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6/26页)

光,崔相终于开口道。

    “陛下与娘娘考虑得周全,咱们大安能有今日,全靠将士们敢打敢拼,才能维护社稷的安稳,在朝廷账面宽裕的情况下,在物资方面多照顾几分,也是应有之义,只是这么一来,怕是会让朝中其他官员产生宫中重武轻文的质疑,不利于文武官员之间的团结。”

    皇上当然知道崔相这话说得有道理,只是他这心情难免有些有不爽。

    “说到宽裕,咱们都知道,户部这段日子有一大笔进账,而这笔财物的来处,你们也都清楚吧,是以皇后与朕受到严重惊吓为代价,又由那些驻军出手,才给拿到手且押送上京的,朝廷相当于是捡现成的。”

    听到这番话中所透露出的逻辑,崔相就知道,这事又是皇后的主意,瞬间决定,他在接下来要尽量保持缄默,皇后想要做的事,势不可挡。

    李尚书一边觉得皇上这话说得话糙理不糙,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一边又想拿朝廷法规说事,却听皇上又接着道。

    “朕与皇后没说要赔偿,只是让从中拿出一笔钱来,趁过年犒劳一下各军将士而已,旁人凭什么有意见?”

    柳明月从旁接过话道,“陛下,臣妾仔细想了一下,崔相的顾虑有些道理,咱们相当于是大安的大家长,肯定不能让人说咱们处事偏心,既然如此,臣妾建议,咱们不仅要犒劳一下各军将士,同时还要拿出一笔钱财物,发放给各级官吏,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这样岂不是要花得更多!朝野上下共有数万的官吏,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这个花费可不少。

    李尚书恨不得时光倒退,他就不该试图拒绝皇后的提议,还求崔相帮腔,这完全相当于是搬起石头磕自己的脚。

    皇上迅速点头道,“皇后的这个提议甚好,确该如此,你们的意下如何?”

    帝后二人都已经当着他们的面,商定好此事,再问他们,他们能有什么意见,何况真要说起来,他们还都能跟着沾光,以他们的品阶,都能拿到一笔不少的年费。

    何相拱手道,“陛下圣明、娘娘圣明,臣等一定会感念陛下与娘娘的圣恩!”

    想到自己看着刚入库的那笔进账,还没高兴几天,接下来就得拿出去一大笔,哪怕其中也有该属他的一份,李尚书仍然觉得自己都快要心痛到无法呼吸了。

    “陛下和娘娘的想法当然是好的,文武百官们知道后,也会感念陛下和娘娘的大恩,可是这么一来,户部在年后,可就不那么宽裕了啊。”

    皇上摆摆手道,“朕心里有数,户部今岁的收入,比去年多了少,但是支出也大了许多,不过朕也考虑了,新年新气象,咱们朝廷越来越好,就得让将士、官吏,乃至百姓们,都能跟着受益才好。”

    崔相十分肯定,这绝对也是皇后一直以来的观点,连皇上都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影响,然后认为理所应当。

    【作者有话说】

    165

    第165章

    想法

    最后商定的结果,是朝廷发放一部分,帝后二人以宫中名义发放一部分,两下加起来的钱物,足以让各军与各阶官吏们都能过个好年。

    有了银庄,宫中示下后,只需大臣们商量出一个发放标准,提交到宫中,再快速传达到地方,各地官衙和驻军,就能去钱庄支取相应的钱物。

    这个效率远比以前要高得多,而且争银庄在这一过程中,还能起到审核的作用,稽查司则承担着确保相应的钱物发放,有没有真正如实发放到位的监督作用。

    可能是受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影响,不仅官吏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增,民间也格外热闹,绝大多数百姓们的生活,都明显得以改善。

    京中彻底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和繁华,因那场刺杀案带来的阴霭,也彻底消散在朝廷的大手笔发放的过年福利中,宫中再次得到空前的赞誉。

    收到外界的这些反馈,皇上的心情有些复杂。

    “朕怎么有种花一两百万两银子,才买来这些赞誉的感觉?”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觉得,陛下的感觉没错,咱们这回就相当于是花钱赚吆喝,不过就冲目前的这个反馈看,这些钱花得还算值。”

    “值不值的,反正现在都花出去了,咱们花点儿钱,能让大家都开心开心,好像也确实是件好事。”

    就是话虽这么说,但是一想到自己也拿出去几十万两银子,这难免就有些肉疼,所以皇上挺能理解李尚书的心态,手里刚宽裕没两天,就要被花出去一大笔。

    关键在于,这笔花销还是可花可不花,非必需要花的那种,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若非有抄家得来那一大笔进账,李尚书估计是打死也不肯同意这笔支出,皇上觉得自己若非靠船队赚了一大笔银子,肯定也舍不得掏这个钱。

    随后皇上又用有些敬佩的语气感慨道,“说起来,朕最佩服的是皇后,眼都不眨的直接拿出那么多钱物,你可真有魄力!”

    在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给各军将士与官吏发放过年福利后,柳明月又拿出一笔钱,以宫中的名义,给宫中产业和稽查司的人发放过年福利,皇上要分担一部分,她都给拒绝了。

    虽然这两处的人数加起来并不多,但是柳明月给的钱却不少,也就是说,在这两处任职的人,能领到的过年福利,比各军将士和官吏们的更多更丰厚。

    所以皇上才会有此感慨,柳明月本人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她现在也体会到了钱多到一定地步,不过是一串数字的感觉。

    “咱们的情况不一样,陛下的钱,用处更多,臣妾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宫中负责,那些钱在臣妾手中,不过是堆在库房里积灰,还不如拿出来,只要能花到实处,而不是铺张浪费掉,花得就值。”

    在这个花钱方面,两人的观念也高度相似,非必要,绝对不会将钱花在修宫殿、园林等华而不实的工事上面。

    除了去西北御驾亲征的那次,帝后二人都没有大张旗鼓的出京巡视的爱好,在吃穿方面,更是从不讲究,有什么就吃什么用什么,从不会奢靡浪费的非要用那些珍稀的好东西。

    在赏赐方面,更是一律按例来,遵循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原则,该赏的时候,出手绝对不小气,却不会没事就给人赏赐,以示荣宠与偏爱。

    早前是因皇上也没钱,现在,则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作风。

    过年期间的宫宴上,皇上本因二皇子的事情感到有些伤感,但在文武百官们的各种恭维和吹捧中,燃起了新的雄心壮志。

    就是他要努力让宫中和朝廷都变得更有钱,从而能在来年发放更丰厚的过年福利,将二皇子的事情彻底给抛之脑后。

    太子因东宫属官被杀一空的事感到伤心失落,却不敢在皇上、皇后面前表现出来,更不敢有半分的抱怨与不满。

    柳明月和皇上都能从对方的强颜欢笑中,看出他还在为洪少师等人的死感到伤心,除了失望之外,他们只当视而不见。

    因宫中和朝廷这次大手笔发放的福利,承天八年到来后,整个大安确实是一片新气象。

    从开后印后,文武百官首次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