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第13/27页)
廷人愿意来他这上班,日日巴望着呢。
那些只会红眼别人的酸鸡们懂什么,哼哼。
思维发散只在一瞬间,这点小骄傲涌上心头,将金斗心中的忐忑压下去些许。
虽然这消息来得模糊,但人家敢说要上交,应该不是假的吧?
且他心中对帝王有着天然的信任。
那么厉害的陛下,定然能分辨真假。
果不其然,他等来了帝王的召见。
金斗瞬间内心大定。
安临琛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晕了一瞬。
田产哎,翻番哎!
有人说自己有法子让农田产量能翻上三番哎!
他终于等来了属于他这个时代的大神农了吗?
“宣王书觐见——”
安临琛强压激动,立刻将外面通报的人宣进了殿。
洪亮的唱礼声如炸雷,直将王书的脑袋炸成浆糊;他明明只是来帮着工友传递个消息,怎么就突然面圣了呢?
金斗师傅的能量如此之大吗?真真恐怖如斯。
王书腿都是软的,最后根本记不起来自己说了些什么;只记得皇城里的一切都新鲜又高贵,还有皇帝袍角那闪闪发光的金色丝线。
他不中用,最终还是金斗将消息做了补充,不过他听到的东西到底已经隔了两层,更是不知道具体情况,最终只是详细地解释了一遍来龙去脉,以及点出李丁与李涛两个关键名字。
见两人实在交代不出什么重要东西,安临琛干脆放人出宫,而后让人去请那李涛祖孙了。
直到事情都安排妥当,大殿重新安静下来,安临琛才拍了拍手,要了一壶清茶。
当皇帝那么久了,他已经很少会有如此急切的时刻。
在听到通报的时候,他居然直接忽视了‘来禀告者不是本人’这样的消息,直接将人提溜进宫来了。
发热的大脑此刻冷静下来,他颇有些不好意思,好在除了小云应该没人会察觉到自己此刻这颇丢脸的心情……
心情收拾完毕,田产相关的资料刚好被人送了上来,安临琛翻开卷宗细看起来。
土地的一切向来重要,往年产量数据在户部都有记载,可惜前朝的只能追溯到乾道十年之间,后面不是断了记载就是数目作假无法作为详实记载。
不过光手中这些,已经能够证明前朝初期的粮食亩产量相当不错了,可以说是小农经济的高峰,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明朝,比自己那个世界的大明,更能打。
比如《日知录》提到‘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租税为50%,即亩产为2石米;而《河间志》记载“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说明小麦的产量超过1石。
翻译成他熟悉的单位,1石为70公斤,1亩为0.92市亩。因此,前朝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55斤/市亩;南方大米,305斤/市亩。
这些数值对比后世或许很低,但现在的人口和技术都和后世没法比,而且,大锦现在的田产量,还没人家记载的高呢。
现今的大锦与后世比起来,一个词就能概括全部:地广人稀。
大锦在太和三年末完成了首次人口普查和土地清丈,这些又都是与新土地政策挂钩的,所以相对准确,如今不过刚过去四年,实际相差并不大。
登记人口倒是年年更新,如今登记在册的总人数约为1.9亿,而普查中记录在册的耕地数目约在3.5亿亩,这其中倒是没有包含还未入税的新开垦荒地。
若按照记载,总人口中农业人口约1.43亿,农业劳动力513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1,239斤。
这不是一个可以说很低的数字。
但均值说事,向来是虚假繁荣。
现实里仍旧有许多人在饿肚子,‘农夫犹饿死’的事情,每朝每代都有发生。
大锦发展至今,仍旧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东粮西调是常有的事,多数地区都是‘产量高的大哥努力拉扯着下面嗷嗷待哺的娃’。
比如两广,本地地势复杂,导致农业上的发展并不均衡,只有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较为发达,而山区则遗留了刀耕火种的传统。是以本地年年都需要粮食调济,西江流域山区与珠江三角洲沙田区供应广州府,而东江上游山区供应东江平原,潮梅山区供应潮州府,高州、雷州供应海南岛及潮州府。①
除此以外,经济作物还占了一成左右的种植面积,虽然粮食作物是绝对的主导地位,但经济作物侵占的往往是农业发达地区的高产田。
但就这样在他看来不怎么样的产量,却已经让天下人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共识。
卷宗翻着翻着,安临琛开始发起呆来,他想小云了。
突然来个天降大神农,其实也是小云的意愿吧?
他的嘴角无意识的带起了一抹笑意。
这人啊,向来嘴硬心软,远比自己以为的更温柔。
城郊李家。
李涛正在自家地里忙活,远远看着有队官兵往村里来,心中不由得一突。
不会是自家孙子上交不成惹人红眼了吧?
不过还没等老爷子怎么深想,一个老人就声音洪亮地喊住了他。
“李老头,快来,你家孙子不得了,给你挣大面子啦!”此人正是他落户地的村长,刚才他的心神全放在官兵们身上了,半点没看到他。
这声招呼让李涛的目光转移过来,看着村长脸上那褶子都笑到撑开了,李涛心下安定些许。
——呼,看来是好事,自家孙子应该没惹事,这些官爷们应该不是冲着抓他们来的。
其实老爷子若再仔细点,就能看到跟在官兵后面被挡得严严实实的、他那幽魂一样的孙子了。
李丁是真的没想到,他前脚找完王书,还没出盛京城,后脚就被请到了一个衙门里“喝茶”了;找到他的公公笑眯眯的,看着很是可亲,却开口就是“陛下想要见你和你爷爷。”
夭寿啦!
他差点没吓尿好么,王书那小子竟然有这等直接通天的人脉!
李丁脑袋成了一团乱麻,哪怕已经跟人回到了自家京郊村子里,魂儿也还在天上飘着呢。
村长的声音像是一记炸雷在他耳边响起,李丁这才晕乎乎地喊了起来:“明明是我爷给我挣了大脸面,你说反了。”
李涛:“……”
原来他这倒霉孙子也在?
李涛并没有理他这丢人的孙子,直接找上了最前面的领头人。
领头人面白无须,身姿笔挺,看着很是随和的模样,但那一身气派令人不敢放肆。
李涛不确定对方身份,只拱手试探道:“这位大人,请问有什么事?”
来人正是麦冬。
伴君多年,他已经很少会直接出面处理找人这种小事情了,但这次陛下的激动不是假的,他自然会尽全力最快将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