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10-120(第14/26页)
了。更让百里漾生气的是,这些人里面贪得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出身优渥、家世显贵之人,其余人十个捆在一起都没有这一个贪得多。
对此,颜漪看得明白,“正是这些人自小锦衣玉食,过惯了好日子,他们比一般人更难忍受不能恣意挥霍的生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百里漾叹道。
其实不只是由奢入俭难的问题,更根本的原因在于那些人的根子就是坏的。他们自小就受尽家世身份带来的特权,锦衣玉食地养着,出则前呼后拥,动则挥金如土,偏偏不思进取,又自以为高贵,视人命如草芥,截留这些事关万千百姓生计的款项供自己挥霍。对于这些人而言,贱民的生死何足道哉,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快活。
“亏得他们还自诩‘以诗书仁义传家’,家中却教出了此等寡廉鲜耻刻薄不仁之辈。”颜漪手里翻看着这些清单,眼眸中有厌恶,问道,“大王要如何处置他们?”
“自是依律处置。他们伸手的时候就该知道自己会有什么下场。”百里漾眉眼若落霜,提笔在刑狱拟出的裁决下勾决,决定了这群贪赃枉法之徒的结局。
被抓的这群人好多其实不只有贪墨这一罪,但好些人仅贪墨这一项就足够人头落地的了。像这种情节极其严重且要数罪并罚的,百里漾直接给他们安排抄家问斩大礼包,本人立斩不赦,抄没家产,女眷罚为奴,男丁或流放或充军。有协助作案的,依照情节轻重处罚。往下就是稍轻一些的,本人问斩抄家,其余就不罪及家人了。再往下就是罢官杖刑,还能留下一条命来。
“刑狱司这回的差事办的漂亮。”刑狱司呈上来的奏事之上写的内容只是拟判,真正的裁决是需要百里漾画了红勾才能下发执行的。他一条条看过去,发现并没有裁判不当之处,他只需要勾决就可以了。这就令他省事许多了。
“这傅殷还真是一个人才。”百里漾将手中的奏本递给颜漪看,“七娘,你看,这些裁决有许多都是他拟的,办的很是妥帖。”
他递过来的动作很是随意,颜漪接过来看也是随意。她也是懂得一些律法的,即便不清楚,奏本上面也列明了,连拟判的原因也写得分明,并不令人难以看懂。
“如此看来,此人确为良才。”颜漪颔首,看向百里漾,将奏本递回给他,“听说大王能够顺利查处永定大营以及远宁城一应事,此人亦是功不可没。”
“确实如此。”百里漾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一截冷白如月的皓腕,心痒痒,顺从自己的心意一手接过先将奏本放到一边,另一只手握住了那截手腕,将人拉到了自己身边坐着。
他身下的坐榻坐下一个人绰绰有余,但若是要再坐下一人就不免拥挤了。但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的,颜漪坐进来之后因为空间局限她只能挨着百里漾很近很近,百里漾一伸手就将她半拥在了怀里,两个人一下子呼吸可闻了-
作者有话说:赶在十二点之前写够字数了。
第115章 褚氏的困境
百里漾没有将事情押后处置的习惯, 况且眼看着就要到冬至了,前后都还有事情要忙。他看刑狱司处理的没有什么差错,勾决完的第二日就将奏本发回刑狱司, 让他们遵照执行。
刑狱司收到勾决的奏本,上面还有大王批复夸奖他们的话,万分欢喜。这次的差事他们竭力办得漂亮,大王也的确对他们这次的办事效率很满意,这就是功绩, 按照以往的惯例, 冬至又近在眼前, 届时刑狱司上下都能得到奖赏,一些人甚至还能得到拔擢。
“这一阵总算要忙完了。”刑狱司的一把手身边的佐官乐道, “判决大王已勾复,那些人总算不会再来烦我们了。”
所谓的“那些人”则是这段时间明里暗里想要贿赂刑狱司办案官员为涉案之人减罪或者免罪的人, 被拒绝之后,某些人恼羞成怒甚至隐隐透出了威胁之意, 问他不怕得罪其后的势力么?至于这种人, 一把手是一点好脸色都欠奉。开什么玩笑, 怕得罪人还干什么刑狱。且不说查办违逆纲纪国法之徒本就是刑狱司的职责所在,如今这局势,明眼人还看不出来么?
褚氏要不行了,他家自大王就封江都以来一直明里暗里地与大王作对,谁不知道褚氏打的是什么主意,大王岂能容得他们一直蹦跶下去。褚氏要为了隔壁的定安王在江都掣肘阻碍大王,简直是异想天开,往上椒房与东宫皆在,那三位还能坐视大王被欺负不成?这江都到底是大王的封国, 君上臣下,褚氏再硬气还能硬气得过大王。
一把手看得分明,只要褚氏舍不下江都的祖业,大王收拾褚氏不过是时间问题。这次的贪墨事件搅进去的可大多都是与褚氏有粘连之人,经此之后,褚氏不说是被连根拔起,但也绝对是元气大伤了,日后只有夹着尾巴做人的份。
“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为那些亲朋故交操办身后事,好好送他们一程。”这一把手前段时间可是被那些人烦透了,这会儿嘴巴跟淬了毒似的,“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也算运气好,今年的秋天已经过去了,还能见到下一次叶落。”
可不是算运气好么。这些被处置的人之中除了个别情节实在恶劣的被判了斩立决,其余要处死的皆是被判了秋后处斩,可不就是要等到下一年的秋后了么,差不多又能苟活一年了。运气再好些的,若是能在这一年之中等来大赦,都不用死了,多多少少也能捡回一条命来。
一把手看了看手中经勾复发回的奏本,心中有些话没有对着佐官说出来。他们这位大王已经算是仁慈的了,甚少动用酷刑不说,还给了那些人一个痛快的死法。他们干刑狱的最怕遇到的就是办事不按章法来的主上,因为遇上了有时候就不得不为主上的“奇思妙想”而去违背自己一直以来遵奉的理念。
大王有仁主明君之相,他们为人臣子的就没有过多的顾虑,只需奉公尽忠就足够了。
“说起来傅提刑的运道还当真是好,先有范国相赏识举荐于大王,后被选入大王巡边的队伍之中,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此事一了怕是又要升官了。”佐官语气无不羡慕道。
“他有才华才能得到范国相慧眼识珠。”一把手看的开,但也不乏感慨,“不过年轻人还真是厉害啊。这才调入刑狱司都不足一年便又要高升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追上我了。”
这话佐官就不敢接了。
但他心中也是认可这话的,经此事傅殷是彻底入了大王的眼,将来必受重用。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只是一般的平民出身,就坐到了如此高位,想想他那个年纪在干什么,真有种活到了狗身上的感觉。这傅殷俨然已经是江都官场之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趁着他还在刑狱司时与他打好关系,于将来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大概是想赶在冬至之前迅速完结手头的这些贪墨案,刑狱司极为快速地对外宣告了结果并进行了执行。这些动作对于江都郡城之内的绝大多数寻常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是临近冬至天愈发冷了,给懒洋洋躲在家里猫冬的人们提供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这些案子里被处置的人以及他们的亲朋故友等来说,差不多就是天塌了。
这些人大多数是与褚氏有粘连之人,褚氏本族族人、姻亲故旧在这次的风波里陷进去可不老少,有的被撸掉官职终身不得入仕,有的则是去职抄没家产,更惨一点的还要流放,但这些都还算好的了,起码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