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第11/17页)

权,铲除大秦国内六国权贵。朕手握大秦大权,提拔王老将军和李相等人,为灭六国而准备着。

    “而你、而你!”

    始皇帝并非自矜,也并非夸耀自己。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在扶苏年纪的时候,确实已经大权在握,踌躇满志。

    扶苏顿时羞愧不已,满脸惭色。

    始皇帝顿时想到那日在柯珞人族地与林凤至的对话。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一样雄才伟略,他的孩子也不行。

    始皇帝无意识加诸到扶苏身上的、名为天才的凝视终于松动。他蓦地叹了口气,语气竟然是教导的:“扶苏,礼法是为了治理天下而服务的。不是束缚你的工具,你是能做制定规矩的人,怎么反而被礼法困囿?

    “儒道法墨,谁对天下有利就用谁。你难道以为朕尊崇法家是因为自己的喜好私欲吗?”

    扶苏怔了怔。

    始皇帝极少对臣子、孩子解释什么。

    对他来说,不明白他说的话?

    不明白就去死!

    还没等扶苏反应过来始皇帝偶然流露的温情和对几大学派的剖析,只听始皇帝冷然对宫人道:“县令未按农官指导监督黔首播种,罚二甲。隐瞒不报,罪加一等,免去职务,罚为城旦舂,坐及家人。另,保举其为官者选任不当,罚二甲。

    “至于儒家”始皇帝漆黑的眼眸掠过跪地怔然的傻儿子:“先行收押,关入大牢。”

    始皇帝本想让扶苏去北郡监军历练,话到嘴边又变了变:“扶苏,你识人不清。念在种植冬麦有功,罚你禁足一月。解禁后继续跟进种麦事宜。”

    扶苏心绪复杂,叩首后起身,走入茫茫大雪之中。

    “摆驾。”始皇帝凝望着扶苏离去的身影,面无表情地道:“去骊山。”

    他急需一场心灵按摩——

    作者有话说:*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方士侯生、卢生因求仙药失败后诽谤秦始皇并逃亡,引发始皇震怒。他下令拘捕咸阳术士,经相互告发后活埋460余人(多为儒生或方士)。扶苏对此上书劝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系统抽红包,评论即可[亲亲][亲亲][亲亲]

    第47章 北方的冬天冷。千年之前……

    北方的冬天冷。

    千年之前的秦朝也是一样。

    也是到了冬天, 林凤至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生活之艰。

    在棉花还没传入中国之前,贵族多传双层锦袍或绢袍,内里以丝絮填充, 或者以毛裘御寒。

    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曾经以狐白裘贿赂秦王妃,足以见其价值。

    而平民百姓冬天御寒几乎穿的都是粗麻袍, 里面填充芦花或者麻絮。

    林凤至秉持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 以纸张印刷人手不够换出了一批骊山中服役的少年。

    冬季来临之前, 又用始皇帝给的工资换了一批布给骊山服役的人。

    她当然也可以不给的, 只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左右她手里的钱也没有多大用处,不如换成布匹温暖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她熟练地骑着装上马鞍马镫马蹄铁的河曲马来到骊山陵区,迎来的是役夫和刑徒们发自内心的问候。

    “神使。”有役夫扛着石料, 见是林凤至一行人,停下来致以问候。

    林凤至知道他, 他身上穿的衣服是她从纺织官坊拿到的。

    再往里走,遇到的人越多,行进的速度便越慢,直到进入陶俑制作的区域, 人才少了一些。

    陶俑制作区因为要烧窑,比其他地方的温度要高一些。近来因为气温过低,已经很少做泥胎塑形和胚体的阴干了。

    多数时候是在做俑身上的彩绘和头部的雕刻。

    而矿物颜料在低温下的附着力会下降, 并且更容易被剥落。所以工棚之中也生着火盆在做彩绘。

    俑体头部的雕刻也不受气温影响而变化。

    林凤至一进去就脱掉了裘衣。

    一名中年工匠迎了上来,展露出一个笑。他那个因为长得高而提前服役的儿子被林凤至提溜去了纸张印刷处,干活儿的频率没有在骊山的高。

    因为纸张印刷处就设置在温泉宫附近,林凤至也经常过去看看。

    许是因为父兄都是工匠,少年于一些精妙的设计之上也颇有巧思。调整纸浆的比例做出来了各种适用的纸。

    譬如厕纸。

    也真的蛮实用的。

    油纸其实也能做出来了,只不过现在正在想办法提高产量。

    许刍等人一见纸张实物和印刷术, 说什么都要在今年把农书写出来。

    纺织官坊淘汰下来的废蚕茧、破绢帛、破布头和一些织造的碎料也没浪费,全部都拉到骊山来准备做纸。

    纸张的质量一代比一代好。

    从最初的只能勉强写字,到不洇墨,成纸耐久性好。

    丝麻混合之后的纸张兼具强度和细腻度,广受好评。林凤至让人送给始皇帝用的便是这种纸。

    入了始皇帝的青眼之后,纸张印刷处的待遇好上许多。

    少年的父亲由是十分感激。

    见林凤至对陶俑的喜爱,他经常来给林凤至做讲解。

    陶俑粗胎阴干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是多久,陶俑黏土的配比根据季节的不同也需要适当的调整比例。

    陶俑的彩绘工艺也很高端。

    并非是直接上色,而要先用生漆打底,厚度也不能太高。林凤至看着少年的父亲操作过,她目测那一层生漆不会超过0.04毫米。

    生漆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属于秦代的奢侈品,甚至可以说是价比黄金,也唯有始皇帝才能大规模使用了。

    上完生漆之后,就开始用颜料上色。士兵俑的面部俑浅粉红做底色,再罩以粉白,眼白处用白色打底,再用墨线勾画出瞳孔和睫毛。

    几乎每个俑的脸都不一样。

    头部的细节刻画全凭工匠经验,他们精心雕刻修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们用圆雕、浮雕和线雕等多种雕塑手法,结合堆、贴、捏、刻和刮削的技法,创造出多种脸型。

    陶俑还分出来青年俑和老年俑。

    青年俑面颊丰满,老年俑加深皱纹。

    所谓万人同制,千人千面不外如是。

    林凤至打心底里佩服,这要是在现代,一个个都是雕刻大师了。

    这次她被引到了兵马俑的成品区域。

    少年的父亲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在一个盖着布的人形俑之前停下,搓了搓手:“神使,这段时日你对我们的好我们记在心里,你对陶俑的喜爱我们也看在眼里。我们请示了工师,为你做了一个陶俑。”

    说着,他将布掀开。

    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