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皇子》 60-80(第4/68页)

他们学的,其实自家也在学人家。

    取长补短,才能快速进步。

    但其他好说,技术这东西却没办法,要么需要时间,要么需要人力物力。

    纪国盐之前给过卢国盐时间。

    现在?

    现在不给了。

    卢国国君跟上卿卢山鸣这次终于肯定。

    纪国以前就能产大量精盐,只是为了同为诸侯国的卢国,所以才没大量生产,更是主动限制数量。

    现在天下三国抗纪,人家纪国就不装了。

    直接不限量的买卖。

    卢山鸣从一家盐铺出来,面如寒霜,后面都是查获的纪国盐。

    这盐铺明面上买卢国盐,实际暗地八成销售都是纪国盐。

    这些纪国盐从何而来不言而喻。

    必然是从那边走私而来。

    商人为了利益自然不顾什么卢国,纪国之争。

    再说,商人自家也喜欢吃纪国盐。

    他们走私的方法也很简单,在纪国买盐,根本没人管他们是哪国的。

    从郑国路过,郑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赚路上的路费来修补郑国,郑伯巴不得多来点客商。

    唯独进卢国需要门槛,可卢国又不限制人进出。

    卢山鸣下令:“以后每处关卡必须严查,但凡搜到纪国盐,必然严惩不贷。”

    卢山鸣自己说得都有些心虚。

    走私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弄进来。

    这已经是他在国都查获的十二批纪国盐。

    国都都如此,下面各城池呢?

    城池里的贵族卿士呢?

    他们为了享乐,什么都做得出来。

    卢国如此,天下各国更是抛弃卢国盐,改用纪国盐。

    这将对卢国收入产生严重打击。

    百姓用盐是有定量的,用了纪国盐,就会抛弃卢国盐。

    看着卢国盐场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盐巴,卢山鸣脸色越来越差。

    就在卢山鸣为盐之事忙得焦头烂额,一边要管私盐之事,一边要督促盐场精进技术。

    纪国开始卖饰品了。

    还是珍珠饰品。

    一个个设计精美的珍珠发饰,珍珠耳环,项链等等,从被纪国占领的新城池运出。

    祁国靠海,被纪国占的城池里有五六个靠海城池,靠海的地方,捞点贝壳珍珠,不是问题吧?

    但问题就在于。

    这跟卢国有关。

    之前就知道,祁国,卢国都有海岸线。

    只是祁国爱种田,盐巴也晒的粗糙,对海产来说,够吃就行,完全没想过开发。

    但卢国不同。

    卢国盐出名,卢国的还盛产珍珠,蚌壳制品等等。

    盐的市场已经被纪国占领。

    现在突然出了什么珍珠饰品,不就是冲着卢国来的。

    别看两国离得那么远,中间还隔了个郑国,但纪国可不会忘了三国联军想要做什么。

    收拾完祁国,不就到你卢国了?

    而且以纪国现在的体积,根本不怕他们。

    卢山鸣听到这个消息,久久睡不着。

    珍珠,又是冲着卢国来的。

    这是要把卢国所有财路都给断了?

    如果说卢国盐是日常所需,挣来的金银无数。

    那天下各国的珍珠需要,更是关乎国君跟他的利益。

    这些珍珠买卖,所得的银钱全都八二分成,卢山鸣自己每年从这里面得了万贯家财。

    他甚至不用想,纪国造出来的饰品肯定极尽华美。

    毕竟有什么事是纪国做不到?

    又有一件让卢山鸣头疼的事出现。

    几个月内,支撑卢国的两大产业似乎都在崩塌,崩塌的速度甚至还很快。

    因为去纪国国都学习的赵,梁,百万国,甚至郑国,全都很识时务地开始买纪国珍珠。

    全当在“交学费”。

    纪凌又画一幅黄金头饰图,上面点点缀上的珍珠散发盈盈光芒。

    连萱夫人看了都喜欢,何况其他贵族。

    用珍珠饰品来割赵,梁两国的韭菜,纪凌丝毫不手软。

    让你们学是一回事,给不给点报酬,那又是另一回事!

    真以为纪国忘了你们袖手旁观的事?

    赵,梁两国,明显发现同样的东西,卖给百万国,甚至卖给郑国都不是那个价。

    但又能怎么呢。

    想留在纪国学习,只能咬牙买了!

    好在东西是真好看,回头就找两国贵族接盘!

    这一切被苍老许多的昌国国君看在眼里。

    从武到文,纪国从这场战争中获利太多。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昌伯如此聪明,自然知道纪国在吃战胜国的“红利”。

    明面上的二十四座城池。

    以及终于有了大片海岸线,他们的盐场跟珍珠产业都能扩大。

    再利用战胜的优势,让其他各国主动去纪国学习,主动给纪国带来礼物。

    还把自己忠实的小弟百万国拉到诸侯国的位置。

    纪国,百万国,郑,赵,梁。

    这五国不是联盟,胜似联盟。

    而自己昌国带着的祁少了一大半实力,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昌国支援。

    听说祁喜跟国君之间也有矛盾。

    卢又被精盐跟珍珠生意被抢,现在焦头烂额。

    盐关乎卢国的钱,珍珠关乎国君跟卢山鸣的钱,哪个都不能少。

    再看看昌国这群人,几个儿子明争暗斗,也斗不出什么东西。

    子侄又不是他儿子。

    怎么纪叔立运气那么好,那么会生儿子?

    一个纪胜就算了。

    还来个纪凌。

    不是说纪凌是傻子吗,怎么突然就好了。

    昌伯越想越气,但气也没办法,只能继续观察所有儿子,稳固昌国。

    因为收拾了祁国,收拾了卢国。

    只剩昌国。

    天下人都在等着看,纪国又会对昌国有什么动作。

    可惜纪国稳如泰山,按部就班调整国内的情况。

    六十六个城池,也就是六十六个郡。

    分成十四个省,每省还要设巡查。

    一级一级的官员全都经过培训,下面县,乡里,全都要布置。

    虽说是吏部缪成志拟好送上来,但这种工作量,三个大学士以及纪伯父子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