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以貌娶人后小侯爷后悔莫及》 30-40(第14/22页)
显然是之前被用了刑,最后一个出来,步伐还有些踉跄。
季承宁伸手去扶。
曲平之颤了下,而后猛地拍开季承宁的手。
“啪。”
皮肉相接,发出一声清脆地响。
四目相对,皆惊愕无措。
季承宁僵硬地放下手。
后者倚靠住墙,与漆黑的墙面相映,显得少年人面色愈发惨白,“我,我听许大人说了,家兄与小侯爷的事原是误会,”他勉强露出一个笑脸,“是误会就好,我还以为小侯爷真要拿我哥哥做……”
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他摇摇头,苦笑着说:“不过,像我等这般低微的身份,便是有成百上千,也垫不上小侯爷的青云路。”
曲平之性格温软懦弱,二人相识数十载,季承宁从未听他说过一句重话。
乍然听来,如坠冰窟。
若此事真如陛下所言,那就是他做错了,曲家受此无妄之灾,怨恨他,自然理所应当。
季承宁张了张嘴。
素日里最牙尖嘴利的少年郎连半个字都吐不出。
曲平之一眼不眨地看着他,半晌,见他终是无言,才强压颤抖,“小侯爷,你就没有话要同我说吗?”
此话一出口,连曲平之自己都觉得好笑。
让季承宁说什么?
说自己没有冤枉他哥哥,说他哥哥的的确确私运了禁物,还是说,轻吕卫和绣衣司联手做局,意图陷害他兄长?
可,曲平之疑惑从生,先前的愤怒不解伤心渐渐褪去,脑子里蓦地闪过一个想法——如他兄长那样的身份,值得季承宁和许晟绕那么大圈子吗?
季承宁舌尖僵麻。
究竟是他当真弄错了,曲平之费尽心思只是带回了普通的情药,还是诚如许晟所说,那东西就是能使人神智全无,形同禽兽的春雨,如果是,陛下又为何将此事轻轻放下?
季承宁难以辨别是哪一种结果,也不知皇帝此举有何深意。
但他看得出,皇帝令他们三缄其口。
天心难测,知道的越多,越不是好事。
迎着曲平之隐含希冀的目光,他缓缓摇了摇头。
曲平之怔怔。
他看得出季承宁有话瞒着他,可到底,季承宁什么都没说。
什么都没告诉他。
凝望着自己以为此生都会如此静看的脸,曲平之脑中一片空白。
他想,到底是我兄长在说谎,还是你在说谎?
为什么你们都要瞒着我?
为什么——连你也要瞒着我?
曲平之闭了下眼,竟意外地感受到了一点莹润。
他深吸一口气,竭力压制颤抖,末了,睁开眼,朝季承宁勉强露出一个笑。
“虽是误会,但以陛下对小侯爷的恩宠,不愁没有立功之日。”曲平之涩然地说,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小侯爷,你是谋大事之人,君来日,定然青云直上,鹏程万里。”
若是冤枉,以季承宁的性子,听到他这样阴阳怪气,一定会怒气冲冲地打他脑袋两巴掌。
可季承宁没有。
季承宁唇瓣一瞬毫无颜色。
情绪混杂,季承宁死咬口内的软肉,不解疑惑倦累到了极致,又生出了些幽暗的委屈和怒气。
那你去问曲奉之,问清楚他运的是什么东西,总好过你我在这里互相猜疑,空耗情分。
腥甜蔓延。
季承宁喉结艰涩地滚动了下,望向曲平之。
后者下意识退后了半步。
季承宁只觉口内腥味更重,浓郁得令他喘不上气。
一直沉默地听着,一直好像无动于衷的季承宁蓦地露出一个微笑。
也许是崔平之的错觉,他居然看见了季承宁唇角深处透出点艳红。
季承宁说:“多谢。”
砰!
有什么东西重重落地。
摔得粉碎。
曲平之浑身剧震,他颤抖地深吸了口气,“好。小侯爷圣眷正隆,又与权臣重臣相交甚厚,想来无需神明护持,若嫌我送的那护身符累赘,就,就烧干净吧。”
语毕,不待季承宁回答,匆匆转身,踉踉跄跄地向石阶走去。
石阶曲折九转,曲平之的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季承宁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台阶。
台阶早被人来人往的脚步磨得凹陷,若有血色凝聚在小坑中。
倒映在瞳孔内,也烙下块血似的残红。
季承宁缓缓走上台阶。
许晟带他来时,他满心都是曲平之的安危,台阶长得好似走不到尽头。
阴沉沉的天光滚入眼中。
季承宁惊愕地抬头。
他这么快就上来了?
天地宽阔,满城暗云,带着凉腥味的雨扑面而来,春寒料峭,冷得人牙齿都发颤。
绣衣司的卫士事前得了许晟的命令,皆静默无言,好像根本没看见季承宁似的,穿过他身边。
绣衣司诸人尽着黑。
望之,满院黑影穿梭,好像在给谁守丧。
季承宁喉咙里发出一声嗬嗬的气音,像是笑,又低哑太过,更像是喉骨擦磨,被迫溢出的响动。
风雨如晦。
许晟居高临下地望着季承宁离开的背影。
来时孤身一人,走时,亦形单影只。
许晟端起茶饮了口。
茶香四溢,他惬意地眯起眼。
你在想什么?
他心道。
想究竟是自己做错了,还是我骗了你,亦或者,连那至高无上的陛下都与之同流合污?
许晟蓦地笑出了声。
只是细长的眼中,毫无笑意,只有毒汁一般的怨恨。
他的孩子已经残废,连下床都不能了,此生就此一眼望到头,可永宁侯的儿子却扶摇直上,这让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这才几个月而已。
权待日后,看这个心高气傲目无下尘的小侯爷,最终落入泥中,颓废不起。
许晟随手将茶泼到地上。
唇角上扬,他说:“敬你。”
……
季承宁本欲牵马,不料官署外竟停着辆无比眼熟的马车。
他恍惚地睁大了眼睛。
身长玉立的青年人一手持伞,一手臂弯中搭着条浅灰的大氅。
玉润冰清,琳琅照人。
明明周身无一处华色,却无端地令人觉得,整个暗沉的天际都为之一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