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以貌娶人后小侯爷后悔莫及》 50-60(第18/21页)
垫棺材说出口。
皇帝听得心烦,冷声道:“都住嘴。”
二人悻悻闭嘴。
“宋卿,你就无可和说?”
兵部尚书宋光和垂首,“臣以为李尚书所言甚是,”户部尚书哼了声,“但蔺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蔺陵面无表情,“不过,若要派兵前往,该以谁为将?”
“地方叛乱不比边疆,此人需得既雷厉风行,能镇压局面,又能抽丝剥茧,探明缘由的官员,”宋光和慢吞吞继续道;“臣愚钝,一时竟想不到人选。”
名为赞同,实则反对。
此言既出,连主张派兵的蔺陵都无话可说。
是啊,派谁去?
朝廷镇压地方叛乱,决不可拖延,更不能失败,哪怕败一场,则朝廷军士气大衰,而敌军愈发奋勇。
就算有些老将有本事平叛,但未必愿意揽下这桩费力不讨好的破事。
地方势力错杂,谁知道地方百姓为什么反的,若是牵涉京中贵胄,乃至宗亲皇族又当如何是好?
周琰乌溜溜的眼珠一转,似乎很忐忑地说:“臣心中有个大好人选,不知当不当讲。”
皇帝转向他,“你说。”
周琰道:“回陛下,臣以为若是无老将可用,不若,就让季司长去。季司长年岁虽轻,但办事极干练有章程,地方情况不明,正需要季司长这样能文能武的精干官员。”
周彧闻言霍地抬头。
烛光下,太子殿下本就苍白的脸无丁点血色。
有武将立刻道:“陛下,臣觉得叡王殿下所言极是。”
“臣亦赞同。”
周琰不由得扬了下唇。
因着季承宁的破事,周琢那个混账没少给他找麻烦,不是派人弹劾他的门人无礼,就是卡办事章程,弄得他手下官员人心惶惶。
他怎么会知道,他手底下的人会失心疯地突然弹劾周琢!
周琢也不动脑子想想,若是他授意,岂会做得如此明显。
现下周琢禁足,从属他的官员如疯狗一般见人就咬,三殿下找不到出气的途径,就自然地将账算到了季承宁头上。
反正事情总归因季承宁而起,他此举不算冤枉好人。
“臣……”
“咳咳咳咳——”
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打断了众人的附和。
众臣不由得朝声源望去,只见坐在下首的太子殿下正以帕掩唇,咳得快要上不来气。
目光皆聚到他身上,周彧面上流露出了打扰正事的歉意,缓了缓呼吸,艰难缓慢地站起来。
他身体素来羸弱,一身华贵的东宫朝服披在身上不像华装,倒像是马上就要将他压垮的锁链,愈显得骨相荦荦,形销骨立。
他起身的动作看得众人心惊胆战。
太监要扶他,却被周彧抬手示停。
“臣觉得,”他声音虚弱极了,轻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散,每一个字都用力,就显得格外艰难,“地方出事,情况不明,才需要一个身份尊贵者镇压局面,不若,陛下派臣去吧?”
话音未落,一直沉默无语的工部尚书面色惊变,“殿下不可!”
明眼人都看得出太子突然开口是为了什么。
把水搅浑。
那小季大人,工部尚书在心中咬牙道,是给殿下下蛊了吗!
此言既出,周琰都愕然地看了眼太子。
周彧终于病坏脑子?
工部尚书乃太子一系官员,与太子休戚与共,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殿下犯险,忙向皇帝道:“陛下,殿下玉体未痊愈,承受不住长途颠簸。”
周彧只看皇帝,“请父皇成全。”
皇帝目光沉沉,“太子,不要任性。”
“儿臣字字句句都是为国事,并非赌气任性。”太子坚定道。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周彧,似乎在说,朕知道你心中所想。
周彧的面色苍白若纸,但并没有移开视线,反而毫不畏惧地直视他的君父。
皇帝忽觉得心烦。
太子太像年轻时的他,像到令皇帝惊觉,那些他以为早就烟消云散的记忆,其实无比清晰。
他从前,难道也是这样一幅虚弱无能的样子?
再开口,皇帝的声音异常冷沉,“事情重大,非为私情可动摇,朕亦以为,季承宁合适。”
“陛下!”
周琰暗喜。
周彧心思一转,迅速道:“然而季承宁到底年岁尚轻,地位卑微,儿臣恳请陛下,令季司长假将军职,袭永宁侯爵,以震慑群小。”
周琰立刻道:“陛下,没有无功而受赏的道理,倘开此例,往后派往地方的官员是赏,还是不赏?太子殿下,您私心未免太重了。”
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太子。
季承宁与太子交好,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要求封赏季承宁理所应当。
皇帝道:“假将军职可以,朕本就有此打算,不如此,季承宁如何管理大军,不过,袭爵可以再缓缓,就如叡王所说,无功而受禄,太子,你既然看中季承宁,就不要给他招祸。”
太子苍白的脸上毫无表情。
“儿臣受教,”他余光一瞥,“但儿臣还是以为,应有身份尊贵者随军。”
皇帝看了眼喜色藏都藏不住的周琰,“既然是叡王的提议,那就让叡王去,正好,看看你亲自推举的人怎么样。”
周琰面色惊变。
陛下居然让他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还要和季承宁一起去!
周琰真恨不得死了,“父皇,儿臣……”
皇帝打断,“你不愿意?”
周琰使劲咬了下自己舌头,干涩道:“儿臣,领命。”
翌日。
季承宁一早就接到了圣旨,抛去前面后面的褒奖之词,大意就是地方叛乱,让他领五千军马平叛。
季承宁被这个消息都砸懵了。
什么平叛?哪里叛乱了?为什么叛乱了?怎么是他?调用的军队是哪支?
通通没说。
但好在秦悯做了次人,告诉他详细文书等下就送到侯府,请小侯爷放心。
季承宁犹然满腹疑惑,更多的是种,胃里沉甸甸,好似生吞了沙土的不适感。
他随秦悯进宫谢恩。
皇帝有要事同户部尚书商量,故而季承宁只立在书房片刻,说了些不辜负圣恩的话就被打发出去,又吩咐了句,“去余庆宫,贵妃想见你。”
“是。”
季承宁领命下去。
余庆宫乃九大宫之一,地位只仅次于皇帝所居的未央宫和一直空置着的,皇后所居的长乐宫。
但,或许是因为季贵妃娘娘喜欢安静,又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