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皇子》 60-80(第3/68页)

,言辞诚恳,字写得也漂亮,并非故意鸽纪国。

    这也好,省得他跑一趟,纪凌代替回信,送了些纪国产的各种药物过去,希望周天子能挺过这一关。

    不过这点插曲并未影响周做中间人,帮祁国跟纪国说和,内容基本两项,要回国君跟商量赔款。

    最后的赔偿定下,已经被纪国,百万国占的二十六城割让,另祁国赔偿纪国十年一半粮税,玉璧一千多,青铜鼎十尊等等。

    后面罗列的赔偿让祁喜眼前一黑。

    心里又有那个想法。

    国君还不如死在外面?

    祁喜摇摇头,不能这么想不能这么想。

    赔偿金额定下,赵梁国君同时咋舌。

    如果他们是祁喜,直接自立国君了,这么多好东西给自己百姓不好吗?武装国家不好吗?

    就一个废物,值得这么多东西吗?

    但表面上,赵梁国君还是要称赞祁喜仁义典范,忠君爱国等等。

    作为臣子,他们肯定觉得不值得。

    但他们现在是国君的,还是希望有祁喜这样的大臣。

    完全看屁股在哪,他俩可是实用主义。

    还有个好消息,是周天子病渐渐好了,倒是没提再送妹妹到锡城的事,想必是周的日子好过了些,不想让妹妹寄人篱下。

    纪胜探明过事实,周王没有诓他们,自然没什么意见,还派上好的马车送了许多器物过去。

    周天子妹妹也算颠沛流离,随着周王室的情况起伏。

    纪凌暗叹一声,继续忙自己的事。

    有工夫想有的没的,不如继续清点战果啊!

    附近三个国家,郑,祁,已经不足为惧。

    唯独只剩昌国。

    纪,昌两国如今很有默契,两国的客商该来往来往,但贵族跟卿士之间的交流直接中断。

    他们之间的争斗还会继续,直到其中一个彻底碾压对方。

    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昌国还稳得住。

    被一直钝刀子割肉的卢国先受不了。

    纪国盐!

    到底有多少产量!

    难道真能挤压所有市场?!

    作者有话说:

    ? 第 62 章

    纪国盐到底有多少产量这个问题, 还是要问缪舅舅。

    缪舅舅负责盐场,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接到命令,直接加大产量。

    这个简单啊。

    他们的盐场有多厉害, 只有自己人心里清楚, 之前那点产量都不够塞牙缝的, 提高产量之后,绝对足够全天下人使用。

    事实也确实如此。

    质量高,产量高的精盐直接敞开了卖。

    虽说还需要用纪币支付,运出纪国的时候还要支付关税,但不限量啊!

    客商们在战后听到这个消息, 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去纪国买东西,这下一点也不犹豫了。

    纪国打仗两个月,天下的肥皂,纸张, 全部都在涨价,没办法, 缺啊。

    连精盐都少了许多。

    吃过精盐, 用过这些好用的东西, 再去用竹简, 吃粗盐,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由奢入俭难!

    这下好了, 打了一仗, 连精盐都不限制了,想买多少卖多少,纪国供应得上!

    原本战后应该是残破的模样, 各国客商忌惮危险根本不过来。

    事实是, 所有客商急着往纪国来, 要买所有生活必需品。

    说起来,纪国纸张造出来这么久,已经有人参透其中奥秘,但大量生产,以及生产如此细腻的纸张是别想了,技术这东西,只会越来越好。

    眼看纪国快速恢复生机,显得只剩三十二城的祁国,以及为了食盐生气的卢国更加气愤。

    这点火也发到昌国头上。

    昌伯知道原因,私下补了不少恶金给他们,昌伯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能跟其他国家再交恶。

    昌,祁,卢的联盟还渐渐存在。

    但这次也是彻底得罪郑国,郑伯甚至写了封言辞诚恳地信向郑锡道歉。

    如果郑锡刚来纪国,说不定还会被打动,可惜他见过纪国的潜力,也纪国的高效率,实在回不去啊。

    而且郑国已经没了发展的可能。

    郑伯写信这件事只能算小插曲。

    世界的纷争,主要还在纪国联合百万国,跟昌,祁,卢对抗的事。

    没错,百万国也因为纪国的缘故,再次被抬上来。

    纪伯还派人去周王室,请求教导百万国周礼,正式成为诸侯国。

    看看人家带小弟的态度。

    相比昌国给的恶金,明显更好啊。

    小部落能发展到被周王室承认,谁不觉得百万国的待遇太好了。

    而且人家现在有八个城池,拥有大片深耕过的田地,人口都快赶上郑国。

    郑国人口经过这件事,流失得太多。

    所以算起来,百万国成为周王室的国家,好像合情合理?

    其实不然,放在早些时候,周王室绝对不会同意。

    但赵,梁这种国家都同意了。

    还有什么不能接纳的。

    就算看在纪国给的东西上,周天子都不可能不答应。

    得罪纪国,可没什么好下场,即使人家看起来并不小心眼。

    百万国国君的官话刚说利索,衣服还带着兽皮,可依旧接受周王册封,虽然只担了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可他还是很满意。

    不过这位国君心里感谢的还是纪国。

    他心里十分清楚,没有纪国,他什么也不是。

    甚至现在一手创建的制度,以及整个百万国的运行,全部照抄纪国。

    不是他爱抄,是抄了真管用。

    其实不止百万国在抄纪国的做法,只是他抄的最为明目张胆而已。

    卢国早就仿照国子监建立起官学,仿照科考制度选拔人才。

    虽然在纪凌看来,卢国那是乞丐版国子监,因为只招收贵族子弟,反而忽视群体最庞大,潜力最大的平民学生。

    但依旧有很大作用,给卢国带去不少有用的人才。

    昌国制造恶金,偷偷摸摸发展城池,招揽戎狄部落。

    如果说这些是基础操作,那仿照纪国改田税,废除井田制,就是明晃晃地照办了。

    郑,祁明显也有改动。

    赵梁更是直接来纪国取经。

    一时间,最初被喊为五个半国家的半个,成了天下诸侯效仿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纪国是不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