽然也有骑兵,但并非作为主力兵种上战场,更多的是承担侦察、侧翼突袭等任务,而不是作为主力兵种参战。直到汉武帝时期,骑兵才取代步兵成为主力兵种。

    骑兵能更有效地使用长兵器进行强力冲锋,也便于在马镫上站立发力劈砍。骑兵,才是冷兵器时代的霸主。

    不愧是护卫领袖,对改变战场格局的东西有如此的敏锐力。

    林凤至诚恳说道:“会很强,但也很烧钱。”

    养一个骑兵的成本极其高昂,远超步兵,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首先战马本身的价格不菲,一匹合格战马的价格大约数千至万钱。现在一个中产之家的家产约值十万钱,好的战马差不多就约等于一个中产之家的全部家当。

    战马是精饲料动物,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草料和精料。

    一匹军马每日的食量远超一名士兵。

    更别提相关的马具、武器和骑兵穿的铠甲了。

    普遍认为,养一名骑兵的综合成本至少是一名步兵的三倍以上,甚至更高。

    那为什么骑兵耗费如此高昂,历代王朝依旧要养一支骑兵呢?

    因为骑兵能快速转移,集中攻击薄弱点,迫使敌军被动调整阵型。

    骑兵冲锋时的地面震动、铠甲反光和马蹄声对步兵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一旦阵型出现缺口,恐慌会像瘟疫般蔓延。

    他们很少独立歼灭大军,但能瘫痪敌军组织、制造恐慌,并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歼灭。其杀伤力不在剑刃之下,而在马蹄所至的控制力之中。

    拿破仑曾经说过:“步兵赢得战斗,骑兵赢得战役。”这便是意指骑兵决定胜局能否转化为歼灭战。

    兵书《六韬》亦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论述了骑兵战术的体系化,即为以高速移动制造战场混乱,通过变装易旗强化心理压迫。

    骑兵,确实是古代战争中奢侈品和力量象征。

    护卫首领没说话了,显然他也知道骑兵耗资甚众。

    不过始皇帝真的能忍住不弄那么一支有强大杀伤力的骑兵吗?

    他忍不住的。

    不论是大秦国库还是他自己的私库都不缺钱。况且北边匈奴虎视眈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他必定会整列一队骑兵,与匈奴厮杀。

    在骑兵只能作为辅助兵种时,他派遣蒙恬驻守北郡,尚且能打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悍然战绩。

    谁敢想有了马镫和改良马鞍之后他能打到哪儿?

    林凤至拍了拍护卫首领的肩膀,说道:“如今钢铁较之以往易得,陛下一定会乘胜追击。放心吧,再如何,陛下也一定会要一支能上战场的骑兵的。”

    秦人好战,因为有战功意味着多多的赏赐和相对公平透明的上升通道,护卫首领听此言,心下安定:“借神使吉言。不知可否让工匠多做些马鞍马镫?我等勤加练习,来日挑选骑兵也有一战之力。”

    “自然,若是那工匠能将马镫、马鞍做出适配战马的,当然更好。”林凤至连连点头,她说着俯下身,去看河曲马的马蹄:“它是不是蹄甲磨损了?我看它比起前几天时跑起来有些许慢了。”

    护卫首领自然也蹲下来,他抓起河曲马的一只马蹄,仔细查看:“还真是,本来便是定期修蹄,不碍事,等从陵区回来在下便带它去修一修蹄甲。”

    林凤至心生好奇,没有马蹄铁的时代如何养护马蹄,她也问了出来。

    护卫首领常年与马匹打交道,参与了多次战争,对马匹知之甚详:“平日没有战事倒也还好,蹄甲的磨损没有那么严重。当初在下参与攻伐六国时,有好几次长途行军,日行百里,许多战马承受不住,蹄底变薄,蹄壁碎裂,这还是轻度的。若是磨损严重,这匹战马可能残疾或者死亡。

    “军营之中有专门修护马蹄的人。除此之外,还会用麻绳和皮革包裹马蹄,只是这些蹄套效用不高,无法长期防止磨损,冬天时,蹄套也只能为马匹御寒。”

    “那没有想过用其他的东西包裹马蹄吗?比如铁片?”林凤至问道。

    要不是秦代没有何不食肉糜的表述,护卫首领都想说这句话了。

    护卫首领笑了一声,很快收起笑,尽职尽责地解释:“神使有所不知,夯土官道土质柔软,若非长途奔袭,马蹄定期养护即可。而且大秦律令规定,每三十里便会换马。至于铁片包裹,很难不伤到马蹄吧?”

    林凤至扬了扬眉毛,秦没有马蹄铁的原因找到了。

    一是地理环境与战术需求未形成足够压力,大部分战场为黄土路面,马蹄自然生长的速度足以应对磨损。骑兵作为辅助兵种很少长时间奔袭。

    二是秦人不懂马蹄角质层的生物特性,也不懂得不伤马蹄的钉固技术。一个与马经常打交道的军官都怕钉马蹄伤到马。

    三是现在有代替马蹄铁的修蹄技术,军中有专人系统性地维护马匹。

    “是吗。”林凤至转而问他:“那你平日如何修剪指甲?也会剪到肉?”

    护卫首领道:“神使,在下粗人一个,指甲长长了咬掉或者在砖石上磨去就行。只有贵族和高官们才会专门修剪指甲。听说陛下有修容宦者用青铜错金削刀和玉磨石修剪。我们粗人都不会伤到肉,更何况那些金枝玉叶的贵人。”

    “这马蹄也和人的指甲一样,不剪到肉就行了。”林凤至站起身,继续说道:“若是在马蹄上钉上铁片,即便是匈奴那边的崎岖地形也能减少对马蹄的磨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