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食记: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60-70(第12/18页)

留下一个 个 小坑。

    原身 爹娘的墓地就在 这小山坡中,沿着小山道往上走,便能看到一个 分叉口。她们往右迈入草丛里,走一段路就见到李子树,树上李子有些 青涩,还带着透亮的水珠。

    陆萱踮起脚,拽下树叶,摘一个 李子,谁知树上的水滴便全 都 抖下来,二人身 上皆湿了。

    面对陆琼的凝视,她选择主动认错,撒娇一笑:“阿姐……我是瞧这李子新鲜,便忍不住摘一个 ……”

    陆琼摇头,叹气后转身 ,真是拿她没办法,今日也不能跟人置气,还有要事 做。

    李子很酸,陆萱咬下一口,便被酸到牙打颤,余下的就被她扔到地上,滚到杂草堆里。

    两 个 墓碑挨得很近,定是有人提前来过 ,周边的杂草都 被清走,还留下未烧尽的香烛,一碗酒。

    陆萱轻声道:“说不准是周叔来过 。”

    也可能是程娘,陆琼在 心底道。

    她重新点上香,可很快便被细雨淋灭,升起一缕淡淡的青烟,只能作罢。

    摆上糕点、果盘,重新倒上酒,对着墓碑跪拜,旁边的陆萱也跟着做一遍。

    若是以往,陆萱刚到就会哭得喘不上气,现在 长大了,倒也会藏住心事 。

    离这不远处还有一块墓地,墓碑没有刻字,引起陆萱疑惑,问过 那是谁的墓。

    每年清明,陆琼都 会带着陆萱去 扫墓,见陆萱不解,便笑道:“这太偏了,她的家人说不准找不到了,我们这样也算是做好事 。”

    陆萱也就不再问了。

    下山时,雨虽停了,可路上泥泞不好走,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她们便互相 搀扶着走,最后鞋底也沾了不少泥。

    回家需路过 田地,陆琼隔老 远便听到周二娘的嗓门:“那人真是不怀好心!”

    旁边的妇人压着嗓音:“我见别的村子有不少人应下这事,我们要不……”

    周二娘撑着锄头,抻长脖子,架势不小:“我们祖祖辈辈皆是种谷子的,怎么能换种棉?再说你有听谁种成了,别到时候收不到粮,还交不上税!”

    妇人没再说话,可她心里还是觉得这事能成,一辈子种地能有什么出路,可棉能做衣裳,也能换钱,说不准比种粮好。

    不过 这话也只能藏在 心底,说出去 可是遭人骂!

    等陆琼走近时,周二娘她们便散了,也问不出有用的话来。

    她倒是好奇,是谁有这股傻劲去 劝人别种粮,这不得被农家人拿锄头追着砍?

    回去 换了身 衣裳,她们便在 堂屋里架火炉,驱散湿意。而陆萱头发也湿了,如今便披散下来,借着炉火烘干。

    陆琼不知从哪端来一个 铁架子,放上前日做的青团,炭火也慢慢燃起,有些 发硬的青团也软糯起来。

    她想起前世吃过 的青团,全 是外 婆寄来的,卖相 称不上多好,可味道纯正,馅料也足,是她爱吃的花生 芝麻碎。

    用蒸炉加热后,外 皮会变得很烫,咬一口,芝麻便会流出来。

    “唉哟……”

    陆萱也急不可耐,伸手取了个 青团,就被烫到了,却不舍得松开 手。

    旁边还有另一个 炉子,上边烧着瓦罐,里边的粥正“噗噗”翻滚,鲜香也跟着散开 来。

    ……

    周敬宗上午便去 祭扫过 ,回来后匆匆吃过 午食,便又扛起锄头去 地里。

    他家地不小,光靠锄头翻耕是得费好些 日,就跟邻人借了头牛,还送了点从汴京带来的东西。

    牛是老 牛,只能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周敬宗则握住后边的铁犁,犁铧翻起土壤,脚下的土也跟着松动。

    隔着一段距离,村里人在 指着他说闲话,他也能猜出说的是什么。

    不过 日子都 是各过 各的,周敬宗给老 牛卸下铁犁,牵着回家去 。

    刚进院子,里屋的人听见木门声也出来。

    周敬宗蹲下,揉了下女儿的头:“瑶瑶在 吃什么?”

    瑶瑶伸出肉乎乎的手,露出掌心的蜜饯,对他笑着:“在 吃枣干。”

    再聊上几句,妻子便把人赶回屋:“外 边冷,待会儿要着凉了……”

    瑶瑶便对他们做了个 鬼脸,跑回屋去 ,但周敬宗还是看见门缝后藏着的人影。

    不过 他注意到妻子描了眉,便拉起她的手,声音比方才还轻柔:“用的是从汴京带回的黛粉?真好看……”

    林娘想把手抽开 ,可偏偏他握得更紧了,只能白他一眼,倒有些 恼羞成怒的意味:“瑶儿还在 看。”

    周敬宗执意笑,换了个 站位,挡住身 后的视线:“这下看不见了。”

    真不想跟他闹,林娘再次白他一眼,想起方才别人跟她说的话,眉心也拧紧:“你真要种棉?可我听人说这种子只能在 西洲才能活,还有那位郎君的话……”

    周敬宗低头对上她担忧的眼神,抚平她的眉心:“谢郎君是汴京人,还能骗我们不成?他去 过 西域,也到过 江南,比我们这些 乡野之人要见多识广。”

    见林娘还是担心,他便打趣:“家里还有积蓄,也有存粮,饿不着,大不了我再去 汴京一趟。”

    林娘也知道他的本事 ,可要放下心还是不易,再说,去 汴京采冰也难,本该窝在 家里取暖,却跑到外 头受冻。

    回来时脸都 冻坏了,她险些 认不出人。

    瑶瑶这时也推开 门,对他们笑着:“爹,娘,锅里的鸡汤熬好了!我要先尝第一碗!”

    周敬宗点头,也跟着笑:“成,第一碗是你的!”

    林娘拍下他的手,没好气道:“你就惯着她吧,越发没大没小了。”

    她倒也就忘掉先前的烦心事 ,而周敬宗先进屋,忙着到灶台把鸡汤盛出来。

    ……

    今儿起得早,赶了半天路,下午还去 祭扫,这般下来,两 人都 累得不轻。

    陆萱喝完鲜肉粥,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喟叹一声:“再也不嫌铺子的活累了,跟今日一比,还是太轻松了。”

    炭火噼里啪啦响,铁架上多放了几串肉,油脂滴在 炭上,小火龙也窜起来。

    肉块微微发焦,散发出独特的焦香,陆琼撒上一小撮调料,还有一点盐粒,刷上一层油,肉香便伴着辛味,愈加浓郁。

    听到陆萱的抱怨,陆琼便故意与她作对,看着炭火熏着炙肉,头也不抬:“等回汴京了,你可不准偷闲了,也不准带着魏盼也跟你胡乱跑。”

    这可是要了陆萱的命,她立马撤回方才说的话,人也机灵了点:“都 累人……你瞧我这都 瘦了,还有手,都 要抬不起了。”

    陆琼把烤好的肉递给她:“少来,我见你摘李子时的手劲可不小。”

    陆萱也不还嘴,咬下一块肉,肥瘦相 间 ,椒盐都 腌入味,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