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一杯千万春》 2、莲风起,江畔春(第1/2页)
转眼间已过去六个月,晏父也从宋州改知应天府。
远离汴京城的这些时日,也远离了夫人的约束,远离了旁人的目光。清回终于有了得以释放天性的机会,有了做姑娘时间里最自由的闺阁时光。
清回觉得,如今这日子,是她自出生以来,过得最恣意、最松泛的。如若有可能的话,永远跟父亲待在这应天府才好。
晏父觉得官舍住着不便,加之应天府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考虑到晚年说不定回此地养老,是以花了一个多月,看好了一座宅子,举家搬入进去。
此宅原是后唐一亲王故居,如今转手出卖。兰亭曲水,茂竹翠微,自有一番格调。
清回把如今住的园子起名为浣花园,自己题了这三个字,着人替换下了从前的牌匾。旁边不远就是书堂,晏父盛情邀请家塾先生暂住在此。
-
这日上过早学,清回跟在先生身后道:“先生,昨日有一个帖子送上门来,邀我去赏花。昨儿晚间已先请示过父亲,下月初五,望先生准学生个假。”
崔先生便是晏父特给清回请来的大儒,每日上午给清回讲书。平日里很是随和,虽身负大才,却只有文人骨子里的骄傲,并无恃才傲物的高傲,也全然不见老学究的迂腐。
“准了,不过……”崔先生捋了捋自己的长须,略微沉吟:“我成日里只教你这一个学生,近日觉出些寂寞来,而且尚有闲暇。你可愿到时代我问问,那雅集上有无愿意过来听我唠叨的?”
清回顿觉双眼放光,实在是自己也寂寞得紧。朝崔先生行了个万福:“学生定尽力一试。”
崔先生点头,“你父亲那里我去说,想来晏公也必愿一同促成此事。”
*
转眼就到了出府赴雅集的日子,清回一大早便起了床。
“姑娘今儿起的这么早,知道的明白你去参加雅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补先生的功课呢。”贴身丫鬟桂儿一边服侍清回洗漱,一边笑道。
清回佯装愤怒地瞪了桂儿一眼,“没见过有谁比咱们桂儿更会打趣主子的。”
“好姑娘,我知错了。”桂儿笑嘻嘻地嘴上求饶,“以我们姑娘的容貌气度,不打扮都要强上别人许多呢。”
被这样一夸,清回快要压不住嘴角的笑了,“今日穿什么好呢?”说着走到了柜子旁。
一身身汴京城的时兴衣裳摆在柜子里,仿若百蝶展翼,能被寻常姑娘挑花了眼去。
“韦姑娘帖子上说是去他们韦府赏花,莫要和花撞色了。”桂儿道。
清回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那我穿身蓝的罢,这世上想必没什么蓝色的花。”
最终她选了一身月白镶天蓝色荷花纹褙子,搭着藕荷色抹胸,蔚蓝色百褶长裙。长发半束,发间坠着同色系步摇。取下佩玉,复在腰间系了个荷包,一走一动都盈着淡香。
明明是很易暗沉的颜色,穿在清回身上却半分不显,反倒在这暑热天儿生了些清凉之感。再配上那双灵动的眸子,真真是仪态万千。正式且不庄重,轻盈且不刻意,十分适合赴宴。
清回在镜前左转转右转转,挑不出什么不满的了,便携着桂儿出府去了。
*
韦府坐落在应天府西南角,是已故韦相致仕后住的宅子。占地不大,胜在雅致,想必韦老相公生前颇懂园林意趣。
办此次雅集的是韦相的小孙女韦月凝,其父在南地为官,留下她伴着祖母住在这南京城。
进了宅子,没走几步就是个山水荷塘,正值盛夏,荷花次第开放,煞是好看。宴席摆在不远处的一处亭子里。更兼时有和风吹过,水殿风来暗香满,自是清凉无汗。
清回看了看自己袖口的荷花纹,心中不由开心,这韦姑娘竟和自己想到了一块儿。
很快就有人前来迎接,“可是晏知府家的清回姑娘?”
清回微微笑着点头,向着来人方向看去。细眉如月,肤色如雪,真称得上那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便是月凝姑娘吧?”清回问道。
来人点头,“快请进来,今日可终是见到了。”说完便引着清回来到紧挨着主座的右侧下手边坐下。
席间已聚了四五个人,皆是与清回年纪相仿的姑娘。
因是来自京城,其父又是此处知府,清回一来,就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在汴京城里最常赴的就是这种场合,早就习惯了旁人的好奇或打量。
“这是林学士家的碧城。”
“这是宋晚霜,其父是江陵知府。”
……
清回一一回应她们的攀谈问好,自觉笑得脸都僵了,面儿上却仍能应对自如。
自小的耳濡目染与亲身经历,让她就算是到了宫中赴宴,一举一动也不仅不会被人挑出毛病,还会称赞仪态端方。
“这位是曹家女儿灵忆,就是曹伯伯捐赠家资来支持应天府书院的。”
清回突然眼前一亮。
她曾经听父亲说过,应天府书院自后晋开办以来,曾名为睢阳书院,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到了太宗朝一度中断,至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有巨贾捐赠巨额家资,扩建学舍百间、聚集图书千卷,才得以重新开张。先帝颇为赞赏,赐名为应天府书院,距今也有近二十年了。
没想到能得见那位善心巨贾的女儿,清回不觉笑容里也更多了几分真诚。
“竟是曹诚曹伯伯的女儿,我在家时就听父亲讲过曹伯伯当年的善举。”
曹灵忆未曾想到京城来的姑娘还知她父亲,惊喜道:“你竟知此事。”一笑,露出两个小梨涡。
因为是商人家的女儿,所以曹灵忆的位置有点偏下手,清回这才发现她打扮的明亮可爱,想必是个活泼调皮的姑娘。
“给我教书的崔执方崔先生也时常感慨呢,若不是曹伯伯当年善举,应天府必不会出这么多才俊。”清回不忘崔先生嘱托。
“这崔先生可是□□时期初代国子监崔公后人,曾在宫学教授长公主殿下的那位?”韦月凝一脸掩饰不住的惊喜,“竟被你家给请去了。”
“对,正是他老,”清回亦很惊喜,韦月凝竟知崔公,“因与我父亲有些故交。”
此话说完,席上有人感慨地点了点头,亦有人的眼神动了动。清回继续说道:“崔先生学识渊博,又全无架子,家父也愿意广开书塾。不知大家可有愿来我家书塾一同念书的?”
“我就不去了,家里也给我请了教书先生。”林碧城第一个表态了,却是语气不善,只顾着把玩手中的海棠花酒盏,连眼神也不放过来。
清回没想到自己善意相邀,竟能惹人不快。心中一思量,很快就明白了。这林姑娘坐在自己对面,想来本也是南京城中数一数二的高门千金。今日被清回不小心给夺了风头,这是心中有愤了。
此间人这么多,又都是第一次见,清回本就有意给人留个好印象。于是她笑得分外灿烂,道:
“我今日邀大家,也是受崔先生所托,老人家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