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330-337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六州歌头》 330-337(第15/49页)

略了什么。

    他探出窗,星月消沉,前路不明,尽头卧伏着一座黑魆魆的庞然巨物。

    就要到京城了。

    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安,甩下车帘说:“算了,这件事我另外安排,你就别进城了。我有几句话,你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雁回。记住,一定要亲口告诉我爹,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晓。”

    “是!”心腹感觉到任务的重要性,精神集中,立刻附耳上去。

    距永定门还有百余丈,马车略作停留,放下一个人。

    很快晨钟骤响,城门打开,两名骑手便护着马车长驱直入,沿着玄武大街一路向北穿过大半个京城,直达应天门前的广场。

    陆双楼下马,敲了敲马车外壁,“莫大人,前方就是皇城,您准备准备觐见吧?”

    车厢里一阵窸窸窣窣。莫弃争此时才换上新官袍,但仍难免褶皱,下了车,便板着脸整理衣冠。

    陆双楼耐心等待,并再次道歉:“莫大人见谅,在下也是奉皇命行事,听闻莫大人性格刚直,怕直接找上您会和您起冲突误事,所以才下了点儿迷药。”

    莫弃争瞥他一眼,“怕冲突误事,为何不到了这里再叫醒我,而要在泊桥渡?”

    陆双楼答:“一来,是为了方便只带您一人,免得您那些下属认为您失踪而报官。二来,到泊桥渡上了岸,就进了自己人的地盘,有些安全保障,不怕其他人来拦截。”

    莫弃争皱起眉头,但看他态度良好,也不欲和鹰犬计较,“走吧。”

    陆双楼向下属交代了几句,便亲自领着莫弃争进宫。

    紫气东来,万丈朝晖洒在偌大的宫城。吞兽脊上、琉璃瓦上、书着“抱朴殿”三字的匾额上尽皆金光点点,此起彼伏地闪耀着,好似无数金鳞乍现。

    莫弃争独自踏进抱朴殿正殿。

    殿里不似殿外,灯烛半灭,皇帝就站在御座前,金身蒙晦,被一股信灵香环绕,清幽之余略有几分诡谲。

    “臣,江南路淮州知州莫问,参见陛下。”然而莫弃争不信神鬼,依礼三拜九叩,恭祝万岁。

    明德帝刚做完早课,一身冷汗尚未清理,抬手道“平身”,“朕听说过你,也记得你是先帝朝末年的进士,外放后再没有进过京。今日算是你和朕第一次见面?”

    莫弃争起身,拱手道:“陛下承天顺命,臣瞻仰过先帝,便如瞻仰过陛下。”

    地方上来的臣子视自己与先帝等同,明德帝被取悦了,和蔼道:“你如此着急地想要述职来见朕,所为何事?”

    “臣在一个月前,曾向御史台投过一封参劾。但事后听说,通政司也收到了一封一模一样的劾本……”莫弃争将草稿丢失、被迫立刻上本参奏的始末全部道来,只隐去了杨语咸找上自己的那一茬,“事后臣在淮州府衙内暗中查证,已抓到盗窃臣草稿之人。乃府上衙役,受巨额钱财诱惑而犯下大错,臣已按律严惩。只是,指使衙役行事的上家极为狡猾,臣还未追查到踪迹。”

    明德帝微微颔首:“此事朕知晓,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让人去接你。”

    莫弃争:“陛下既然知晓,敢问可有命人查清真相?”

    明德帝转向别处的目光重新凝聚,聚焦于前者身上,嘴角下抑,显然不愿多谈。

    莫弃争没有意识到或者无视了这一点,继续道:“陛下,臣参劾许轻名许大人,盖因江南政事之分歧,绝无一己之私由。因此,臣不能忍受有人借此搅弄是非,扭曲臣的本意;更不能忍受有人意图插手江南政务,坏我一方清平。”

    “许大人当臣是完全不懂变通的木头,拿臣的参劾做文章的大人物当臣是可随意欺瞒摆弄的傻子,臣都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需要谁去争辩证明。是非黑白,臣这双眼睛看得清楚,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臣也相信陛下慧眼如炬远甚于臣,不会让奸佞得逞,忠臣受冤。”

    “你这话,”明德帝阴恻恻地看着他,“说的是劾本被偷的事么?”

    莫弃争不卑不亢地回答:“臣此前并没有想这么多,来朝圣也是为了亲口向陛下阐明臣在参劾一事上的态度。但臣进入京畿之后,发现它们是一件事。”莫弃争从怀中拿出两本奏章,“许大人托臣替他呈给陛下。”

    明德帝动了动手指,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顺喜赶忙将奏本拿来给他,然后快步去吩咐小内侍点灯。

    殿内光线很快明亮许多,皇帝一目十行地看奏折,看了几页,忽地意味深长道:“人人都说,你莫弃争和许轻名极其不对付,恨不能取而代之。今日一看,明明站的同一个立场嘛。”

    莫弃争立刻重申:“陛下,臣绝不是全盘赞成许轻名。臣对他的参劾皆有理有据,他罔顾国策,偏袒商户,还暗中入股商行与民争利,有才干却无仁心……”

    明德帝打断他:“江南路的付出,朕心里明白,也没有忘记过。至于许轻名,他没你说的那么不堪。”

    莫弃争一边眉骨狠狠跳了一下,还欲辩驳,就听皇帝“啪”地合上奏本,递给顺喜,然后面朝他,无形地将他要说的话压了下去。

    大太悄悄觑了眼皇帝的脸色,才把奏本都收下去,心中颇有些好奇许轻名写的什么,竟让陛下心情好转了两分。

    明德帝:“你既然一心为江南百姓着想,那就专注你们江南正在推行的新政,不要掺和进别的事里。否则只会深陷泥淖,得不偿失。”

    莫弃争固执道:“陛下,根本不正,枝叶如何能茁壮生长?”

    明德帝有些不耐烦了,“从朝廷到地方各路州,几万名官员,难道都要来关注一件事情?朕安排你们出任地方官,就是希望你们能保住枝叶,根本正与不正,还不需要你们来操心。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莫弃争。整个大宣除了朕,没有缺谁不可的说法!”

    莫弃争直挺挺地站在原地,“请陛下恕臣不能苟同。家事国事天下事,天下人人人皆可操心。若陛下不需要您的子民操心国事,那又何必教许多儿郎都读圣贤书?”

    “岂有此理!”明德帝一指莫弃争,状似发怒,顺喜及时出现:“陛下,陆尚书携要事求见。”

    明德帝一顿,怒意滞消,转而眉头拧死,“他来干什么?”

    “奴婢不知,但眼瞧着陆大人还带了好些册子,恐怕是真有正事。”顺喜趁机上前搀扶,并劝道:“陛下您站了有一会儿了,坐下歇歇吧?”

    同时,不忘使眼色暗示莫弃争说些“请陛下息怒”的软话。

    莫弃争干巴巴地说:“陛下息怒。”

    “一个个都不让朕省心。”明德帝撑着御座扶手,捏了捏鼻梁,随口打发他:“罢了,你且先下去好好歇两天,朕把当前这摊子烂事料理妥当了,再传你来好好说一说江南。”

    莫弃争疑心这话的真假,但陆尚书就在外头等着觐见,且很可能和舞弊案或者蓄奴案相关,便恭顺地告退。

    明德帝缓缓坐下,眼角余光里,莫弃争打直的背影走远,陆潜辛抱着几本册子、脊背微弯的身影出现。

    他低声吩咐顺喜:“去把王玡天给朕叫来,等陆潜辛一走,朕要立刻见到他。”

    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