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70-180(第4/14页)
,百里澄他们运作起来也不会太费事。
简单的话别之后,百里澄便让百里漾他们启程了,以免在天黑之前赶不到驿站只能夜宿山林。
回程一路顺遂。
王与王妃回国,依旧是范国相率领封国一众官员出城迎接。
得知自己与王妃在湛京的那段日子里江都境内一切平稳安好,百里漾很高兴,就连看褚氏那些人都觉得顺眼多了。他犒赏了替他留守江都处理事务的范国相等人,其余尽忠职守者皆有赏赐,一下使得大家都高兴了。
百里漾回到江都,只歇了一日便投入到江都的各项杂事要事之中去。眼下重要的是春耕之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于农事来说更是如此,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与百姓的肚子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按照他往年的习惯是要到江都各处都去巡看的,这次也不例外,依旧是崔栋随行,只不过这次他还将王妃给带上了。
百里漾初闻王妃要一道同他去巡看春耕时很是高兴,不一会儿又显出踌躇来,“这次巡看要奔走与田间地头,遇上春雨,道路泥泞难行,不是易事。”他是很想王妃同他一道去的,可这趟去必定辛苦,他怕王妃受不住。
颜漪一眼便看出了他的顾虑,微微笑道:“大王无需为我担忧,如今我每日习武,想来不会拖累大王。况且,江都郡城之外的许多风景,我还从未见过呢。”
“好,我们一道去。”百里漾叫她那双眼眸看得心中微微发热,当即应下了此事,心中则是决定要安排好一切不让王妃受苦。
整整一个二月,百里漾与颜漪几乎将整个江都国都跑遍了。他们对外只是一对四处游玩的夫妻,身后跟着十来个精英亲卫扮作的护卫,叫人即便不识他们的身份也不敢轻易招惹。
一路上他们路过城郭、村庄,住过县城中稍显简陋的客栈,也投宿过农家,甚至还有夜宿山林的际遇。遇上的人也不少,大多数都是纯朴的百姓,也有遇到过不长眼的小偷小摸,甚至还有倚仗家世胡作非为的恶霸强抢民男,而这个“民男”就是百里漾。
是的,这恶霸爱好颇为独特,不爱红妆爱蓝颜,在酒楼上一眼看上了街上路过的百里漾,“噔噔噔”跑下楼来就要掳他回去。百里漾哪里遭遇过这等事,尽管将那恶霸处置了,但脸还是黑了好几日。这妥妥的黑历史,气得他令亲卫们谁也不许透露出去。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些许不愉快,但这一路上大体是好的。百里漾携王妃出来巡看春耕,轻车简从,辛苦是避免不了的,可颜漪却从不喊累说苦,相反她于农事亦颇有了解,总与百里漾能够说到一处去,令他更为欢喜,两人的话题越拓越宽。百里漾觉得他与王妃能有一辈子都说不完的话。
从这次春耕巡看之后,往后遇到这种需要出远门之事,若两人都方便,百里漾都会携颜漪一道出行,并非每次都会轻车简从,有时显露了身份,处置了一些不平不公之事,渐渐的也传出了王妃仁德贤明的名声来。
岁月安稳,江都境内一片安宁祥和。百里漾作为江都王的威信与日俱增,封国之中由他提拔任用的一些年轻官员如傅殷、秦致方等已站稳了脚跟,他们年轻气盛、有能力有想法亦有冲劲,许多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很多时候都能得到一个相当漂亮的结果。
世族已很少跳出来闹腾作妖了。
褚氏的褚之邑在兴业十七年秋以身体不济不足以担当定襄将军之重任为由向百里漾上书乞骸骨,谁都知道这乞退的理由也仅仅是一个好听的理由罢了,褚之邑自己主动卸任定襄将军之位还能够得到一个相对体面的荣退,总比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清查获罪的好。
如今的江都已彻底在百里漾的掌握之中了,褚氏即便再想翻起什么浪也是有心无力。江都的世族这些年已不如之前抱团成势了,各家世族也不再以褚氏为首,且他们自家内部还乱着呢。世族各家内部出了一些有能耐的庶出之子受提拔入仕为官,手中掌握权柄,已不服嫡支指使管教了,乃至有夺权的迹象。
百里漾再想颁布施行什么律令政策,世族即使反对声音也不如之前的大且多了,弹压下去也不如以前的费劲艰难了。
世族一步退只能步步退,如今都不敢怎么冒头了。
虽然百里漾看世族不怎么顺眼,但他也并非要对世族斩尽杀绝,若真是如此做了,这牵连的人就太多了,他自己也会留下一个残暴的坏名声。世族之中还是有不少能人的,能用则用,也不会浪费良才。世族树大根深是不假,但根与根、枝与枝之间打架的时候并非没有,内部都不做到同气连枝,自己阵脚也就乱了,都不用百里漾出手去收拾他们。
话题说回来,百里漾并没有直接开口允了褚之邑辞去定襄将军之位之事,而是收下了褚之邑乞退的奏疏,押后再议。
晚间,百里漾回到永延殿,用完晚膳、沐浴之后躺在床榻上,与颜漪说起了此事,“算他识趣,没有巴着那位子不放。他这定襄将军任着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占着无非是讨人嫌,自己退下来反而是一件两全其美之事。”
兴业十三年时,百里漾巡视边境,借着“肃清不法”的名头将褚氏在边境经营多年形成的铁通踹出了一个大洞,褚之邑手底下的势力都一举削去大半,虽然没有把他这个定襄将军削成光杆司令,但也算是元气大伤了。
可这并不是到此为止了。
永定大营何等重要,几万人马的兵权百里漾怎么可能容许一个褚氏之人掌着,即便是名义上的都不行。
这个时代,手里有兵才是最稳妥的。江都的隔壁就是定安国,万一哪天定安王看他不爽生出了兴兵灭了他的想法,与褚氏一拍即合,自己岂不是腹背受敌了?!虽然这个想法很极端,几乎不可能会发生,但这也恰恰证明了由褚氏之人掌握他江都兵权的致命危害。
百里漾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地提拔更年轻更有能耐的将领,到现在已经彻底将褚之邑这个定襄将军架空了,如今的永定大营只认他这个江都王,定襄将军的权力回归到了原本该在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越不过百里漾这个大王去。
但这还不算完,百里漾是不会让褚氏之人占着这个位子的。正当他想着如何比较妥善地办成这件事时,褚之邑自己提出来了,所以百里漾说褚之邑识趣。
“向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褚氏也该是知道何事可为与不可为了。”颜漪对褚之邑此举如此评价道。
百里漾笑得愉悦,眼中有光似是看透了一切,“一切向好时自然附和者众,可一旦水深流急有覆舟之虞,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着一起翻船的。”-
作者有话说:更新啦,求评论。[可怜]
第174章 三年(中)
褚氏是大族不假, 哪怕到现在破船也有三千钉,当它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时,确实是一根难啃的骨头, 可若是这股绳自己散了或是断了呢?他们自己就会乱了阵脚、自顾不暇。褚氏之前想靠着支持定安王上位搏一个从龙之功,从而让褚氏重回巅峰。为此,褚之彦嫁了一个嫡长女过去,与定安王达成了深度绑定。
无论是褚氏还是定安王都计划得挺美的,可惜一步错是步步错, 皇帝一招重新划定封国就将两边结成的联合之势给牢牢掐住了脖子。而这些年随着百里漾逐步加深对江都的掌控, 褚氏与本土世族接连受挫, 褚氏内部的其余人忍不住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