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职工家庭独生女[年代]: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五零职工家庭独生女[年代]》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第3/4页)


    水坑最上面的那一层冰很薄,压根就承受不了人的重力,薄薄的冰面下都是积水,不过水坑不大,也就差不多刚好比鞋子大一点的面积,踩下去那些积水刚刚没过了一点鞋子的表面。

    何珍以前在村里冬天的时候也是不小心踩到这样的水坑的,这会儿一意识到脚下一凉,就赶紧抬脚离开水坑了,只不过还是晚了一步,棉鞋已经湿了,她已经感受到那股又冰又凉的潮湿感了。

    沈以南赶紧说道:“对不住,把你鞋子也弄湿了。”

    他身上也没有带其它东西,就只有几块钱,沈以南赶紧掏出来一块钱递给人家女同志,表达自己的歉意。大冬天湿着鞋子肯定很难受,要不是刚刚他走路的时候神游天际,人家女同志也不会这么倒霉因为避让他踩到了水坑里。

    何珍她一般一个月只回家一次,平常都是在学校住宿的,虽然知道村里来知青了,但每次只放一天假,时间紧得很,上一次回家的时候也没有注意那些知青,对那些知青也不太熟悉。

    这会儿她自然就以为沈以南也是知青了,对于村里出现了这个陌生面孔也就没在意。这个钱也是没有接的,直接就拒绝了。

    虽然棉鞋湿湿地脚上有些不好受,但她也没有怪人家的想法,毕竟刚刚她走路的时候只顾想着事情,要不然也不会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人。

    她直接道:“没事儿,刚刚走路撞到一块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是我走路的时候在想事情,也不能全怪你。钱就不用了,只是鞋子湿了而已,又不是坏了,我回家放到炉子边烤一烤就行了。好了,我还有急事,就先走了,再见。”

    说完,何珍就匆匆忙忙地又往家里赶了过去。

    沈以南手里拿着钱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不过想着既然是这个村的,以后他过来插队肯定也是会认识的,到时候再找机会补偿一下,也算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总归是他的原因才导致人家一脚踩到水坑里的。

    因为这一出,沈以南接下来走路的时候终于不想事情了,就怕这样的事再来一回。

    “你叫以南吧?吃饭了没?要不我给你拿两个杂面饼子,你在喝碗粥,垫垫肚子。”何母相信自己的闺女,虽然不认识这孩子,但这会儿既然已经上门,肯定就是要招待的。

    沈以南赶紧摆手拒绝道:“不用不用,我早上吃了饭的。谢谢您了。”

    “等出去的时候有人问,我就说你是咱们家城里的远房亲戚,你以后过来的时候就放心吧。”何母说道。

    这会儿正好何大哥、何二哥他们下工了,刚吃完早饭,你在家还没有出门。他们对于沈以南倒是不陌生,有两次去城里妹妹何英英家里的时候,正好遇到这孩子带着嘉嘉出去玩,所以这会儿也就没有思索的就答应了帮忙对口供,对外就说沈以南是自家的远房亲戚。

    沈以南今天过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不过他带来的一大包东西全都送到了几位爷爷那边,这会儿身上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他也知道作为小辈,这会儿要是给钱表达感激,嘉嘉的舅舅姥姥他们是肯定不会收的。

    所以沈以南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做,而是想着下次过来的时候捎一些日常的东西,比如肥皂、打火机之类的小玩意,这些在乡下比较紧俏,而且也便宜,送出去也不用担心人家觉得太贵重不愿意收。

    这次到乡下来的目的都已经达成了,何家村里里外外也都已经逛了个遍,再加上何家人马上又要出去上工了,他留在这边人家还得招待他,可别耽误了人家干活,所以沈以南没一会儿也就走了,回家去了。

    “你怎么回来了?你们学校不是没放假吗?”何妈妈看着闺女回来,拄着拐杖在院子里喂鸡的时候有些惊讶。

    “妈,你赶紧回屋去,腿都骨折了怎么还干活?我要是不回来,你们是不是就不打算告诉我骨折这件事?”何珍强势地把她妈扶到了屋里去。

    何妈妈有些讪讪地说道:“伤势也不重,人家医生说只是最轻的骨折,打了个夹板过两个月就能好了,所以这才没想着告诉你。”说到这里,何妈妈又有些疑惑的问道:“你在学校是怎么知道我腿骨折了的?”

    “咱们村不是有我同学吗?他妈过去给他送粮食的时候正好说了这件事,我跟他关系好,他肯定把这事儿告诉我啊!还幸亏他跟我说呢,要不然你们还得继续瞒着我呢!鸡我来喂,妈你快进屋歇着。”说完又道:“妈你去医院了吗?咱们村卫生所什么水平您应该也知道的,骨折是一定要去医院的。”

    何妈妈听了这话赶紧点头道:“去了医院的,你看我这夹板上,还有人家医院的名字呢!这夹板可不便宜,要两块钱呢!幸亏我伤势轻,不用打石膏,要不然那石膏可贵了。”

    听到她妈去了医院,何珍就放心了,镇上医院医生的水平还是可以信得过的,她看着她妈手里那根拐杖,有些心疼,说是拐杖,其实也就是一根粗一点的树枝,何珍不用想,就知道她妈应该是心疼钱,所以还没舍得在医院买拐杖的。

    只不过何珍她也只能心疼,却也做不了什么,就算她爸是大队长,但是家庭条件也就只比村里的人家好一点,日子也不富裕,尤其是两个哥哥马上要娶媳妇,彩礼也是一笔钱,而且还要供她去城里上学,家里经济一直都有些紧张,一年下来能存个一百块就已经不错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妈才会舍不得买拐杖。

    既然自己拿不出钱,何珍也就不会说出什么让她妈不要心疼钱的话,这样也只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这会儿也就没有都说什么,而是把她妈扶进了屋里,自己把院子里的鸡给喂了。

    她现在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办法,到时候也能带动整个村子一起富起来。

    虽然现在不能私人办厂,但是集体却是可以的,镇上的那家模具厂就是公社办起来的,听说在隔壁公社,还有一个生产队里办起了小作坊,主要加工一些粉条,毕竟他们这边每年都能收获大批的地瓜,原料是不缺的,只不过赚的也是辛苦钱,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供销站那边收购的价钱也不高,只有零星几个生产队也模仿办了那样的小作坊。

    既然公社和生产队都能办厂、开作坊,没道理他们何家村不行。

    她的想法是村里建两个砖窑,烧砖还是比较赚钱的。他们这边镇上是没有砖厂的,要是买砖需要到隔壁镇去,而且还得托关系,比人家自己镇上买的价钱还要高一厘呢!隔壁镇的砖厂是那边的公社开办的,里面招的工人也大多数都是下面的村里,因为砖厂很是赚钱的缘故,那边的公社下面的村子也比他们红星公社这边生活要更富裕,有不少姑娘都往那边嫁呢!

    所以说,只要砖窑可以建起来,能烧砖成功,就绝对亏不了本。在前期只建两个砖窑满足本村还有周围其他村的需求,到了后期可以慢慢扩大规模,也办起砖厂,到时候可以跟其他几个村一起合作,也不用担心人手问题。

    至于砖窑怎么建,烧砖怎么烧,何珍还是知道一点的,前世她老家的村子里就有这样的砖窑,她姥爷就是砖窑的烧砖师傅,原本是想把技术传给她妈的,不过她妈一个姑娘家,并不愿意学烧砖,她每次回姥爷家的时候,就没少听姥爷在旁边念叨各种烧砖的技术,甚至还带着她去过砖窑那边看怎么烧砖的,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她也重活了一世,但大概步骤和关键点,她还是可以记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