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90-100(第17/20页)
的,实在是不放心,打算把家人送到根据地安顿。
结果路上遇到了鬼子,二姥爷为了引开鬼子,牺牲了,老头为了缅怀这个好兄弟,让全家改了姓,要把二姥爷的意志传承下去。
几年后,他还是没能保住老婆孩子,全死了。
他受不住打击,昏迷了一段时间,醒来后正好赶上渡江战役,豁出性命拼了一把,居然没死,还立了大功。
再后来就是新中国了,他去当年出事的地方,把二姥爷的尸骸迁移了过来,重新下葬。
前些年他也回了趟老家,想找谢家的后人,没找到,听说都搬走了。
老头眼含热泪:“你二姥爷如果还活着,看到今天的中国,一定会很自豪很开心的。”
是啊,每一个牺牲的革命者,都会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的,而他们这些年轻人,只有不断向前,乘风破浪,才不会让他们的热血白流。
“孩子,回去跟你妈妈说,我姓梁。”老头含泪叮嘱。
姚栀栀记下了,唏嘘不已,战火无情啊。
没想到失踪的二姥爷早就长眠地下了,哎。
她妈妈要是知道了,应该会过来祭拜一下的,顺便看望一下这个同村的长辈。
祭拜完二姥爷,姚栀栀又被老头牵着袖子,带她去机关大楼里认人。
好家伙,老头的面子真大,领导的车可以给他用,领导的办公室也是随随便便就进去了。
一番折腾,姚栀栀基本上把楼里的大小领导认了个遍,这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姚栀栀大有来头呢。
总之,她收获了不少的赞许和承诺,一个个的,都跟她说,让她放手去做,只要是合法合规的事情,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尽管开口。
姚栀栀笑着一一应下,记下了不少地址和号码。
这么一耽搁,回程的时候天都黑了,她给老头留t了地址和电话号码,老头呢,则给了她一个帆布包,让她带给她妈妈。
她不好私自打开,便把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原封不动的带了回去。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公交车早就停运了,只能走回去。
好在火车站离八条胡同不是很远,姚栀栀一刻也不想等,一路小跑。
到家发现两个孩子都睡了,没有哭也没有闹,乖巧得让人心疼。
悬着的心可算是落地了,姚栀栀冲了个澡,让婆婆回去休息。
太晚了,汤凤园也没问事情顺不顺利,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汤凤园就过来了,生怕儿子儿媳在省城吃瘪受委屈。
结果……她有些意外,没想到儿媳还有这样的机缘。
这下放心了,汤凤园高高兴兴地上班去。
姚栀栀去了趟省城,收获不小,先开个编辑部会议,让大家也高兴高兴:“下个月首印增加五万册,这是省城新华书店的订单。”
哇!姚主编就是厉害,随随便便一出手,就给杂志争取了一笔大订单!
大家都很开心,如果卖得好,肯定会加印的,算上首都那边的订单,今年的年终福利简直不敢想象。
散会后,大家都格外有干劲,争取让下个月的销量再创新高!
中午下班,姚栀栀去了趟姐姐那里,把那个帆布包交给了老妈。
谢春杏打开一看,目瞪口呆,里面鼓鼓囊囊的,都是钱。
原来这老头不喜欢存折,每次发了工资都直接把现金攒着,他又没有老婆孩子,开销不大,这一攒就是二十几年。
包里少说好几千呢!
吓得谢春杏赶紧把拉链拉上:“这我不能要啊!回头别人说你爸爸的家属收受贿赂,那不完了!”
“那你自己去还给他吧,我没空了妈。”姚栀栀也没想到会这样,这种事她不好掺和,让妈妈自己去解决吧。
几天后的休息日,谢春杏把孩子送到姚栀栀这里,叫上姚淼淼一起去了省城。
回来的时候帆布包是没了,手里却多了份新鲜热乎的遗嘱。
姚淼淼跟姚栀栀解释道:“这老头,直接认咱妈当了侄女儿,还让咱们以后都喊他二姥爷,还说百年之后把存款都给咱妈,到时候就是亲人间的遗赠,算不得贿赂。”
姚栀栀挺理解的,毕竟二姥爷是为了保护老头的家小牺牲的,老头又没有子女了,这钱给谁不是给,那不如给他好兄弟的侄女儿了。
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很快,新一期的杂志发售了,省城那边追加了三万册的订单,一共要了八万,首都那边在上个月的基础上追加了两万册,一共要了十五万册。
嶷城这边卖了七万册,隔壁崴城也卖了三万册。
一共三十三万册!
姚栀栀心里乐开了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三哥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七条胡同的那个小院子,可以不租,直接买下来。
姚栀栀很是震惊:“为什么呀?”
姚卫华乐呵呵的:“怕麻烦呗。说是之前也有人想租的,交钱的时候反悔了。负责人生怕咱们也反悔,或者租个一两年的又不租了,想着干脆卖了得了。要价也不高,就两千块钱。”
那感情好啊,租的哪有买下来的住着自在,而且这么一来,院子里可以由着自家人的喜好,随便收拾布置了。
姚栀栀赶紧拿钱。
姚卫华没跟她争,打算跟之前买的院子一样,名字还是写他们两口子,结果姚栀栀不肯,非要写三哥的名字。
“你要不答应我,我就不让你带孩子了。”姚栀栀态度坚决。
姚卫华还是不肯,结果第二天姚栀栀直接请了假,偷摸把手续办好了,姚卫华买菜回来一看,彻底傻眼。
行吧,他这个妹妹,哎,真好。
*
忙完正事,姚栀栀又去毛纺厂那边转了转,找小翠聊了聊。
看看老伍家的大儿媳有没有什么弱点。
小翠一门心思想报答她呢,自然知无不言。
姚栀栀心里有数了,王老太不是瘫痪在床了吗,这女人不想照顾婆婆,每天晚上洗了澡就去六条胡同找人拉家常,还架个棒针,装模作样的说她织毛衣呢。
有天晚上女人鬼哭狼嚎的回去了,大家伙儿一问,才知道她走夜路的时候,差点踩到一只青蛙。
姚栀栀乐了,这个女人怕青蛙啊,真好,既不像毒蛇容易造成不可控制的伤害,又不像什么蚯蚓之类的,姚栀栀自己都下不了手。
青蛙好说,玉湖这边多的是。
那她就不客气了,谁让这个女人上次把婆婆的胳膊掐得一片淤青。
姚栀栀这天吃完晚饭,去玉湖边上抓了几只青蛙,装在了网兜里面,又从衣柜里找了条怀孕时候的裙子,再绑个枕头在肚子上,把裙子套上去。
正好头发长了,明天就剪了去,今天不扎了,就这么披头散发地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