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太子日常: 第31章 赵旸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新……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宋皇太子日常》 第31章 赵旸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新……(第1/5页)

    太子殿下回宫,原本有些冷清对皇宫,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整个宫中,除了张美人不喜太子殿下,其他都非常喜欢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长相精致可爱,又聪明乖巧,对他这些宫人也非常好。太子殿下每次看到他,不仅跟他打招呼,还心他。

    这段日,太子殿下不在宫里,他干活都觉得没有什么精神。太子殿下在宫里候,他只要看到太子殿下笑容就不觉得累。

    赵旸回到宫中,最开心就是曹皇后、苗昭容和福康公主。

    苗昭容一见赵旸就说他瘦了,给他做了很多好吃,要给他好好地补一补。

    福康公主攒了一肚子话,赵旸回来后,就跟他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曹皇后先是心了下儿子这段间在相国寺情况,随后问他这十天学到了什么。

    赵旸把这段间他在相国寺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都跟曹皇后她说了。当然,包括遇到苏洵他父子三人。

    他跟曹皇后说了,明日要出宫找苏洵他三父子一事,还有去钱家拿信一事。算了算间,王胖胖信明天差不多就要到了。

    曹皇后不反对儿子出宫寻找苏洵他三父子。别看儿子现在只有三岁,但是他主意大很。他决定事情,很难让他改变主意。

    宋仁宗得知儿子明天要出宫,自然是反对,但是见赵旸要哭要闹,立马改变主意同意他去。其实,宋仁宗明知道赵旸是假哭假闹,但最后还是乖乖地答应了。

    福康公主得知赵旸明日要出宫,嚷着要跟他一起出宫,但是宋仁宗拒绝了。曹皇后和苗昭容也不同意她出宫,这把她气得不轻,说曹皇后他偏心赵旸。

    回宫第二天,赵旸就出宫寻找苏洵他父子三人。出宫前,他意去了一趟福宁宫,跟宋仁宗打声招呼,但是宋仁宗还在上朝。

    “太子殿下,官家让小人跟着您一起出宫。”这段日,新政出了些问题,宋仁宗和韩琦他都非常忙。这两日,早朝一上就是一上午。有候还上到下午都没有下朝。

    宋仁宗原本想陪儿子一起出宫,但是赵旸拒绝了。再者,他这两日也比较忙,暂抽不开身陪儿子出宫。虽然赵旸身边跟着宫中侍卫,但是宋仁宗还是不太放心,就让张茂实陪着儿子一起出宫。

    “张先,你跟我着出去,容易认出来。”赵旸觉得以苏洵聪明,能一眼看出来张茂实是内侍。“我暂不想让苏轼他知道我身份,你就不要陪着我出宫了。”

    “可是,您安危?”

    “你要是不放心,就派人暗中保护我。”赵旸也知道他身份,不能单独一个人出宫,所以他不介意张茂实暗中派人保护他。

    “太子殿下,小人暗中跟着您吧。”张茂实不放心赵旸只带着个侍卫出宫。

    赵旸也知道张茂实担心他,听到他这么说,就点头答应了。

    “行,那你暗中跟着我吧。”

    “谢太子殿下。”

    赵旸带着褚越他四个侍卫出宫了。褚越是殿前指挥使,属于殿前司属下骑兵官员。

    宋仁宗不放心赵旸一个人出宫,原本要派十个人跟着他,他拒绝了。他带四个侍卫出门,就觉得人多了,有点太招摇了,但是他身份摆在这里,只带一两个侍卫出宫是不可能。

    赵旸决定日后是要提高武将地位,这一年多他跟宫中侍卫都混熟了。宫中侍卫见太子殿下对他如此亲切,都非常喜欢太子殿下,想跟太子殿下亲近。

    能选中保护太子殿下,还跟太子殿下一起出宫,对褚越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荣幸事情。

    苏洵他父子三人落脚点在州桥附近。在去找他父子三人之前,赵旸还意去汴京城最好糕点铺买了些点心。

    苏轼他一直在店等赵旸到来,见赵旸终于来了,他非常欢喜。

    赵旸只让褚越跟着他进了店,其他三个人在外面等他。

    苏洵一眼就看出跟在赵旸身边褚越是个侍卫,而且全身上下散发锋利气息,不是普通侍卫那么简单。

    虽然早就猜到福慧小师傅身份不简单,但是没想到这么不简单,只怕福慧小师傅出门。

    赵旸跟苏轼他见了面后,就带着苏轼他逛起了汴京。

    苏洵见赵旸带了四个侍卫,就没有跟着他一起去。有他这个长辈在,他三个孩子玩得不尽兴。再说,有四个侍卫跟着,他也不用担心他安危。

    这一年多,赵旸出了好次宫,对汴京城好玩地方算是比较了解,带着苏轼他兄弟俩把好玩地方全都玩了。中午候,赵旸还带着苏轼他去樊楼吃饭,请他吃樊楼最好吃东西。

    “轼轼,你在汴京待多久?”

    “再过日,我就要回去了。”

    苏辙一边吃着好吃,一边说道:“我不想回去。”汴京城太好玩了,还有很多好吃,他不想回去。

    “那就不要回去啊。”赵旸看向苏轼,开口问道,“轼轼,你以后参加科举吧?”

    对赵旸只有三岁却知道科举一事,苏轼一点也不意外。昨日,他听爹爹说福慧应该是大户人家孩子,身份不简单。

    “嗯,我和弟弟以后都参加科举考试。”

    “那你不如留在汴京,去太学读啊。”赵旸建议道,“你这么聪明,一定能考上太学。”太学是大宋最高学府,每年都有来自各地学子报考太学。只要考上太学,高中可能性很大。

    “太学?”苏轼是知道太学,他摇摇头说,“以我现在能力考不上太学。”据他所知,太学很难考,他才读没年,考上太学可能性很小。

    “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吗?”赵旸笑着对苏轼说,“我觉得你能考上。”

    “太学很难考,我和弟弟现在还不行。”苏轼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

    “现在还不行,那过年呢?”赵旸劝说道,“轼轼,如你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我建议你先去考太学。太学里有很多厉害先,也有很多有才华学子,你要是考进太学,对你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有很大帮助。”

    “这事,我要跟爹爹商量。”苏轼之前没想过考太学,但是现在听赵旸这么说,有些心动了。

    “你要是考进太学,以后我就能经常去找你。”

    “福慧,你以后不考太学吗?”苏辙问道。

    “我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再说吧。”太学啊,他以后或许可以进去读一段间。“如你考进去了,那我以后试试。”

    “如爹爹同意我考太学,我努力考上,到候我就在太学等你。”

    “好,一言定。”

    “一言定。”

    在樊楼用完午膳,赵旸就把苏轼他两个送回店。苏轼他下午又要跟着苏洵去拜访朋友。

    临分别候,赵旸跟苏轼他约好,等他走那一天,他来送他。

    接下来日,苏轼和苏辙都要跟着苏洵出门拜访,赵旸不好再打扰他。

    跟苏轼他分开后,赵旸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去了举子仓。

    举子仓就是孤儿院。

    赵旸一直有个想,想要培养一支属于自己军队。直接现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