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86章 明珠(捉虫)(第5/5页)
联上面的文字歌颂着康熙的雄韬伟略,天灯的龙头则是悬挂着彩灯。
且,万寿灯只在特定时间上灯,其余时候悬挂灯联,天灯则是每晚都点燃,并有专人照看,防止熄灭。
远远看去,灯火璀璨交映,火树银花。
郭宜觉得自己现在就跟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看什么都是稀奇的模样。
万恶的封建社会啊,只有皇帝才能搞得出来这种又废人力又废物力的东西,但是又不得不说,这灯可真好看,将过年喜庆的氛围拉满。
一旦祭过了灶神,日子就好像是被压缩了,每一天都飞速前进,各宫之中也安挂门神对联。
郭宜在现代看到的门神对联皆是纸张所制,一年一换,穿越来这里才发现完全不一样。
首先,春联大有来头,由工部负责图样和尺寸,制造库提供物料,造办处筹备,最后书写是由翰林官们完成,门神为绢制,用木框仔细装裱。
其次,待到明年二月,春联与门神都要收起来,以供下一年使用,而且这些东西都在背面清晰明了标注用于何宫何门,绝对不会混乱。
听完堇姑姑的介绍,郭宜顿觉大开眼界,工部不是负责水利、木土工程、机器制造的事情吗?这种鸡毛蒜皮之事也归他们管?
而且,最令她不可思议的是,春联还有白底的,在现代,白底的对联只有丧事才会使用。
虽然知道是满族“尚白”的习俗,毕竟白色对于渔猎民族来说,白色是冬雪里最好的伪装,但是郭宜打内心还是接受不了大过年挂个白色对联。
好在翊坤宫的春联是红色的,郭宜可不想大过年的一出门,就看到左右两边都是“白联”,那实在是太膈应了,也许将来有一天,她会接受,但不是现在。
她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心中觉得新奇,开始还想着在这个宫中转上一转,都看上一遍。
跑了几次之后,她就累了,尤其知道这门神对联有各上千幅之后,她彻底熄火,自我安慰以后还要看上几十年,不急于这一时。
除此以外,翊坤宫还贴了不少的春条,一些是郭宜自己写的,一些是胤祺写的,康熙闲来无事,也写了几张,均是吉祥话,康熙多为“迎福”“宜春”“平安”,郭宜就比较接地气了,尽是“日进斗金”“大吉大利”“岁岁平安”,尤其是“日进斗金”贴得对多。
康熙见了,都哭笑不得。
除了这些细枝末节的零碎小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郭宜开始着手安排——胤祐的生母戴佳氏。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