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5、表弟(后面增加了六百多字)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5、表弟(后面增加了六百多字)(第2/2页)


    把江山给他一半?

    崔衍昭没问题吧?

    王适安从没想过能从崔衍昭这里得到现在的回答,不禁思绪混乱。

    他不可避免地又想到昨夜的荒唐,身上隐约的酸痛泛上来。

    细想从庆功宴上到含章殿里的种种巧合,总像是处心积虑下的安排。

    难道崔衍昭早就对他有意,从送来为他举办庆功宴的诏书那时起,就已经算计着昨夜的事情?

    真是荒唐至极!

    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他的赫赫战功,而非无法收敛的魅力!

    所以要怎么说才能让皇帝放下对他的爱慕?

    王适安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身上实在是挑不出毛病。

    若无这般优秀,想也不会招来崔衍昭。

    崔衍昭挺纳闷的,他都这么表示了,王适安要么拒绝要么答应,至少得回应一下,结果却一直闭口不言,只能看到整张脸和脖子越来越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臣告退!”

    王适安甚至都没再看崔衍昭,匆匆起身,离开的时候甚至撞到了旁侧直立的椽柱。

    崔衍昭:“……”

    他说了这么多,好歹和他聊两句再走吧。

    *

    长安。

    经历数度战火的宫殿多处斑驳,就在这破败的宫室中,贺兰绪阅过奏章,轻轻点头:“爱卿所言,句句在理。”

    他外表文雅俊秀,一身宽袍大袖,气质斯文。

    “我大燕初立国,正是需要下达政令,改变风气。”

    呈上奏章的司农卿荀聪正气凛然道:“敦教化、擢贤良、严法度、劝农桑,实施起来,还要陛下全力支持。”

    贺兰绪:“朕加封你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如何?”

    “谢陛下。”

    贺兰绪轻笑,又忍不住咳了两声。

    政事比军务更加费神,从前领兵作战,屡次游走在生死之间,也不觉得辛苦。

    现在做了皇帝,反而常感到力不从心。

    荀聪担忧道:“陛下?”

    “南方的……”贺兰绪撑着头思忖一阵,还是没想起南方朝廷如今的国号,南方改朝换代频繁,以至于他们都麻木了,根本没留意过南方具体的国号。

    “爱卿,朕还需要你办一件事。”

    “由你作为使臣前往建康,告诉他们朕欲与他们修好,三年之内绝不进兵。”

    荀聪:“这……”

    荀聪感觉他们有点吃亏。

    贺兰绪:“礼不伐丧。这样的道理,爱卿想必比朕更明白。”

    荀聪是正经的颍川荀氏出身,而贺兰绪则来自鲜卑六部中的贺兰鲜卑。

    论文化水平肯定是荀聪遥遥领先。

    “礼不伐丧”这话从贺兰绪口中说出来,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不过荀聪没有辜负他的名字,很快就想到东面的伪夏。

    比起间歇性北伐的南方,还是防备利益冲突更加尖锐的伪夏更为重要。

    其实在他看来,南方也是伪朝。

    前朝失其神器,有能者得。何必非要认为偏居一隅的南方朝廷是正朔?

    虽然他们大燕没有钱,连修缮宫殿都修不起,但有贺兰绪这样的雄主,未来可期。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