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10-120(第1/16页)

    第111章 李白

    张百川率领部下,一路疾行,直奔松阳县。

    “大哥,咱们真要去找那个秦叔宝?”副将李大山压低声音问道,“听说这人脾气古怪,连大皇子的面子都不给,咱们……”

    “正因为连大皇子都请不动他,才更值得一试!”张百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如今朝廷大军即将到达,咱们若想活命,就必须找到能抗衡朝廷的高手!”

    他抬头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松阳县城墙,拳头缓缓攥紧。

    ——这一次,他绝不会空手而归。

    秦叔宝对这事自然是毫不知情,若是让他知晓了,多半也只是豪爽一笑,他都已经习惯了。

    人红是非多,走到哪儿都免不了被人惦记。

    而且他

    和尉迟敬德一人又得了三千块。

    人多就是占优势,现在松阳县只有他们大唐有三个人。杜甫当然也得了三千块,他十分有大义,立马就想贡献出来。

    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摆了摆手:“你自己拿着吧。”

    杜甫的日子不好过,而且这本来就是他的钱。

    杜甫道:“可我没有做什么事,这钱拿着心中有愧。”

    “子美,这钱是你的,安心拿着。”秦叔宝温声,声音温柔到尉迟敬德都侧目了,这个糙汉子什么时候那么温柔过?

    杜甫还要推辞,秦叔宝拉着尉迟敬德白光一闪,先回大唐去了。

    屋里如今只剩下杜甫和姜戈,姜戈凝望着杜甫,“杜大人,准备买些什么?”

    系统商城的屏幕还挂在半空中,上面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但杜甫偏不喜欢。

    自从知道李白和他的未来后,杜甫就想尽千方百计想要联系上李白。或许是为了阻拦悲剧的发生。

    “姜县令”杜甫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些物件虽好,却非我所求。”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不知可有能联系上太白兄的法子?”

    姜戈微微一怔。她看见杜甫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都泛起了青白。杜甫的眼神中交织着希冀与恐惧——既渴望找到挚友,又害怕挚友得知更多残酷的真相。

    “我明白这个请求有些唐突”杜甫见姜戈沉默,语气变得急促起来,“但太白兄他他”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那些关于李白流放、病逝的预言,每一个字都像刀子般扎在心上。

    在李白和杜甫的情谊中,杜甫始终保持着近乎赤子般的真挚。闻一多曾形容:“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李白如流星般绚烂不羁,杜甫则似大地般深沉厚重。

    他望着姜戈,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恳切:“只要能传个口信也好至少让我告诉他”这一刻,他不是名垂千古的诗圣,只是一个为挚友忧心如焚的普通人。

    姜戈望着杜甫焦急的神情,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

    她无意识地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要是有部手机该多好啊,一个视频通话就能化解这跨越时空的思念。现代社会的便捷在他脑海中闪过:即时通讯、视频连线、语音留言这些寻常之物,此刻却成了最奢侈的妄想。

    “杜大人稍候。”姜戈轻叹一声,转身在系统商城的光幕上快速滑动。她的指尖在各类通讯商品间徘徊:手机不行没有基站,对讲机又距离太远

    忽然,一件古朴的黑匣子映入眼帘。

    “找到了!”姜戈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台放映机,“此物名唤留影传音匣,虽不能实时对话,但可录下影像声音,传送至指定之人处。”

    杜甫闻言,黯淡的眸子骤然亮起。

    “只需按下此处录制,”姜戈指着匣子侧面的绿色按钮,“再在此处写下收件人的姓名时辰”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因为他看见杜甫的眼眶已经通红。

    杜甫紧紧攥着黑匣,指节发白。多少个日夜的思念,多少封石沉大海的诗信,此刻终于有了寄托之处。

    “只是”姜戈犹豫道,“此匣只能传送一次影像,且需耗费三百”

    “三百就三百。”

    杜甫丝毫没有犹豫,如果可以联系上太白兄,三百块钱又算得了什么?

    他整了整衣冠,按下按钮,张合半天后缓缓开口:

    “太白兄,闻君远谪夜郎,子美心实忧之。忆昔与君同游梁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此情此景,犹在目前。”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掩不住的关切:

    “夜郎僻远,瘴疠之地,望兄善自珍重。行路时当避瘴气,饮食需加谨慎。若遇不适,切记寻医问药,不可任性。”

    说到这里,杜甫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兄之诗才,冠绝古今。纵使一时困顿,终有云开月明之日。他日若得赦还,可来蜀中寻我。浣花溪畔,新酿已熟,当与兄再续前缘,把酒论诗。”

    最后,他轻叹一声:

    “生聚散无常,唯愿兄平安康泰。他日重逢,再话桑麻。”

    视频录制完成,真是闻者流泪。

    太煽情了。

    姜戈心想李白看见肯定也要流泪的,说不定还要诗性大发,为杜甫写上一首诗。怀着这种心情,她点下了发送键。

    此时,李白正跋涉在流放夜郎的艰险路途上。

    长江两岸的峭壁如刀削斧劈,湍急的江水拍打着行船。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诗仙,如今已是两鬓斑白,面容憔悴。长期的舟车劳顿让他的旧疾复发,时常在夜半咳醒。押解的差役们见他这般模样,也渐渐放松了看管——毕竟一个病弱的老者,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沿途的百姓闻听诗仙经过,纷纷携酒相迎。这日,一位老渔夫特意划着小舟靠近官船,奉上自家酿的米酒。

    然而李白的诗心未改。他还豪气的对妻弟宗璟表示:“野老笑我痴,携壶相劝酬。”

    妻弟宗璟无奈的摇了摇头,本以为李白会受流放的打击,没想到还是世人小看了这位谪仙人。

    李白畅饮三杯后,开怀大笑,对宗璟道:“贤弟且看,这浊酒虽比不得长安的琼浆玉液,却自有一番真味在其中!”

    宗璟见他酒兴正浓,忍不住劝道:“姐夫还是少饮些吧,您的身子”

    李白却挥手打断,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朗声道:“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能得山水之乐,知己之情,便是天大的福分。今日有酒今日醉,何必忧心明日愁!”

    围观的百姓闻言,纷纷鼓掌叫好。李白愈发兴起,竟站在船头吟诵起新作来。江风掀起他宽大的衣袍,衬得那瘦削的身形愈发单薄,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

    宗璟望着姐夫的背影,既心疼又无奈。他知道,这就是李白——即便身处逆境,也要活得轰轰烈烈;即便明日就要倒下,今日也要痛饮高歌。

    这种骨子里的豪放,是任何苦难都无法磨灭的。

    在李白将醉时,面前突然出现一个黑匣子,他刚看清,一道清光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