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心动[快穿]: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为我心动[快穿]》 100-110(第4/19页)



    “太麻烦。”姜予安婉拒了他。

    祝长生提议道:“动手之前,不如对弈一局。”

    “如果陛下赢了,灵州还给陛下。如果我赢了,陛下让灵州成为与世隔绝之地,不插手我的事。”

    “好。”姜予安示意祝长生先落子。

    于他而言,两种处理方式差别不大,只是前者一把火解决,后者麻烦一些。

    “陛下先请。”祝长生抬手。

    姜予安手指落在棋盘上,推动一枚石棋,刹那间,天地倒转,原本漆黑的夜色变成白天,天上浮云悠悠,道观也从清寂空旷变得热闹起来。

    “师父又捡回来一个小孩,比长生师弟还小。”

    “这个小孩怎么回事,一直不说话?”

    姜予安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变小许多,五六岁的样子,还没道观门口的大石墩子高。

    他试图发出声音,却只能沉默,不知道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是祝长生设下的限制。

    姜予安年幼时也不能说话,像被上天限制一样,他的眼睛天生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却无法表达,入了仙门,才渐渐恢复言语能力。

    “别害怕,你是哪家的孩子,还有父母亲人在吗?”一个白胡子老道士问。

    姜予安摇头,哪怕他点头,大概也找不出来。

    “那就留在长生观吧。”

    “虽然只能跟着老道吃素,至少不会饿死。”

    “你还有三个师兄,那是你大师兄长福,二师兄长寿,小师兄长生……”

    老道士一一介绍,大师兄是个身材高挑的方脸道士,二师兄是个圆脸,不太高,小师兄长生十岁左右,一脸病容。

    “你姓什么,可会写字?”老道士问,“要是没有名字,老道就给你取个道号。”

    “小师弟可以叫长富,寓意很好。”大师兄说。

    “师父,让小师弟叫长高吧。”二师兄说。

    “我看叫长短也不错,不如让小师弟自己抓阄选一个。”三师兄说。

    姜予安用手指在地上画出两个字,扶光。

    要是不写,兴许就要叫长富、长高、长短了。

    “这个好,和你很相称。”老道士笑道。

    “你这孩子有些沉闷,用道号中和一下正好。”

    定下道号之后,老道士就将他收进门墙,像教导其他三个弟子一样教导他。

    姜予安学得很快,追上了师兄们的进度,大师兄和二师兄一个喜欢劈柴去卖、攒私房钱,一个喜欢在山上养鸡种菜,看别人养猪总有些渴望。

    只有祝长生在认真随师父修道,老道也对他尤为重视,指望他传承衣钵,成为长生观下一任观主。

    等大师兄和二师兄年岁渐长,老道就让他们下山去了,说他们可以当俗家弟子,成家立业。

    两人本就静不下心,对山下的生活向往不已,只是对将他们捡回来养大的师父愧疚不已,有负师恩。

    好在山上还有师弟给师父养老,他们时常送些米面、青菜上去,等家中有了孩子,就送得少了。

    祝长生接手了二师兄的菜园,偶尔也像大师兄一样劈柴,但他身体不好,哪怕找到了枯树枝,也只能慢慢拖回道观。

    姜予安始终不能说话,但这不影响什么,师父待他和祝长生一样好,非常关爱。

    世道越来越乱,老道又看到婴儿被丢进山,摸了摸襁褓里的小脸,已经凉透了,他叹了口气,念了往生经,挖坑将孩子埋了。

    土包又传来婴儿哭声,祝长生把婴儿挖出来,慢慢揉搓胸口,病猫一样的小孩渐渐有了生息。

    长生观没有什么厉害传承,只有养生功夫,还有一个养在水中的小太岁肉,他们毎日饮用泡过太岁的水,听说这样可以强身健体。

    老道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人,学了一手不错的医术,经常给附近的百姓义诊,观中稀疏的香火也是源自于此。

    每次有人来求符水,老道就从太岁缸中舀一碗舍出去,虽然不知道太岁是否有神效,但这些年他和弟子们都没有喝出问题,哪怕是白水,也比落了层符灰的水要好。

    老道没有再收弟子,只说养大了给祝长生当徒弟,名字也让祝长生取。祝长生抱着巴掌大一点的婴儿,感觉他还没有缸里的太岁大,就取了个一样的名字,叫太岁。

    像这样养在水缸中的太岁,可以养很多年,只要一直换新鲜的水,太岁就会渐渐长大,他们缸里的这个太岁,年纪比师父都要大。

    小太岁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渐渐长大了。

    祝长生用米汤喂他,偶尔求生了孩子的妇人喂一顿,就这么把孩子养到五六岁。

    老道士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往,山下传起疫症,他找来驱除疫病的草药,加了太岁水熬煮之后,那些药汤竟然真的有了治病的作用。

    但老道自己也染上疫症,无论喝什么草药都没用。他病得迷迷糊糊的,不让观中几个小的接近,只把遗言告诉了祝长生。

    “长生,你学医的时日还短,没出师,不要像为师这样与人看诊,你好好把小太岁养大,再把长生观传下去。”

    “咱们祖上传下来的太岁不能妄动,动则不祥,太岁肉更不能取用,只要伤了太岁,它就会慢慢枯死。”

    姜予安同样在山中找过药草,他确定那是对症的方子,但对老道毫无作用。老道已经过了百岁,确实到了大限之年。

    祝长生却不愿认命,盯着缸中的太岁,想到传说中太岁生死人肉白骨的传闻,割了一小块下来给师父熬药。

    那太岁似乎真有神效,老道原本都要置办棺木了,硬生生又活了下来。等他病愈,发现缸中少了一块的太岁,顿时愁了起来。

    师门代代传下来的太岁在他这里出了问题,如果太岁枯死了,长生观的道统传承就少了一半。

    正如记载中的那样,太岁果真开始枯萎了。原本的太岁是一团白肉,像剥出来的荔枝,晶莹漂亮,如同白玉,现在被割伤的地方开始发黄,枯萎,浸泡太岁的水也变得浑浊了起来。

    不管祝长生换水多勤,太岁缸里的水都不复以往的清澈,师徒两人都很焦虑。

    山下的人每天在道观领水,拿下去熬药,指望这水续命,等他们发现水有异味,再熬煮汤药,效果远不如前。

    他们觉得神药失灵是因为缺少供奉,他们不够虔诚,触怒了长生观供奉的神明,纷纷上山,三叩九拜,虔诚而狂热。

    很快,祝长生染上瘟疫,病得很重。

    老道想再割一块太岁肉下来煎药,这次轮到祝长生反对。太岁肉已经在枯萎了,如果再割一块,太岁肉可能会彻底枯死,山下的人就彻底没了指望。

    那小小一块太岁肉,煎成药之后救不了几个人,每天换出的缸中水,却可以救无数人。

    老道不忍一手养大的弟子这样病死,又无法真正视山下百姓的性命如草芥。

    他试探着从太岁肉身上剜出小小的薄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