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60-70(第11/17页)

重要的一枚棋子。

    “备轿,回府。”他对候在宫门外的小厮吩咐道。

    跟了大皇子,虽在大皇子面前低声下气了些。可在这京城内,没人不敬他三分。

    姜远山坐在四抬大轿中,随着轿夫稳健的步伐微微摇晃。他半阖着眼皮,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疲惫。这些日子既要打理自家生意,又要替大皇子暗中筹措银两,还得应付各路官员的刁难,着实让他这把老骨头吃不消。

    轿帘外传来熟悉的市井喧闹声,他知道这是快到姜府了。想到即将见到的心头肉,他强打起精神,整了整衣冠。

    “老爷回府——”

    随着门房一声吆喝,轿子稳稳落在姜府大门前。姜远山刚掀开轿帘,一个穿着锦缎褂子的身影就像只花蝴蝶般扑了过来。

    “爹爹!”六岁的姜耀祖仰着粉雕玉琢的小脸,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盛满欢喜,“您可算回来了!孩儿背会了《三字经》,就等着背给您听呢!”

    姜远山顿时眉开眼笑,弯下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哎哟,我的小祖宗,让爹爹好好瞧瞧。”他在儿子白嫩的脸蛋上亲了一口,闻到一股甜甜的奶香味,“这几日可有好好吃饭?”

    “吃了吃了!”姜耀祖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娘亲天天给我炖燕窝粥,我都吃腻了!”

    正说着,一阵香风袭来。姜远山的夫人柳氏扭着水蛇腰迎上来,葱白似的玉手接过老爷的披风:“老爷辛苦了,妾身备了参汤,就等着您回来呢。”

    这柳氏年方二十三,生得杏眼桃腮,是姜远山当年花重金从扬州买来的。她最会伺候人,此刻正用那双柔若无骨的手为姜远山揉着肩膀。

    “还是我的娇娇贴心。”姜远山捏了捏柳氏的柔荑,转头对儿子说,“走,咱们去书房,让爹爹听听耀祖背得如何。”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往后院走去。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姜耀祖蹦蹦跳跳地走在中间,一手牵着父亲,一手拉着娘,嘴里已经开始奶声奶气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柳氏在一旁掩嘴轻笑:“小少爷背得真好,将来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呢!“

    姜远山听得心花怒放,摸着儿子的脑袋说:“那是自然!我儿天资聪颖,将来必定金榜题名,给咱们姜家挣个诰命回来!”

    要不是有这个天资聪颖的儿子,他也不会想尽办法巴结大皇子。

    走进书房,柳氏亲自伺候父子二人净手,又端来参汤。姜远山一边喝着参汤,一边听儿子背书,时不时出题考校。看着儿子对答如流的样子,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老爷,听说您准备去松阳县?”柳氏突然轻声问道。

    收拾包袱的动静很难瞒住柳氏这个当家主母。

    柳氏和姜戈有许多矛盾,又受了许多委屈,姜远山并不愿意在家提起姜戈,平白惹了夫人伤心。

    姜远山笑容微敛,点了点头:“有些生意上的事要处理。”

    “那要不要带些礼物给大少爷?”柳氏小心翼翼地问,做的是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

    姜远山冷哼一声:“带什么带!那个不孝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小脸,他改口道:“耀祖啊,你要记住,将来一定要孝顺爹爹,知道吗?”

    姜耀祖用力点头:“孩儿一定孝顺爹爹!还要孝顺娘亲!绝不和哥哥学!”说着扑进柳氏怀里。

    柳氏爱怜地搂着孩子,柔声对姜远山说:“老爷放心去吧,妾身会照顾好小少爷的。”

    她这幅作态惹得姜远山心中又添了几分怜惜,抚摸着柳氏的头发温声安慰:“真是苦了你了。”

    “不苦,只要夫君和妾身在一起,妾身就不会觉得苦。”柳氏小鸟依人歪进姜远山的怀里。

    苦什么?

    天天吃燕窝还苦?那大少爷去了那穷乡僻壤的地方还不知道吃什么苦呢……

    想到这里,柳氏还悄悄扯出了一个笑。

    大少爷真是天真。

    姜远山怀里抱着娇妻幼子,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想到明日就要启程去松阳县,又生出几分不舍。

    希望这个“大儿子”能让他省点心吧——

    作者有话说:这章是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上班午休时间赶出来的加更,谢谢大家的支持[求你了][求你了][求你了]

    第68章 魏忠贤

    姜远山即将到来的事情,姜戈并不知情即使知情了,她也不会有任何感觉。

    父女之情早就在原身死后断了,她和姜远山不过是陌生人而已。

    夜色渐深,松阳县衙的后院一片寂静。姜戈送走了最后一位名人,这才回到院子,轻轻合上院门,落了闩。

    月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姜戈缓步走回内室,手指轻抚过案几上堆积的账册。这些日子以来,她早已习惯了在夜深人静时才能卸下伪装,做回真正的自己。

    纤细的手指解开官服领口的盘扣,一层层褪去厚重的官袍。当束胸的白绫终于松开时,她长舒一口气,像是挣脱了某种无形的枷锁。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垂落在肩头,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姜戈走到铜镜前,望着镜中的女子。这张脸白日里总是被刻意描粗的眉毛和束起的发髻掩盖,此刻终于显露出原本的秀美轮廓。她伸手抚过自己的脸颊,指尖触到的是细腻的肌肤,而不是白日里刻意抹上的暗色脂粉。

    转身走向床榻,她从枕下取出一个檀木匣子。匣子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账册和银票。姜戈盘腿坐在榻上,就着烛光开始清点。

    手指翻动纸页的沙沙声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记得初来松阳县时,全部家当不过十几两散碎银子,那时她夜夜辗转难眠,既要担心身份败露,又要发愁如何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穷县。

    如今账册上的数字已经变成了惊人的五位数。黑风寨剿匪所得、县里新建的砖窑收益、商队缴纳的税银这些数字背后,是松阳县百姓渐渐红火起来的日子,也是她的心血。

    姜戈的指尖在一页账目上停留。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了。姜戈将账册合上,却没有立即收起。她的目光落在房间一角——那里整齐地挂着几

    套崭新的衙役服。这些是她特意为县衙的差役们订做的,用的是上好的棉布。

    一支队伍要看上去整整齐齐的才好。

    松阳县如今不仅有了充盈的库银,还有了卧虎藏龙的衙役,更有数百名靠县里砖窑吃饭的工人。

    这些都是她的底气,是她能在这险恶世道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烛火轻轻摇曳,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姜戈将账册重新锁进檀木匣,却没有立即睡下。她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夜风吹散室内的闷热。

    远方的山峦在月光下勾勒出朦胧的轮廓。

    姜戈仰望着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清冷的月光洒在她如玉的面庞上。夜风拂过,扬起她未束的长发,在身后如墨色绸缎般飘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