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食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40-50(第12/15页)

第三日的辰时,意味“三阳开泰”,不过江素路上耽误了,便错过吉时。

    带些团圆糕、“三色绶”酒坛、干果盒便算是回门礼。

    刘婆子见着两人自是高兴,好容易才 笑一回,连忙叫两人坐下 ,江笙也端上一直热着的茶。

    江素的郎君在汴京做生意,有一家铺子,算不上富有,却也比汴京大多数百姓过得滋润,刘婆子见两人那是越看越喜欢。

    想着也该吃午食了,她便拉着江素到后院的灶台去。与别家在前院圈地不同,刘婆子家在后院种菜,还挖了一口井,旁边起了一个草棚子,下 边就是灶台。

    江素蹲在井边择菜,跟刘婆子从 汴京聊到家里,一不留神便提到簪子的事:“阿奶,你有去找过离姐儿没 ?”

    “不是说好不提这事了……”刘婆子脸上也没 了笑意。

    即便知道她不开心,江素还是要说:“这事本就是你错了,明明就与离姐儿无关……”

    刘婆子被人指出错,还真挂起脸来,扯下 腰间那布满补丁的围裙,一把摔在灶台山:“是我鬼迷心窍,是我不知好歹,我活该行了吧……”

    转身便被吓一跳,竟然看到离姐儿站在后门处,刘婆子不自觉往后退一步,眼神看向别处,绕过她走进屋子。

    江素也察觉不对,见离姐儿来了,许是背光的缘故,看不清神色。一不留神木盆里的菜都放作一团,刚择完的也混在一起。

    江素收起心思,干脆把菜都端到灶台上,跟离姐儿打招呼:“今儿怎么来了?”

    离姐儿先是盯着她,再笑着把竹篮拎起来:“方才 炒的栗子,本想拿去换钱,正巧看你回来了,就想着先给你送一些。”

    原来如此,江素看着她的笑,一处嘴角还陷进去个小窝,失了神,等她再次唤她时才 勉强笑:“你怎么想到做这些?先前不是最怕麻烦了……”

    离姐儿放下 竹篮,摊开了另一边手,装作轻松:“只是想这么做了,周围人都有事做,难不成我如今还要天 天 下 河捞鱼、爬树摘果子?”

    看她并无不对,江素才 放下 心来,两人在后院聊起过去。

    有回离姐儿带着大家去后山,谁知竟下 起雨来,家里晒的谷子都没 来得及收,几个跟着一块跑的小孩都被爹娘打了一顿,唯独陆琼逃过一劫,后来还是她找江素给大家拿了药油……

    ……

    陆琼回到铺子时,离闭店还有一小会儿,可杨姐儿先前买的栗子已不见踪影。

    “杨姐儿,你方才 偷懒去了?把一袋栗子给吃空了?”

    这一大口锅按下 来,杨姐儿着急忙慌自证。见她慌成这样 ,陆琼还是捂着嘴笑了好一会儿,才 放过她。

    随后一道低沉的声音传来,还带着笑:“从 洲桥下 来,便听见陆掌柜的笑声,可是有什么喜事?”

    见是谢洵,陆琼也笑着对上他的眼眸,稍稍歪头:“在说今日放榜之事。那谢郎君这般开心,可是上榜了?”

    第49章 说童趣

    “可是陆掌柜亲自炒的栗子?”谢洵坐在墙角的桌子,面前摆着一盘冒热气的栗子,发出焦香味。

    陆琼还 热了壶桂花酿,端到桌上,笑着点头:“谢郎说中了,这些是方 才做的,如今还 脆着,正是宜吃的时候。”

    说完便到了一杯桂花酿,淡淡的桂花香伴着酒味漫在四 周,熏醉了人。

    谢洵想起上次中秋喝得桂花酿,后来头痛了一日,如今也心有 余悸,不过攥紧的手最后还 是放了。

    店里无新的食客需要招徕,陆琼便与 他攀谈起来:“既然落榜了,那谢郎近来在做些什么?”

    “只是些举足轻重的小事,不敢在陆掌柜面前造次。”谢洵脸上挂着笑,叫人揪不出错来。

    陆琼心里冷哼,却 也不揭穿他。想到他作为 谢府的郎君,也不知儿时怎么过的,可是整日关在学堂里念书?

    提到童趣,谢洵也沉默,倒是耳边红了起来。

    这是有 些什么?陆琼越发好奇,虽未说什么,可发亮的双眸叫人难以忽视。

    谢洵轻咳一声,才缓缓开口:“若陆掌柜想知,那我便说与 你听。”

    八岁那年,谢洵跟同窗在学堂后院闲玩,有 人不知从何 带来几根红薯,一行人便烤起红薯来,结果把周边的草点着了,不仅引来了堂长,最后还 被训了一顿。

    他母亲知道后,把谢洵禁足在府内,还 叫他抄了一月的《论语》,最后不仅倒背如流,还 练出一手好字。

    陆琼听到他把学堂点着了便觉得好笑,竟把她曾经想做的事给干了:“真不能以貌取人……”

    谢洵被笑得抬不起头,抿着嘴,端起一旁凉了的桂花酿,饮下去便有 些醉意。

    最后还 添上一句:“不过那日的红薯格外香甜。”

    听到这陆琼也拍了下手,眼里闪着星星:“其 实我也曾做过相似的事,不过有 些不同。”

    初次下厨,她还 “炸”过厨房,可后来也越挫越勇。懂了火候、先下后下、调味,最后还 敢抛开菜谱钻研,偶尔会做出“黑暗料理”,却 也会有 意外的发现。

    陆琼换了种说法跟谢洵讲,讲完也怀念起前世。

    许是察觉到她的悲伤,谢洵也给她到了杯酒,嘴角牵起:“小娘子在厨艺上确有 天 分。”

    陆琼倒不知他有 何 可夸的,便也跟着笑。

    先前“粥底火锅”的热潮过后,陆记也得以恢复原状,这日便还 是下午闭店。

    新赁的宅子有 这样的好处——清静。

    虽说先前在通济坊也不错,可总归还 是有 不便之处,如今院子更大些,四 周围起高墙,隐蔽性也更好。

    陆萱在灶房熬粥,陆琼就在院里捣衣,手洗虽累,但不用到外头打水很是方 便。

    “阿姐,”陆萱端来一小盘洗净的枣,还 带着水珠,“这枣可甜!”

    陆琼蹲在地上,张嘴被投喂了一颗带红的枣,脆脆的,也甜甜的,最后把核吐在手心,放到一旁。

    这院子有 些空,前头的地也没来得及种,先前只是除了草,还 顺带翻了地。

    “我们今儿买些种子?”

    学着她的样子,陆萱也蹲在一旁,嘴里还 嚼着脆脆的枣:“可能买些什么?进 来天 冷,都种不活。”

    “种些萝卜,到时候腌萝卜吃,还 有 菘菜,这也能腌……”

    陆萱还 没回话,忽地脸皱起来,动了动鼻子,猛地站起来,冲进 灶房,只听见她懊悔的声音:“我的粥糊了……”

    最后这粥也吃不下,又 重新煮了点面,一直捣鼓到未时才吃上饭。

    春困、夏倦、秋乏、冬眠……一年四 季,陆琼的午后皆是睡过去的。等醒来时,院子便起了风,把刚晾的衣裳都吹起来,她闲着无事,便打算带上钱去市集挑种子。

    通济坊在西 处,而如今的住所则在东处,也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