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千万春: 1、莫匆匆,满金锺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一杯千万春》 1、莫匆匆,满金锺(第1/2页)

    正月十五刚过,游人如织,花市如昼,处处都是一派热闹祥和之景。

    从皇城往南过都亭驿,穿御街,再东行不远处,有一座府邸。与一路上的热闹景象相反,这家中却匆匆忙忙,冷冷清清。

    晏府中堂,主母王氏正端坐在左侧主位上。右侧主位空悬,下手边儿两排都按次坐满了人。

    王氏也不言语,只是环顾堂中众人的面容。有神色悲戚的、眼神躲闪的,亦有与平日里一致无二的。

    她在等有人打破这满屋的静寂。

    “主母,你也知我这平日里就有腿疼的老毛病,”第一个开口的是晏父爱妾孙姨娘,“最是受不住长途颠簸,此行怕是不能随往了。”

    一语毕,偷瞄了眼主位人的神色,又继续道:“再者映姐儿就快要议亲了,到时虽全权靠主母操劳,但我这个做亲娘的也得跟着操持操持不是。”

    王氏心中愤愤,面上强自不显半分,又把目光移向刘姨娘。

    刘姨娘忙回避目光,怯怯道:“主母,我身子不好,常得靠汤药吊着,若是跟着主君去了那宋州,恐反倒多添了麻烦。”

    王氏这回也不强绷着了,叹了口气出来。

    白日里主君遣了小厮回来,说在早朝上触怒了太后,金口玉律被贬去宋州。不日就要启程,嘱她打点好一切。

    这行装倒是好拾掇,但主君一男子远去外地,按理得有人随往,去帮着操持家中。是以晚膳后,王氏就着人去宣府中的三房姨娘与姑娘们。

    她是不能远行了。一来前阵子刚诞下了嫡子让哥儿,需得恢复一阵儿,连带照顾小儿子;二来京中一切人情往来与家中大小琐事都需得她这个主母操持。

    这几个姨娘却都不是省油的灯。

    杨姨娘因着有孕在身直接传话不过来,来的这两个姨娘又都有一堆理由不随往。

    王氏心中焦急烦闷。却也知那宋州虽不偏远,但一去不知何时能归,又兼旅途奔波,哪能有留在汴京家中舒服,实在不是什么好去处。

    但总得有人随往不是……

    她把目光向家中的两个姑娘投了去。

    “这……”二姑娘清映没忍住先出声了,“正如我娘所说,我与大姐姐都快要议亲了,如何随往?”她自己不愿去,还不忘冠冕堂皇地带上大姑娘。

    王氏皱起眉头,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我去罢。”

    心中一动,王氏复抬起头来,说话之人正是居右侧下手边第一顺位的大姑娘清回——

    云鬓花颜芙蓉面,秋水为神含远山。

    只见清回此刻正眸光清澈,唇边含笑的看着自己。饶是已见过她千百次,王氏还是不免在心中感慨了句先李氏把女儿生的极好。

    心中松泛了,面上也不由得带了笑,王氏点了点头,口中赞道:“你能有这份心是极好。”

    随即就见清回起身,离开圈椅,向自己行了个万福,“那女儿先回园子整理行装了。”回转过身,盈盈退下。

    一举一动皆端重守礼,一起一行亦是裙摆不动。

    -

    一回到自己的屋子,跟在清回身边儿的常嬷嬷就屏退了丫鬟仆从,与她说道:

    “姑娘,那孙姨娘说映姐儿要议亲了不随往,你尚比她大几个月,怎就不考虑考虑自个儿呢。须知这女子出嫁可是关系一生啊……”

    清回一回到自己园子就不端着了,此时正闲闲地靠在美人塌上。闻言伸出手,拉着常嬷嬷一道坐下。

    “嬷嬷,别人不知我你还不知我?我内里可是最不安分的,早就想离开这汴京城,出去看看了。”把手伸进常嬷嬷手中,清回撒娇道。

    常嬷嬷看着她,又忍不住想起了清回早逝的娘亲,晏父原配李氏。那是她自小伺候大的姑娘,曾经也如清回这样同自己撒娇,也是不论在外头装的多稳重,回来在她面前都能卸了心防。正想着,又听清回继续道——

    “再者家中我就父亲一个依靠,父亲若不在,我也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了。”

    常嬷嬷屏却过往,叹了口气,“老奴愿和姑娘一起。”

    “嬷嬷,你就别随我一道去了。”清回直起身起来,正色说道,“一来你如今年事已高,受不得远途奔波;二来我这园子,也只有你来把持着我才能放心……”

    *

    临星楼中。

    “什么?你要随晏伯伯出京了?”说话的是当朝王相的孙女王若蔚,“晏伯伯可是多年的太子舍人呐,官家怎么舍得让他离京呢?”

    “嘘,小声点儿,”曹将军家的女儿清扬就沉稳了许多,“官家虽即位五年了,可如今还是太后娘娘把持朝政呢。”

    清回听不下去了。想自己将要离京,好容易才出来这一趟,可不是听她们议论朝政的,“你们重点落在我身上好不好!”

    几个姑娘家自小一块长大,闺中密友多年。凑在一块无顾忌惯了,都不再端世家小姐的架子。

    “好阿回,此次分别再见就不知何日了,长这么大咱么还没分开过那么久呢。”王若蔚话题转换甚快,说着说着,眼中就含了泪花。

    曹清扬也很是动容,端起自己面前的小金锺,一饮而尽了。

    “没事儿,或许很快就能回来了,”清回反倒安慰起了她们俩,“且我下次回来之时,见了别处的风土人情,见识可要远超你们了,有你们嫉妒的时候。”

    一席话霎时逗得二人连着身旁的小丫鬟们都笑得不行。

    “小点声小点声,这酒楼可不隔音。”

    这厢儿声音刚寂下去,就听到隔厢有声传了过来……

    -

    “久闻洛阳才子大名,今日可终是见着了,多亏了子美兄一番引见啊。”一人言道。

    “我与子皋神交久矣,今日也是方得一见。”另一人道,“可当真是人如其名,先贤之风。”

    “不敢当不敢当,”被盛赞的人开口了,“在下初至京城,看到人才济济,方觉是从前坐井观天。”态度很是谦逊。

    “过分谦虚了不是。子皋你可是能连中两元的人,不论在哪都必得是个人物。”

    “那是,不久定当黄金榜首留其名啊……”

    -

    这厢三人一时无话,却都在静静听。

    “咱们这里是离愁别绪,他们那里却是相会之喜,可真真是天上人间。”王若蔚小声道。

    “你们听家中父兄谈起过这位洛阳才子吗?”清回喝了一口手边的杏苏饮,突然问道。

    曹清扬吃完一小块果子干,正在拿帕子擦手,“我自是不曾,你们也知,我爹和我弟弟都志不在此。”

    “我倒是听祖父提过一嘴,好像他姓傅名皋,几年前就被范公夸过,夸的什么来着?”王若蔚想了想,“对,其人远大。”

    闻言,清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范公可是名震天下的大儒,能得他盛赞,又岂会是池中物?

    王若蔚托腮,“比起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