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60-180(第7/26页)
朝时,个个都精神抖擞、喜笑颜开的反应上,就能看出他们的这个年都过得不错。
物资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也能给人带来心理方面的需要。
通过这次发放过年福利,能让所有人都接收到宫中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大安好则大家都好,他们这些官吏和将士们,都能与大安有福同享。
不再只是口头的那种,而是通过实打实的好处,让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个效果当然是非同一般的好。
过年封印期间,柳明月虽然仍没闲着,但是相较而言,还是轻松了几天。
只是这样的时间,仿佛过得格外快,开朝后,又面临没完没了的各种政务。
皇上倒是挺开心,因为开朝后,军事学院也跟着开学,他又能接着去当自己的教席了。
从各军选拔出的各军将士们,分别来自五湖四海,不管是回自己所在的驻军,还是回老家,来回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学院也不可能给他们放长假。
他们也有过年福利,除了生活饮食方面的明显改善,还直接给每人都发了银子,所以这些人的这个年,也都过得很不错。
皇上在年后首次上完课回来,很有些感触的跟柳明月说道。
“皇后是对的,能花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应该对手下人大方些,朕能明显感觉得到,学院里的那些人,对朕更为尊崇了。”
柳明月饶有兴致的问道,“陛下说说看,他们都有哪些表现?”
皇上有些不自在,却又满怀欣慰的回道。
“没什么表现,这是一种感觉,非要形容的话,就是他们在看到朕时,那眼神更亮、更热情了。”
柳明月大概明白了,就是类似看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的那种感觉。
“由此可见,通过这次的事,陛下在各军将士们心中的地位更高了,这是个好现象。”
皇上难掩得意的笑着点头,不过他随后就提起了另一件事。
“这次去御林卫那边,朕才听说,太子最近这段时间,往御林卫跑得勤了些,还像御林卫的人打听军事学院的这批人中,哪些表现最优秀,朕最重视哪些人。”
听到这话,柳明月有些惊讶和意外,不过她随即就已明白太子做这些的目的。
“据臣妾所知,也就承天四年时,臣妾让吴尚青等人去御林卫接受训练期间,他与那边打交道多了些,后来估计又是受到曲鸿严等人的影响,若无需要,基本不怎么和御林卫的人接触,会有现在的这些举动,看来他是有想法了啊。”
至于有什么想法,两人的心里都明白,皇上嗤笑一声道。
“有想法倒是好事,他若真能将那些人都给笼络过去,朕倒是会高看他一眼,也能对大安的将来放心一些,就怕他没这个本事。”
从他一过去,就有不止一人来向他禀报这件事,就知道太子不仅没能争取到那些人的支持与效忠,还将自己的小心思暴露无遗。
“陛下说得是,就随他去吧,若能成事,是他的本事,咱们做父母的乐见其成,不能成事,希望他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下次有长进些,总之不是坏事。”
柳明月对此也觉无语,不是她自我感觉良好,虽然她和御林卫及军事学院的人,乃至各军的将士们,都不曾有过直接接触。
但是真要论起来,她在军中将士们心中的声望与影响力,绝对在太子之上。
原因很简单,皇上不仅从没隐瞒过她对军中的各种支持和投入,还有意帮她在军中树立声望,而她也确实付出良多。
太子除了有个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他还有什么?能给人什么?而且明眼人都知道他与出身军中的皇上不同,是由一群饱学之士教出来的,平日里也更喜与文官打交道。
如今他在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有心想要争一争时,才临时起意,想要去拉拢那些将士,怎么可能会成功?
不过与柳明月和皇上都对此没什么反应不同,太子妃在得知太子在近几日,时常去御林卫,还试图接近与军事学院的人后,十分反对。
“殿下应该知道,父皇与母后在军事学院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父皇甚至不惜亲自出任院长和教席,由此可见父皇与母后对军事学院的重视,您这么做,是犯忌讳的。”
太子不以为意的回道,“你太多虑了,孤是储君,上一批通过大招募的人在御林卫接受训练时,母后还曾主动建议孤多去,如今不过是换了军事学院的人,孤如何就去不得了?”
太子妃难掩焦虑的回道,“若是母后让殿下去的,臣妾当然不会这么劝您,可您这次去,没有得到父皇与母后的指示,纵然您想去,也该是在请示过父皇与母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去。”
太子妃毫不怀疑,她的公公与婆婆,肯定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太子主动去请示一下,双方面子上都能过得去,太子现的的行径,实在很难不让人多想。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算皇上、皇后不介意太子的行为,也难免不会对他心存芥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讲究的是一心换一心,纵然是亲父子亲母子之间的感情,也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耗。
【作者有话说】
166
第166章
脑补
面对太子妃的劝诫,太子不耐烦的冷着脸回道。
“你放心,父皇与母后都很喜欢你,就算孤做得有不到的地方,也连累不到你身上。”
听到这话,太子妃惊愕的愣在原地,只觉无比寒心,她当然也有发现,即便太子惹恼公公和婆婆,也连累不到她身上的事。
可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苦心劝诫对方,还不是出于夫妻情义,想要让他不要一错再错。
“殿下何出此言?你我夫妻一体,臣妾就算多嘴了些,也是为殿下考虑,臣妾是儿媳,父皇与母后才多宽容客气了一些,殿下是父皇与母后的亲生子,他们才会待殿下严格一些而已。”
太子冷哼一声道,“你既知道孤是父皇与母后的亲生儿子,就该知道孤与别人不同,这种事别人做犯忌讳,孤做能犯什么忌讳?”
太子妃犹虑了一下,终于还是忍不住道。
“陛下应该知道刘少保的那番谋划,若非母后侥幸逃过一劫,咱们东宫被其算计成功,怕是在劫难逃,陛下做事若不谨慎些,怕是又有可能被人趁机生事。”
听到太子妃提起他最不愿意面对和回想的那些人与事,太子顿时恼羞成怒。
“你一介妇道人家,莫要失了本份,只管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即可,其它的,还轮不到你操心!”
说完,太子便转身去了某个侍妾那里,留下太子妃呆立在原地。
她隐隐明白太子为何对皇后越来越疏远,也听不进去皇后的教诲了,原来太子真实想法是这样的,他看不起女子。
所以对于皇后临朝这件事,他其实是打心里反感和排斥的,只是他在此前一直不敢真正表现出来而已。
太子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