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诸侯王之后: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70-180(第3/14页)

,他们今日要去定国公府用晚饭,也是他们离开湛京之前去向定国公与曹氏道别。

    拜帖是前日递去的,不好迟到。两人去换了一身衣服后便携手往定国公府去了。

    因为在京的诸侯王们即将离京返回封地,皇帝又再次将众人召集起来举行了一次家宴。这次家宴的人数比除夕宴上的少了将近一半,主要是剔除了那些血缘关系与皇帝这一支较远的人,赴宴之人主要是高皇帝传下来的子孙血脉。

    除此之外,这一次来赴宴的人里少了被贬斥出京的长夏王一家,宜城公主身边也没有了驸马贺文渐。上元节已过,宜城公主也向皇帝请求与贺文渐和离,就没有什么必要还让贺文渐待在身边碍自己的眼了。

    大家对她近来的情况心知肚明,也不会自讨没趣地在她面前提起贺文渐这个人。不过不少人还是眼尖地发现了宜城公主与弟弟山阳王间的不睦。好几次山阳王想要给姐姐宜城公主敬酒,宜城公主都没有理会他,次数多了更嫌他烦,离席到长姐百里澄那边喝酒去了。

    山阳王几次主动示好被姐姐给无视过去,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身边的王妃察觉到了丈夫的怒火,伸手抚上了他的手臂,示意他不要忘记当下是什么场合。山阳王往周围扫了一圈,见似乎有人看过来了,随即压下怒火,面上露出一副无奈又黯然的神色。

    作为宜城公主与山阳王生母的郑妃也看到了这一幕,偏偏身边还有其余人看着,只好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假笑。她知道肯定有人在看笑话,但她能有什么办法?女儿任性不听她的,觉得她心里只有弟弟,因此迁怒到弟弟身上,这段时间对弟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她也很心累无力啊。

    “儿女都是债,我们这些做爹娘的凡事都看开些就好了。驸马不好,咱们就再换一个,咱们百里氏的女儿还能愁嫁么。”旁边的荣王妃看到郑妃愁苦着一张脸,劝慰她说道。

    郑妃听着这话觉得刺耳,下意识地觉得荣王妃在暗讽她看不开。可是对着荣王妃那张笑吟吟的憨厚面相却不能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郑妃只好挤出笑容,谢过荣王妃的关心。

    ……

    正月一出,在京的藩王就陆续启程返回封地了。

    高举着江都王旗的队伍刚走出湛京城十里,前方已然有人在等候了。队伍前方负责探路的骑兵快马来报,说是栎阳长公主就在前方,特来为百里漾等人送行。

    百里漾惊喜,令队伍暂且停下,他与颜漪以及崔栋则前去与百里澄相见。

    随着走近,他们发现百里澄不是一人来的,在她身边还有一名男子。待看清楚那名男子的面容之后,百里漾稍显意外但又不是那么意外,因为这名年轻男子他是认识的,还在曾经在长姐身边见过。这个时候长姐带着此人来给他们送行,这代表着什么无需多言。

    相比于百里漾与颜漪的淡定,崔栋则是完全淡定不了了,他瞪大了眼睛将百里澄身边的男子看了又看,甚至还用力擦了擦眼睛,以为自己出现的幻觉。

    百里漾提醒他,“你这大惊小怪的模样再不收收,小心等下挨阿姐的揍。”

    “不是,那人谁啊?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崔栋赶紧收敛了表情,问百里漾道。他算是看出来了,合着三人里就他不知道。

    你们一个文官,一个武将,甚至都不是一个圈子里的,平日里哪会有什么交集。

    百里漾颇为无语地看了崔栋一眼,转头又去看与百里澄与并肩而立的闻夏。长姐与闻夏的交往是在私底下进行的,若非他与王妃偶然在前年中秋夜碰见了一同出游的两人,估计也会如同如今的崔栋一样愕然。

    眼下长姐将人直接带到了他们面前,也是要将她与闻夏的关系摆到明面上了。

    也就是说,他要多出一个姐夫来了?!

    百里漾的心情有那么一点点的微妙。

    两拨人很快相会,这边百里漾三人唤完百里澄“阿姐”,目光都往旁边的闻夏移去。闻夏察觉到了众人的注目,赶紧朝三人见礼。

    百里漾与颜漪早就知晓百里澄与闻夏的事情,容色还算平静。崔栋就不是很能淡定了,他以一个娘家人弟弟的身份将闻夏上下打量了一遍,长得是好看,就是身子骨瞧着有些弱不禁风,典型的文弱书生,阿姐喜欢的竟是这种小白脸?!

    闻夏是百里澄领来的,崔栋知道这代表了什么,故而对闻夏只是好奇打量,并未表现出什么不善来。

    闻夏任由他打量,心中已没有了未见之前的紧张。

    两拨人都算的上是第一次正式见面,彼此都需要百里澄这个与两边都有关系的人来引见,介绍闻夏的身份-

    作者有话说:更新啦,求评论。[可怜]

    第173章 三年(上)

    百里澄很坦然, 神色自若道:“这是闻夏,未来当是你们的姐夫,你们提前叫也可。”

    “!”虽然心里也有了准备, 但当百里澄说出来后,百里漾与崔栋都还是吃了一惊,他们看着面前这个笑得有些憨傻的年轻男子,憋了好一会儿才喊出一声“姐夫”。

    闻夏被他们一声“姐夫”喊得既惊又喜,下意识看向百里澄时看到她眼眸中的笑意, 那颗心顿时就安定了, 也笑着朝他们回礼。

    百里澄既是特意来送行了, 除了向百里漾等人正式介绍闻夏之外,自然也是有一些嘱托之言要说与他们听的。这时候闻夏就很识趣地退开几步之外, 不远亦不近,百里澄一回头就能够看到他。

    百里澄先看向百里漾, 看着这个已经长得自己高大半个头的弟弟,眉目舒缓显出柔和, 说道:“京中局势你已见晓, 心中有数即可。湛京有我与阿兄, 你在江都务必照顾好自己与弟妹,凡事稳中求进,勿使歹人有可趁之机。你们在江都安好了,我与阿娘他们才能安心。”

    长姐一番殷殷嘱咐,百里漾想到朝中局势,面色带出几分凝重,郑重应下。

    说完亲弟弟,也要说一说表弟,百里澄转眼看向崔栋, 崔栋立即挺直了身板,“阿姐您有什么嘱咐我都听着呢。”

    这副小学生积极听训的模样让百里漾真是没眼看。

    百里澄说了一句,“已是做爹的人了,今后做事更当稳重些。”这个表弟成亲之后确实有些样子了,但能更沉稳些自是更好的。还没有等崔栋反应,她便又说道:“你在江都辅佐五郎数年,如今江都已渐稳当,再过个一两年你便回来罢。”

    崔栋毕竟是大将军崔预独子,他若一直在江都,如何接手大将军府的家业。原先随百里漾就封既是辅佐也是为了两人彼此能有一个照应。如今江都渐渐稳了,京中局势越到后面越是容易瞬息万变,各处都要安插有足以信任之人,尤以掌兵之处最是要紧。崔栋走的是武官武将的路子,将他调回湛京亦有大用。

    这一层顾虑,在场之人都能够心领神会。

    对于此事崔栋并不意外,此前他爹崔大将军就与他透露过这个意思,他朝百里漾眨眨眼,随后笑呵呵回道:“那我争取在江都这一两年多立些战功。”

    他是武官,获得升迁最快最好的途径就是立战功。不久的将来百里澄他们要将他调入湛京,属于是从地方封国升迁入湛京做京官,他身上若是多些功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