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灵之路: 第130章 第 13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阴灵之路》 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2页)

    孟彰想定,也就收摄了心神,继续看。

    幕布一样的纸张中,光影仍在继续变幻演化。

    有此前因,原本还很是看顾小童的祖父祖母似也冷淡了不少,小童身上越发的脏污邋遢,身量也越发的干瘦,反衬得那颗脑袋大得吓人。

    似又是两年过去,那面上更添了不少愁苦的汉子偶尔露出了些笑容,而在小童越渐沉默的眼眸里,倒映出一块块软熟的麻布。

    这审判殿中旁观的所有人,哪怕是由阴世天地孕育而出的诸多阴神,也都能想得明白。

    小童多了一个弟弟。

    同父异母的弟弟。

    后娘小产两年以后,才又怀胎生下的弟弟。

    各处都有目光徘徊在欧阳晟的左右,但欧阳晟自己只是平常。

    不论那些光影如何演变映照,都未曾引动他心绪的一丝波动。

    对于他来说,那俨然不是什么过往。

    它更像是徒自引人发笑的笑话。

    烂俗、平常又无聊。

    孟彰看得那流转的光影一阵,又看了看那欧阳晟,默然半饷,转开目光。

    这大抵才是酆都,这大抵才是酆都等一众阴神所需要处理的日常。

    遍观天地内外,彻头彻尾的恶人会有,至真至善的善人也会有,但都不会多。

    尤其是相对整个阳世天地和阴世天地里的芸芸众生来说,他们的数量只能说是寥寥。

    真正多的,是亦善亦恶、亦真亦假的普通人。

    他们自出生到长成,又自壮年到老死,都在接受着这天地、同族的影响。

    于他们,善恶只在一念之间门。

    而,阳世天地里的衙门审案,还可以是只针对一个案件调查清算,但阴世天地里的酆都却没有那么简单。

    酆都的诸位阴神,需要清算的,是一个人的一生。

    这一人一生中的善行恶行、善念恶念,以及此等种种作为与心念牵引系锁的因果......

    这一切,尽都在酆都的审判与清算之中。

    孟彰无声一叹,又自看向那流转的光影中。

    时值汉末,岁逢大灾,田地里原本精心栽种的禾苗大片大片枯死,好不容易长到成株,还未待禾株结穗,就被铺天盖地的蝗虫啃食个干净,田地里颗粒无收......

    幼弟尚在襁褓,又有亲娘仔细看护,倒是能够稳当,但小童却没有这样的福气。

    又或者说,这样的年景,其实正好给了一些人合情合理的借口。

    小童被卖了。

    卖给过路的傩戏师父。

    或许也不能算是被卖,因为小童的长辈没收钱,直接便让小童跟着傩戏师父走人。

    这大抵是小童的高堂长辈们待他最后的温情了。

    因着家中人没收钱,小童在傩戏班子里还不算低到了尘埃。

    他正正经经地敬了茶,拜了师,入了师门,成了一个傩戏小童。

    那段日子......

    虽然时常挨饿,少有饱腹的时候,而且还得跟随傩戏摊子和师父行走各处村镇,但对于小童来说,却还算是轻松。

    尤其小童的资质比起寻常人来说,足以称得上优越。

    在资质的扶持下,小童的修行很是顺利。

    他渐渐补足了早年间门损耗的元气,不过数月,就完成了养元的修行。

    诚然,这样的修行效率放在孟彰旁边压根就不够看。可这哪儿是能一概而论的呢?

    哪怕真要做一个对比,也得先行仔细分析两者之间门的条件差距不是?

    小童老成沉默的面上有了些许笑意。

    他开始跟随着师父服气,学习种种祭舞,侍奉各方神明。

    尽管随着不断的演化,傩戏已经失却了最初时候的意义,但它确确实实是从祭祀礼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

    傩戏最初出现,就是为了侍奉鬼神。

    然而,汉末那样的年代,纵然能有几分安稳,又如何能够持久呢?

    越渐艰难的世道,世人就越是想要去寻得来自某种来自更高远更神圣位置的帮助。

    傩戏作为祭祀的一部分,也在这样近乎疯狂一样的追捧中,变得兴旺昌达,俨然有一种四处开花的气势。

    小童等一众傩戏相关的人,日子也越发的好过。

    渐渐地,渐渐地,他们生出了一种野望。

    一种,壮大傩戏,将傩戏从村镇山野引入各处祭庙的野望。

    是的,纵然这些傩戏相关的修士生出了野望,也不过是想要将傩戏引入各处祭庙而已,并未曾奢想过他们这一脉能够列入正道,成为旁门诸多法脉之列。

    小童恰逢时势,资质也比较出众,便成了这一种野望的受益人。

    他再不只局限在自家的傩戏班子里,还在他师父的指引、联络下,开始摆放各家傩戏大家,跟随他们学习,汲取他们的经验与精髓。

    如果当时的世道不再继续糜烂下去,小童或许是能一步步踏实走过来的。

    他或许会成为傩戏的集大成者,真的似彼时各家傩戏大家所想,将傩戏推入各处祭庙之中,成为旁门诸多法脉之一。

    但,没有如果。

    在连续数年的大灾之后,黄巾之祸爆发了。

    丢失了田亩的农民、从有心人田庄中走出悄无声息汇入人群中别有任务的佃农、不甘心家族衰落想要寻找机会的寒门子弟.....

    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头上系了一条黄巾,高呼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从田野间门走出,冲击一座座县城。

    世道乱了。

    田间门地头,几乎少有人能够安心耕种。

    没有人耕种,又有多少人,能有心力去继续供奉各处祭庙中的神明呢?

    何况,黄巾军的大贤良师,也有他想要祭祀供奉的神明。

    他们这些傩戏修行者,就跟诸多旁门法脉一样,都受到了冲击。

    每一日每一日,他们都只能小心躲藏,收敛隐匿自己的行迹,不敢稍有疏忽。

    但黄巾军声势日隆,不论他们再如何费尽心思躲藏,也终究未能藏得多久。

    他们很快被黄巾军发现了踪迹。

    然后,便是慌乱的追截与逃窜。

    在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倒下后,作为种子的小童仰仗着各位傩戏大家的七分庇护、三分气数,带着一众傩戏大家的诸多积累,终于逃了出去。

    在这一段苦难与狼狈里,小童坑害过人,也被人坑害过;杀过人,也救过人;被人背叛过,也背叛过人。

    到他终于逃出黄巾军的势力范围,能够得享一日安宁时候,所有人看见他立在矮岗上,回望还未远去的血色,改了自己的名号。

    “自今日起,我叫欧阳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