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240-250(第3/19页)

打开了,她儿子站在里头,声音柔柔地问:“吃饭了吗?”

    杨婆子睁大眼睛,眼泪立刻就止住了,说:“不,不是,我来问你中午想吃什么?”

    她儿子柔声说:“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

    又问杨婆子:“还有事吗?”

    杨婆子摇头,于是门又被关上了,杨婆子走到院子里,拉着丈夫到了厨房,两个人抱头痛哭,他们不敢呐!

    心里难过极了,可饭也是要做了,哭完了,两个人就开始生火造饭。

    农家饭菜简单,不过片刻也就做好了,一人一碗热汤饼,杨婆子端着吃的到自己儿子门口,看儿子将汤饼端了进去,房门又关上了。

    回到厨房,杨婆子又哭了,跟丈夫一起吃了一碗混着眼泪的汤饼,吃完就躺在了床上,根本不想动,两个人躺到了傍晚,杨婆子丈夫突然说:“大郎该饿了,该造饭了。”

    杨婆子于是从床上起来,一张折好的黄符落在了床上,她捡了起来,丈夫见到了,说:“这些符求来又有什么用呢?”

    连天心寺的符都救不了他们儿子。

    两个人麻木着做好了晚饭,天黑了,儿子从屋子里出来了,杨婆子进了儿子的房中,就像往常一样,她每日都要给儿子的屋子打扫。

    擦了桌子,折了被子,她在床边站住了,片刻后,从怀里摸出了那张黄符,放到了儿子的枕头下,然后她走了出来。

    晚饭吃过,夫妻二人洗漱之后,回了屋子,躺在了床上,月光从逼仄的窗口照进来,让屋子里不至于全黑。

    不知道过了多久,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杨婆子无声地坐起来,凑到窗口,看到自己儿子在月光下,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唱着戏,手上还翘着兰花指,一张脸越发白了,比起前几日,也瘦了好多,这么下去,再过几日,她儿子真的就要死了。

    有人挨了过来,杨婆子让开了一点,夫妇二人看着外头,眼泪唰唰地往下流。

    他们就这么看着,看着自己儿子唱戏,看着自己儿子一会儿一个脸色,根本不像是个人,过了好久,儿子终于唱够了,回到了屋子。

    杨婆子夫妇也重新躺回了床上,都睁着眼睛,没人能睡着。

    突然,一声惨叫响起,二人立刻坐了起来,杨婆子:“是什么在叫?”

    杨婆子丈夫:“好像是从大郎房里传来的!”

    二人赶忙穿鞋下床,匆匆跑到自己儿子房门前,门自然是关着的,怎么都打不开,屋子里的儿子也一直没有作声,杨婆子一发狠,跑去厨房,拿了菜刀,从门缝伸出去,砍了几十下,咔嚓一声,把门闩砍断了。

    门开了,两个人跑进屋子,点灯一看,自己儿子躺在床上,头发都卷了起来,她扑上去喊自己儿子:“大郎大郎!”

    杨婆子儿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说:“阿娘,我好困,我还想睡。”

    说完就又睡了过去。

    杨婆子看着自己儿子的脸,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她的儿子从那夜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叫过她一声阿娘了!

    哭着哭着,她想起了什么,伸手往自己儿子枕头下一探,摸出来一手的符灰。

    第242章 飘香楼

    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女穿着浅色的苎麻薄衫,白皙的肤色在阳光下过于晃眼,引得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她一眼, 这一看便发现少女不仅肤白, 相貌也颇为不俗, 眼睛大而圆, 脸小小的, 因为年岁小,两颊有些肉,于是漂亮中就带上了稚气。

    这样的好颜色,看了一眼便再也挪不开视线,于是路人看了又看, 少女却似毫无所觉, 埋头专心走着路。

    前头又个岔路口, 她脚下一转, 人就入了小巷中,消失在了大街上,街上不少人只好遗憾地收回视线。

    路边一个穿着襕衫的男子叹道:“好一个清丽佳人。”

    他对自己身后的随从道:“去打听打听, 这是谁家的姑娘。”

    那随从应是, 跟着入了小巷中, 好在少女还没走远, 他赶紧跟上去,出乎意料的是,这巷子里的人竟然不少, 越往前走人竟然越多。

    几个老妇结伴朝着他走来,巷子逼仄,他只好将背贴在墙上, 让开路,一个老妇看了他一眼,说:“你也是来买符的?”

    随从一脸问号,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妇就默认了,指了指前头说:“快去吧,买符的人可多了,去晚了就没了!”

    几个老妇走了,随从还听到她们说什么买了符就能安心睡觉了,隐约还听到其中一个人说城中王家人都悄悄来这里买符。

    王家,是他知道的那个王家吗?

    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他知道的那个王家若是想要符,必然是去城外的几个有名寺庙,哪里会来这样的地方。

    这里虽是城南,可屋宅密集,是城中那些小商贩常住的地方,寺庙肯定没有,倒是可能有师婆端公,只是师婆端公哪里比得过寺庙中的大师?

    前头少女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随从收回思绪,赶紧往前走去,跑了两步,人声扑面而来,他停下了脚步,愕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一个人接着一个人,排着队,粗粗扫一眼,约莫有个二三十人,队伍虽不算太长,可出现在这样一个冷清又逼仄的小巷中,属实让人意想不到。

    队伍最前头是一间小院,少女正好走进去,他拔腿想要跟上去看看,一只手拉住了他,他看过去,是个老头,头发都要掉光了,问他:“你要去哪里?”

    随从指了指院门:“我去看看。”

    老头把他抓得更紧了,瞪着眼睛说:“要买符得排队!”

    排在前头的人都转过头看盯着他,用眼神谴责着他,随从指了指院门,说:“刚才都有人进去了。”

    站在老头前面的妇人说:“那是元夕姑娘,跟周道长是一家的,她又不买符!”

    随从说:“我也不买符。”

    妇人狐疑地看着他:“不买符你去前头看什么?”

    抓着他的老头冷笑一声:“莫要听他的,昨日我就遇到个人,说是不买符,结果跑到前头就要挤进去买符,要不是道长知道他没排队,不卖符给他,可不就让他真插上队了!”

    随从说不出话了,他是真的不买符,可又不能直说自己是来打听那个元夕姑娘的消息,这么说出来,岂不是更要被人唾弃。

    他默了默,只好站在了队尾,老头这才松开他的衣袖,哼哼道:“就知道你先头不老实,年轻人还是要守规矩,这么多人都排队呢,你想插队,当我们这些人都没长眼睛不成?”

    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话就是喜欢絮絮叨叨,家中有爷奶的随从对此很是清楚,听到老头这么说,便知道一时半会儿自己耳边得不了清净了,索性说:“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到这么多人排队,心中好奇,这里的符很灵吗?”

    老头点头,昂了一声:“那是自然了!若是不灵,这里会有这么多人?”

    他小声说:“看你还算听话,我就跟你说吧,城中的王家你可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