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娘子何日飞升》 50-60(第7/14页)
几分心虚。
“穆大人此话怎讲?”
她定定心神,顺着穆大人的话头便往下说去。
殊不知她这一番动作尽数落进了宋凛生眼中,他虽在文玉身后,只能将她的后脑勺瞧个囫囵。只是看她时而扬起、时而低垂的脑袋,宋凛生便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只是等不及他去深究,穆同的声音便在耳畔响起。
“看来贾大人说的果然没错!”
“贾大人?”
“贾同知?”
不待穆同的话音落下,文玉同宋凛生的声音便互为应和、双双响起。
文玉扭头同宋凛生对视一眼,她分明将宋凛生眼中的疑虑瞧得清清楚楚,不消多说,文玉便回头向穆大人追问。
“你是说贾大人?贾大人同你说什么了?”
文玉的心悬了起来,此事怎么又和贾大人扯上了关系,她急不可耐地想快些知道答案。
比如,穆大人其实与此事无关的答案。
穆同轻笑一声,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
仿若此刻不是夜色浓重的月夜,而是春风拂面的清晨;面对的也不是文玉和宋凛生的追寻与探究,而是相识多年的旧友重逢,随口的闲谈小聚。
“今日全城休沐,我原本在府中侍弄花草,权当逗趣。”
穆同将今日之事在脑海中粗略过了一遍,打算说与文玉和宋凛生听。
“只是记起往年这个时候,也不曾见贾大人归家,想来今年也是一样,便想着去府衙看看贾大人,免得他一人守着府衙那空架子,多孤单呐。”
贾大人休沐日不归家么?
好像一阵白光在文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待她想要抓住之时,却又像空花焰阳一般转瞬即逝。
她也并不追究,只是接着同穆大人问道:“然后呢?你去了府衙找贾大人?”
宋凛生的眉头微不可见的蹙起,他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他终日同文玉娘子一处,今日不过是出府半日,文玉娘子同穆经历几时这般熟捻了……
只是他这九曲回肠的心思,穆同和文玉二人浑然不觉,仍你来我往地说着话。
“是,也不是。”
穆同的眼神从文玉面上拂过,突然间心思回转,他联想到文娘子先前的疑问,再将宋大人的话结合起来看,真是一线串珠、灵光乍现。
他单手握住缰绳,卖起了关子。
“是?也不是?”文玉抬眼扫过熟悉的街巷,这穆大人怎么突然吞吐起来了,再这么下去,可没两步就要到宋宅了。
届时穆大人要打道回府可怎么办?
“正是!”穆同语调轻快地应声,他扬起一手将滑落前身的发丝拨于脑后,随着马匹的脚步颠簸,他随风飞扬的发丝在夜风中划出宛转的弧度。
文玉瞧他漫不经心的做派、气定神闲的气度,忽然之间,她悬而未决的一颗心也安定下来。
她知道,穆大人话虽未尽,意思却已经很清楚,此事定然与他无关。只是她是怎么知道的呢?文玉转念一想却被自己噎住。
反正她就是知道!
“穆大人——”
“穆大人就别卖关子了。”
宋凛生的话音响起,适时地将文玉刚起的话头打断。
分明是打趣的话语,却叫他说得平淡如水、不起波澜。宋凛生的声线好似松间雪山,裹着一层薄霜从寒气逼人的冬腊月一直传到现下的春三月。
那凉意冻得文玉打了个莫名的寒颤。
她觉得宋凛生有些古怪,却不敢回头去看。文玉就这么梗着脖子,同闻声而看过来的穆大人对视一眼,干笑两声。
“宋大人说的是。”
穆同见好就收,不再放肆。他一本正经地摆正脸色,强忍着不叫自己笑出声来。
“下官确实整装出府,也确实出了门向江阳府衙而去——”
穆桐一顿,瞥了一眼宋凛生的脸色,心道少见,宋大人周身的气场降到了冰点,好似开在春寒料峭里的玉兰——白玉无瑕,一尘不染。
玉兰也会有如此郁结的神情么?
“只是出府还不到百十来步,不过转个街口的功夫,便遇上了——”
文玉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闻及此处,便不由得脱口而出:“贾大人?”
穆同于她目光交汇,并未言语,而是肯定地颔首示意。
他出门时已过了晌午,日头西沉,暮色四合,街上飘着的是左邻右舍家中厨房传来的香气。他特意不曾用饭,想着去府衙同贾大人蹭上一口,因而记得十分清楚……
“用饭?”
贾大人从街角转出来,与正欲去寻他的穆同撞了个面对面,听穆同简单讲明意图之后,贾大人先是疑惑地问了一句。
“饭什么时候用不成?”
只是他话锋一转,便接着说道:“你若有这闲工夫,不若出城巡防两个时辰。”
穆同不明所以,只当贾大人是为了不叫他上门叨扰的推托之词。
这都在他预料之中,他到江阳府当值一载有余,从不见贾大人同谁走近或是亲厚些。一是府上的官吏不多,他总不能终日同些衙役厮混一处,二则贾大人的脾性貌似独来独往惯了,除了他身边那个叫阳生的小厮还能同他说几句话,至于旁的什么人穆同倒是一概没见过。
思及此处,他便又出声劝道:“贾大人何必客套,若是不愿我去你的府宅,不如和我上我家去。”
穆同回身一指,百步之遥的穆府灯火渐燃,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是家中的仆从在一块过节热闹。
“重三刚过,全城休沐,哪里需要什么巡防?往日也并无此事要忙的……”
只是穆同话音未落,便叫贾大人接过话去。
“往日江阳府安生得很,自是不需巡防。只是安生久了必会生乱,若是此刻有贼人作乱,或是失足受难的百姓,若无巡防,我等反应必会滞后,届时非酿成塌天大祸不可!”
第56章
贾大人一股脑儿絮叨,将此事的弊端说了个十成十,倒像是他平日里火急火燎的作风。
穆同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却仍是不为所动。照贾大人往日的行径,重三休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日有空到这街面上来,他倒要看看贾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贾大人见穆同毫无反应,轻咳一声便将这事翻了个面。他毕竟浸淫官场多年,便是再迟钝,也能从穆经历的反应中察觉到几分不对。
“穆大人,往上说,宋知府初到江阳,这可是表现的大好时机。”贾大人语气渐缓,反倒不急了,“自然,我晓得穆大人当差并非为了讨好上级。往下想,我所说巡防一事,可真是为了百姓安危。”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穆同的心中早已有了盘算,他表面推脱,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同僚之间的客套罢了,事实上,不论贾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