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86章 明珠(捉虫)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86章 明珠(捉虫)(第4/5页)

轻放,开始疯狂攻讦郭琇,上疏明珠之功德,而索额图一派之人则是拼命参奏,恨不得借机将明珠按死,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康熙最近连折子都懒得看了,一打开不是论罪的就是求情的,好像全国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都在围观这件事。

    越是如此,康熙越发地觉得不能任由索额图和明珠发展下去。

    腊月二十二日时,康熙突然下了旨意,将明珠等人的罪过公诸于朝,所犯罪责一一明述。

    余国柱几位首要人物全部抄家,涉及人命之事,由刑部查明之后再判,次要人物如佛伦一干人等,皆是革职,按照律法处置。

    而纳兰明珠则是被从轻发落,罚贪污之银两,罢免大学士之位,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

    刑部这一查便带出了一大片的瓜,官阶往上,如余国柱,并未牵扯人命,但所贪巨大,罢官思过,谴回故乡,而越往下,则罪行更为恶劣,欺男霸女、借势行凶皆有。

    康熙看着明珠骂道:“这就是你考核推荐的官员?朕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对待朕的心意的?把朕的官位一个个这样卖出去,换得你家财万贯?”

    明珠脸色灰白,潸然泪下,“臣有负于皇上,臣罪该万死。”

    “事到如今,再说这话,已经晚了。”康熙叹气道,“如今你就回去好好静思己过,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同朕认错。”

    “罪臣叩谢皇上。”纳兰明珠实实在在地磕了一个头,他以为自己这次要死了,没想到竟然还留了一条命。

    索额图一派的人心中虽有遗憾,但是如今明珠已然构不成威胁了,故而,也算他们胜利了,只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便又生了事端。

    队列中又一人站了出来,“臣有本启奏,领侍卫大臣车泰、工部尚书王元清朋比为奸,贪污修缮畅春园之工银。”

    这两人都是索额图一脉的人,而弹劾之人也只是一名小小的言官。

    “这还有完没完?”康熙不耐烦地接过了折子。

    大家下意识地朝着郭琇看去,郭琇眼观鼻鼻观心,假装自己又聋又瞎,这件事还真跟他没有关系,他最近忙着明珠的案子,脚不沾地,哪里知道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康熙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看完之后,“车泰、王元清,你们俩有话要说吗?”

    两人出列,正欲张嘴叫冤。

    “朕劝你们想清楚,贪污和欺君哪个更为严重些?”康熙哼了一声。

    两人的嘴张了张,又闭上了。

    “不说,那就是默认了,来人,拖下去。”康熙说道,“按照大清律法处置。”

    “皇上圣明。”众臣跪地说道。

    甭管是不是真心实意,都一致呼喊着,康熙看着下面跪着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恐辜负祖宗所托,忧百姓所盼,他们一个个倒好,拿着朕的仁慈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排除异己,这心肝都是黑的,是流着脓血的。”

    “如今,朕也做一回那扁鹊,让他们把自己的心肝洗洗,剜去脓血,用良心审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该不该!!!”康熙斥道。

    虽然康熙字字句句说着“他们”,这跟指着鼻子骂“你们”没啥差了,心虚的人唯唯诺诺称是,正直之人恨不得拍手称快。

    这是皇上自登基一来,第一次如此不留情面处置朝臣,偏生他们也不敢劝说。

    谁也说不清这两件事是言官党派所为,还是康熙在后面支持,一时间都老老实实了。

    经此一遭,整个朝堂算是清净了不好,众人埋头干事,生怕下一个被参奏的便是自己了。

    不过,这之后倒是发生了一件事情,前户部尚书余国柱在回乡途中,身染沉疴,半途而亡。

    听闻此消息的康熙唏嘘了一下,吩咐道:“余国柱虽晚节不保,但朕念在他往前数十年清正廉明,补贴百两于其家人承办丧事,另令沿途各地予以方便。”

    如此,算是成全了余国柱三十多年官场生涯最后的体面。

    解除了心中一大忧患,康熙觉得通体舒坦,回顾今年,也算是一个好年,先是台湾之事扫尾,而后第一次南巡,黄河治理工程效果明显,最后还平息了两党之争。

    康熙心情好,便写了不少的福字上次给大臣与外藩,名单是的由奏事处拟定,原本这个事情早就该安排上的,但是明珠一事在即,也没有人敢提醒康熙这个时候写“福”字,生怕一个不小心,挨上一顿好说。

    如今康熙龙心大悦,奏事处的人便天天跟着提醒,康熙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不行,除了乾清宫要贴,其余宫中也要贴,他还让人给此次大放异彩的郭琇也送了个“福”字。

    此举主要是为了震慑其他人,自明珠被罢免之后,郭琇处境并不好,康熙并未嘉奖于他,他反而得罪了明珠一党。

    故而,不少的人在找他的麻烦,冷嘲热讽他一通忙碌,什么都没有得到,好在郭琇此人沉得住气,并未闹腾。

    康熙愈发地赞赏他这种气节,既然准备提拔第三股势力,那他肯定要一步到位,若是让索额图和明珠提前知晓,必定百般阻拦,所以他现在还在等待机会,只能先送个“福”字表明一下自己并未忘记郭琇这个人。

    郭宜只知道康熙最近心情不错,猜测和朝廷大变动有关,若是她通晓清史,就知道如今事态的发展比历史提前了不少。

    明珠一党之事应是康熙二十六年才爆发,而结果也是明珠只是被罢相,余国柱被革职,如今两人不止被严查,还有日后搅风搅雨迫害他人的佛伦也提前下线了。

    郭宜拿到福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要掏出手机扫一扫,集个五福,好在她没有手机,谢恩之后,她便让堇姑姑把福字贴了起来。

    除了五福,啊不对,除了福字,宫内还要祭灶。

    初闻,郭宜愕然,她一直以为送灶王爷升天这种事是民间才有的习俗,没想到皇宫内也有,祭灶的地点就在坤宁宫内。

    这约莫宫中第一个大典,郭宜自然是悄咪咪地伸着脖子看稀奇,原身虽然也有相关的记忆,但是始终不如自己亲眼所见来的真实。

    腊月二十三日,在坤宁宫东墙煮祭肉的大灶前设置供案,奉上神牌,备好香烛、燎炉、供品,端看供品有三十三种。

    这个数量实在是惊讶到了郭宜,普通人家过年桌上都没有三十三道菜呢。

    祭灶之礼原本由帝后主祭,但是后位空置许久,一直是由皇贵妃佟佳氏代替。

    先由康熙在佛像前、神龛前、灶神前拈香祭拜,祭祀灶神,礼毕之后,再由佟皇贵妃行祭礼。

    郭宜偷看了全过程,心中难免为佟佳氏委屈,合着皇后的事情都让人做了,但是后位却是不封,这可真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与现代的万恶资本家剥削员工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看祭灶之外,郭宜还去乾清宫看了丹陛上下树起来的万寿灯和天灯,两种灯的高度均在十米以上,灯杆插在汉白玉石座中,雕刻着皇上御用的龙纹,顶部有小亭子装饰,四周是龙形挑头。

    万寿灯顶的龙头上悬挂灯联,八幅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