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你也风寒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你也风寒了?(第1/2页)

    “大将军召寓前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左寓竭力淡定地询问。

    他暂时是不太希望被王适安召见的。

    主要是心虚。

    那天一冲动把大将军的话复述给了张思,回过味来的时候,他半夜再也没睡好过,总是梦到那天说的话被大将军得知,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每次噩梦做到这里就醒了,他根本不敢想大将军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

    这件事悬在心上,时刻磋磨着他的心灵,但他又不敢让大将军知道,不敢面对可能的后果,他……

    他好害怕。

    王适安轻笑了一声,左寓顿时打了个冷战。

    “士继难道也感染了风寒?”王适安瞥见他姿态,疑惑道。

    左寓:“……啊,是的!”

    王适安眉峰一皱,直觉左寓有些不对劲。但他也是信任左寓的,左寓随军数载,殚精竭虑,他从不会怀疑左寓背叛。

    王适安挥手招来身边一个侍人,附耳说了几句,接着转头让左寓入座。

    “我欲送李秋思入宫,士继以为如何?”

    李秋思正是被王适安攻下的成益的公主。

    攻破成益后,成益的宗室与财产就都落入王适安手中。

    左寓对李秋思有印象,李秋思极为貌美,一颦一笑都有楚楚可怜之韵。

    想到李秋思的美貌,左寓一下明白了王适安的打算,恭维道:“大将军英明。”

    那小皇帝没见过世面,看到如此美人,肯定被迷得魂飞天外,就不会惦记将军了。

    王适安:“哦。”

    虽然是他自己提出,但得到左寓赞同后,态度并不热情。

    左寓理解王适安情绪不佳,李秋思实在美丽,要送出去,大将军定然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王适安手指握紧,片刻之后松开,声音平缓:“除此之外,我有另一件事告知于你。”

    左寓神色一肃:“属下愿为大将军效死。”

    王适安:“以后我行军,你不用跟着了。”

    左寓:“啊?”

    他第一想法就是王适安不想用他了,要把他排除到势力范围之外,但转眼又觉得不可能。

    这些年他一心只想着王适安的大业,为王适安出力良多,王适安没有理由抛弃他。

    只能是……

    左寓:“大将军要我在京中把握形势,随时为大将军策应?”

    王适安:“嗯。”

    他那天入宫之后,才从其他人嘴里知道,原来加封是和庆功宴一起确定的,建康城中人人皆知,只是无人向他传消息而已。

    京中无人,以至于闹出这样的误会。

    王适安道:“我已经上疏举荐你为丹阳尹,不日诏书便会到你府上,等着赴任就是。”

    左寓在王适安还没进入建康诸公眼里时就跟随了王适安,一路跟下来,见证了王适安种种际遇和变化。

    王适安最终目的是什么,他心知肚明。

    为了将军的大业,他……

    左寓又发现了一个盲点。

    留在建康隔三差五就能见到皇帝,万一皇帝看到他,睹他思大将军,他的处境难免尴尬。

    王适安察觉左寓的犹豫,“不愿意吗?”

    左寓:“……”

    罢了,只要皇帝不去找大将军的麻烦,为了大将军,他牺牲一下也是有价值的。

    而且皇帝虽然没文化,但单论长相还是很优秀的,也不是特别难熬。

    左寓一咬牙,下定决心,弯腰道:“属下愿意。”

    “好,”王适安上前将他扶起,同时道,“方才我让下人请的医师已经到了,就让他们为你诊治一番。”

    左寓:“……”

    现在说风寒已经好了来得及吗?

    *

    奏请提拔左寓做丹阳尹的奏章很快被递到了崔衍昭这里。

    崔衍昭“啪”一下盖上章。

    他是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

    所有出现在他面前的奏章,都经历了一番背后势力的斗争,除了极少数,其他的他都只需要盖章就行。

    崔衍昭日常起居在太极殿东殿,召见臣子也在这里。

    经人通传后,王清轻摇羽扇,迈着不紧不慢地步子进入殿内。

    他优雅地一拱手:“臣有要事禀告陛下。”

    因为风寒,崔衍昭这几天只需要收到奏章后盖个章,其余什么都不用做。

    他每日固定一个时间段盖章,其他时候都在太庙里祭祀。

    这种摆烂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崔衍昭拒绝增加工作量:“朕身体未愈,一应事务还需劳烦爱卿。”

    王清态度坚决:“此事还是需要陛下同意。”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册文,道:“臣等已为大行皇帝拟定谥号,还请陛下定夺。”

    崔衍昭:“……”

    这件事确实得他这个嗣皇帝来。

    崔衍昭把册文拿到手里,看了一下。

    “……今请上大行皇帝尊谥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克定祸乱曰武,便宜养父也是靠战功一步步晋封,直到受禅称帝的。

    崔衍昭:“并无问题。朕择日便举办祭典,将此事告天。”

    想到养父,他心情有些沉重。

    养父的剧本本来也是一代雄主,可去世得偏偏那么快,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这个时代的皇帝死亡率很高,要结束这种乱局,必须要一个统一稳定的政权。

    但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王清面容一肃,道:“陛下,还有一件事。”

    崔衍昭:“?”

    王清:“有人向臣言,大将军似有犯上作乱之心。”

    其实不用人说,他早就知道了。

    先帝崩逝,王适安不但不回京,还惦记着战功,上奏请求攻伐成益的时候,反心便昭然若揭。

    只是他现在才决心告诉崔衍昭。

    从崔衍昭让他代理政务后,他的心有那么一点点被打动。

    居然对他信任至此。

    而且崔衍昭登基近一个月,朝臣居然一个都没有死!

    一个都没有!

    这让他现在很想做一个良臣、忠臣。

    而且不知道是谁说的“江南多好臣,一岁易百主”,后半句简直是污蔑。

    他必须证明他们江南多的是良臣、忠臣,比如他自己就是一个。

    只要崔衍昭点头,他立刻就为崔衍昭出谋划策,除掉王适安。

    但是在他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