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40-50(第4/15页)

不得立不起来!”

    “这个……难道是简易轴承的雏形?”

    “哇!他居然真的尝试在做热气球模型?!虽然燃料肯定不行……”

    赵庚旭内心激动不已,小脸因兴奋而泛红。

    很多器械,他只在前世的记忆里知道理论和最终形态,具体如何在这个时代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实现,他并无把握。

    而现在,他看到这些工匠、这些被正统学问排斥的“奇技淫巧”者,正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一点点将那些模糊的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实物!他无比震撼!

    “这一批人,真是人才!都是宝贝啊!”

    他低声对跟在身边的福贵嘀咕着,眼睛亮得吓人,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把哪几个可以赚钱的想法先实验出来。

    而在这群监考官中,还有一位面色复杂、身影略显疲惫的老臣——宰相崔琰。

    皇帝赵衍也不知是出于何种考量,竟也让他前来参与监考。

    这大半年,崔相苍老了不少,眉头间的“川”字纹仿佛刻得更深了。

    南巡结束,皇上并未放过他,而是让他一周抽两次到皇子所授课,自从接手了教导九皇子这份“苦差”,他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修养和学问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让他心头一梗的是,就在前几日,皇上竟在金銮殿上,当着几位重臣的面,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提出,让九皇子赵庚旭正式拜他为师!

    理由是崔相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正需他这样的严师来好生“打磨”一下九殿下赵庚旭这块“璞玉”。

    当时崔相脸上的表情,可谓精彩纷呈。

    他几乎是用了毕生的定力,才没当场失态。

    收九皇子为徒?

    意味着要整日与之相处。

    崔相只觉得眼前发黑,很想立刻上书乞骸骨,回乡养老。

    此刻,他看着考场上那些摆弄着“奇淫巧技”的考生,再瞥一眼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上手比划两下的九皇子。

    崔相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大半年来他没少让九皇子的小发明折腾,已经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他抚着胸口,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将目光投向一个正在认真校准一种纺车模型、看起来还算正常的考生身上。

    而赵庚旭,在兴奋之余,偶然回头看到崔相那副强自镇定、却又难掩身心俱疲的模样,心里偷偷一乐。

    赵庚旭故意冲他露齿一笑,浑不在意:

    “崔相,您看那个利用水力舂米的装置,虽然效率低了点,但构思很巧啊!还有那个改良的纺车,要是真能成,说不定能让织布快上不少呢!你说是不是?”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在场地一隅,忽传来一声闷响,随即黑烟弥漫!

    只见一考生满面烟尘,身前一座小冶炉竟崩开一道裂口,炽热炭火与些许熔融物溅出,将旁边草席点燃,霎时间引起小范围骚动!

    侍卫立刻上前扑火,并迅速将那惊惶失措的考生按住。

    “放肆!考场之上,竟敢行此险举,几近酿成火灾!”

    崔相拍案而起,面色沉郁。

    那考生面如死灰,叩首不止:“学生……学生只想试制一种更烈的燃剂,用于开矿,未曾想……”

    “大胆!还敢狡辩!来人……”崔相正要下令将其逐出考场治罪,却被赵庚旭出声打断。

    “崔相且慢。”

    赵庚旭离席,行至那炸裂的炉前,不顾烟尘和侍卫的阻挠,仔细观察那炉壁破裂的痕迹与地上灼烧的残留物。

    接着他转向那考生,语气中带着探究而非斥责:

    “你所用之燃剂,内含何物?可是加了硝石、硫磺,并试图以某种新方配比?”

    那考生猛地抬头,眼中充满惊愕,仿佛被说中了隐秘:

    “殿下…殿下如何得知?学生确实加以硝硫,并尝试用不同辅材调和,欲增其效……”

    赵庚旭眼中闪过兴奋,他对崔相说道:

    “崔相,此人虽行事莽撞,险酿祸端,然其格物之道深得我心,我有一物刚好需要此等人才,还望崔相高抬贵手。”

    崔相闻言,捻须沉思,怕是今日不依这位九殿下,又要折腾我了。

    片刻后,他缓缓道:“殿下爱才之心,老臣知晓。也罢,此子便依殿下所言,暂不革除功名,交由殿下看管试用,若再有无状之举,定严惩不贷!”

    那考生绝处逢生,感激涕零,连连叩首。

    最终,实践考在日落时分结束。

    考官们根据成品的实用性、创新性、完成度以及考生展现出的潜力进行综合评议。

    赵庚旭在一旁听着,时不时插嘴为几个他特别看好的“怪才”说几句好话。

    “那个尝试热气球……呃,就是那个用竹篾做大球的,虽然现在不行,但这份敢想的劲头难得!”

    “那个画自动车图纸的,理论功底不错……”

    “还有那个做棘轮起重架的,想法甚佳,可惜机括牵连过多,摩擦损耗巨大,若能用轴承……呃,以滚木或滑石代之,或有大用。”

    崔相和其他监考官本就觉得工科难堪大用,也不甚在意,也就依了赵庚旭如数家珍般的“点名”。

    在核定名单时,默许了将这几个“偏才”、“怪才”纳入其中。

    而赵庚旭,看着那份新鲜出炉的、墨迹未干的录取名单,小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新式机器、工具在这些能工巧匠手中诞生,自己坐在金山上的未来图景。

    工科考试结束后,除极个别的一两个人入职工部直属部门,其他选拔出的近百名能工巧匠,大部分被安置在了新成立的“天工院”中。

    这天工院,坐落在皇城边缘一处原本废弃的官署,经过简单修,挂上了由皇帝亲笔题写的匾额,算是正式挂牌运营了。

    其宗旨明确:专司各类新奇器物、改良农具、军工器械等的研究与制造。

    对于九皇子赵庚旭而言,天工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宝藏库!

    他脑子里那些来自前世的、模糊的科技树,正需要这些能工巧匠的双手来点亮。

    于是,自天工院开门那天起,赵庚旭便一头扎了进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并且他毫不犹豫地逃学了。

    太傅引经据典的经义讲解?

    崔相步步紧逼的治国策问?

    统统被抛到了脑后。

    一连大半个月,他除了偶尔回宫点个卯,其余时间全都泡在天工院那充满木料、金属和烟火气息的工坊里,就连皇上几次召见也都没去。

    起初,天工院的匠人们见到这位金枝玉叶的小殿下,无不战战兢兢。

    但很快,他们发现九殿下赵庚旭是真懂行。

    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