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第14/27页)

事办好。

    “老丈您好,确实有要事找您,听说您神农在世,特来向您讨教些问题。”麦冬笑眯眯地说着看似捧杀的话,这‘神农’二字一出,若效果是真更好宣传,若效果是假则更好判刑。说话间,他上前一步执了个晚辈礼,“这话许是有些夸张了,希望老丈不要被晚辈这狂言吓到。”

    官爷这话一出,李涛彻底踏实了下来。

    刹那之间诸多想法划过李涛脑袋,老爷子身手灵敏地避开了这个晚辈礼,只受了半礼,接着立马将人往自己家里引,“跟我来吧。家伙把式和经验都在放在家里了。”

    临走之前,李涛隐晦地看了眼自家孙子;没想到这小子办事还挺利索,自己刚说要上交,接着就有大官人来问话了。

    就是现在这魂都飞了的样子着实打眼,丢人!

    官家既然派人来看,就是来看真伪的,他也没迂回客气,直接明示道:“我之前在冀州小叶村,也用新肥料种过几年的地,你们可以派人去查查,这些年用了我的肥料和法子后那些地的收成,和外面的平常人家比,少说产量翻了一番……”

    “另外,家里现在有我新发酵的活肥和窖肥,东西有些不雅,官爷们别嫌弃,这新肥对土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且那些活肥和窖粪肥都很难得,还能解决日常残渣的去处……”

    李涛开始介绍起来,他也不拽文嚼墨,只用大白话和数据介绍着自己的东西,但说到兴起处,恨不得立刻就飞到他心爱的肥堆面前,那可是他不嫌臭从小叶村拉回来的!

    是的,虽然给村里发酵的大堆肥料拿不回来了,但他自家小茅草屋后面发酵的肥料,还是归属他自己的,自然是有权处理。李涛在搬家的时候,可是把它们都搬走了,臭烘烘的一路,既保证了他们的安全,也带回了这些他心心念念的发酵肥。

    麦冬安静听了一路并未出声,直面发酵后的肥料也面不改色,一路上有来有回地问了李涛不少问题,直把李涛问得打心底里高兴。

    看来这人确实是认真的,这上头的官爷们,对民生问题够关心呢,他没选错。

    “辛苦老丈,您说的那些,后面我们都会派人去一一证实的,听小公子说您想把这肥田技巧上交去?可有什么所求?”麦冬跟着李涛将这个小小农家转完一圈,又认真翻看了老人手写的几本农书,神色柔和不少,“只要是您想要的,想来都能满足。”

    “当不得什么小公子,您喊他声李家小子都是抬举他了。”李涛听他称呼连着摆手,随后才回答下一个问题,“……这,现在还真没觉得缺什么?”

    李涛对现在的日子很满足,儿孙在身边,有房有牛有田有存款,甚至连闹心邻居都没了。

    多好的日子啊。

    看人苦恼的真实,麦冬笑了笑也不勉强,这才招手让人拿出了两套崭新的衣服,“可能要麻烦老丈和您孙儿收拾下自己,咱们陛下要见见你呢。”

    李涛僵硬了起来,嘴也张不开了,“陛……陛下?”

    是他想得那个陛下吗?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自己狠狠压了下去,天底下除了皇帝还有哪个能称陛下?

    他忽然福至心灵,明白刚才自家孙子为何是那副魂游天外的模样了。

    这搁谁谁不迷糊啊!

    不过家里怎么着也得有个顶事的,孙子已经这样了,他哪能也倒下了!

    想到这里,老爷子脸色立马清明起来,双手接过衣服,又向着麦冬草草行了个礼,“麻烦大人稍等片刻,马上就收拾好了。”

    话音刚落下,他就拽着自家孙子去了里间收拾去了。

    农村房子没什么隔音效果,何况李老爷子已经激动到意识不到自己说话有多大声了,麦冬站得挺远,仍旧能隐约听到不少,“你这不争气的……这家果然没了我不行……好好收拾……这可是要去见圣人啊!”

    他失笑一声刚准备再走远些,老爷子洪亮的嗓门先一步传来,“回头我定要去看看,咱老李家的祖坟这是冒青烟了吧,我一介白身居然能有机会面见天颜,不不,这定然是祖坟着了!”

    麦冬:“……”

    祖孙两人收拾自己之际,麦冬迅速安排好车马,又安排人取些样本先走,那小叶村也要人去;等桩桩件件有条不紊的安排结束,正好李家祖孙出来了。

    麦冬笑了笑:“老丈,还请上车。”

    乾清宫。

    在接到麦冬的回复时,安临琛叫来了小太子,还有许多户部的重臣。

    这农田大改革,怎么看都是户部的活儿。

    殿外传来通报声,安临琛点头将人放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麦冬,悄咪咪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

    这些年,麦冬逐步沉稳,看着清俊不少,办事的能力只增不减。

    这不,上午才见到个说不清缘由的王书,下午就把本尊弄到殿前来了。

    如此高效的办事能力,不愧是能给皇帝当秘书的。

    麦冬提前说了的‘陛下有请’,让李涛没有像王书那般丢脸,前言不搭后语的。

    “草民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免礼,平身。”安临琛笑着给他指了座,他眼神晶亮,难得有如此明显的情绪外露,“听说老丈手中有非常厉害的种田之术,肥田之法?”

    “这是神农投身人间渡百姓来了。”

    这样的高度肯定之词来自皇帝,直把李涛激动满脸通红,恨不得当场把心掏出来做证明。

    不过余光里同样红耳赤的孙子,再次给了他警醒。

    这老李家,就他一个靠得住,可不能在圣人面前出糗!

    “草民李涛,祖籍江宁,种田三十载有余,如今草民能够很好的实行连作多熟的耕作,不仅旱地能在两熟以上,水田亦能多连作。其中水田的连作,除种双季或多季稻外,稻与麦或杂粮也能轮作,同时保持地力不减。”

    能连续轮作,且地力不减,是他产出惊人的重要原因。

    这话一出,殿内不少人的耳朵瞬间竖了起来。

    能留在户部的大臣多少都是懂点农桑的,这单一个轮作却不减产,已经够惊人。

    李涛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在座众人惊讶。

    “能做到这些,主要是因为老身对各种肥料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包括生产、成分、肥效,还有相关的农具,根据这些年的试验结果来看,最高增产可达翻三番后还多出三层,当然,这是在南方且已经改良过的土地上得来的。老生能够在保持‘地力常新’的情况下,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培肥地力。”

    他很细心,更有毅力,有些时候为了选出更好的肥田方式,一块田能被他划分出大大小小各种格子,成宿成宿的守在田里观察变化。

    李骥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连忐忑都少了,他声音沉稳,但细听不难听出其中深埋的骄傲,“光各种肥料细分,老身记载的已有一百余种,更是在前人的积肥方子上做出了窖粪法,其施用的效果……”

    一时间,大殿里只剩李涛的声音,以及边上起居舍人手中飞快的落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