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职工家庭独生女[年代]: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五零职工家庭独生女[年代]》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第2/4页)

过来乔家送鱼的时候,聊天顺口就把这些事情跟姑姑姑父说了。

    何英英听完这事,其实也没怎么惊讶,他们筒子楼里有四五户人家的孩子已经在半个月前下乡走了,当时还是大卡车接走的,就算去再远的地方,半个月也肯定是能到了,所以何家村那边到了第一批知青,也挺正常的,她估摸着后面估计还会再来,毕竟她感觉上山下乡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就连他们街道这边都已经在做第二批下乡人员的登记了。

    第二天,沈以南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去了红星公社那边,他从他爸那里知道了那几位爷爷下放的村子在哪,再加上他爸也早就去过,还给他画了一个简陋的地图,跟着地图上面的路线走,沈以南并不觉得自己会迷路,好歹之前和几个堂兄弟也是被大伯,二伯扔到部队里跟着训练过好几个寒暑假的,最基本的侦查认路,他还是没问题的。

    到了那边天已经有快要亮的趋势,沈以南也就只能赶紧把那些东西都交到几位老人家手里,然后把爷爷要他带的话也都仔仔细细地交代了一遍,然后才放心离开。

    接下来他还准备去何家村那边看看,反正都大老远跑过来了,就这么回去也没有事情做,倒还不如提前去看看以后插队的地方。

    乡下每天上工的时间很早,五点就已经吹哨了,干两个小时才会回家吃饭,沈以南他到何家村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生产队的社员去上工,路上的人实在不少。

    对于何家村的人来说,沈以南绝对算得上是生面孔,而且一看穿着,就不像是乡下人,绝对是城里来的。村里那些才来一个多月的知青,倒是也有人跟沈以南这个陌生面孔穿着打扮差不多,但是大家也不会把沈以南当成知青,村里那二十多个知青,早就被认熟了,走在路上,大家连那些知青的名字都能叫得出来,这会儿是绝对不会误认的。

    因为这个年代不管到哪里都要有介绍信,见了陌生面孔,基本上都会上去问询,查户口更是基操。

    “你是哪里来的?到我们村里做什么?”何大队长听到有人说村里来了个陌生面孔,就顺路走到这边盘问了几句。

    “我是省城来的,到何成文家走亲戚,我家跟乔家也认识。”沈以南一边掏出随身带着的介绍信一边说道。

    他这会儿敢这么说也是提前做了准备的,身上还带着何姨的手写信,反正要是村里问,就说是何家亲戚,到时候何家人也不会拆穿。

    何大队长看了看那封介绍信,发现并不是什么盲流,而且还是省城钢铁厂的,看到这里,他对这个少年的说辞就已经相信了,要说他们村对城里的哪个工厂最熟悉,那肯定是省城的第一大厂钢铁厂,乔家一家人都在那里工作呢,何家也是,有三个儿子都是钢铁厂的工人,村里也有一个也是钢铁厂的。

    这个少年既然能拿出钢铁厂那边的介绍信证明身份,那么跟何家、乔家两家认识自然也就作不得什么假,于是何大队长还很热心地说道:“看样子你应该是第一回来我们村走亲戚吧?知道了他们家怎么走吗?用不用我找人给你带个路?”

    沈以南假装有些羞涩地说道:“我等一会儿再去吧,要是现在过去,叔叔婶婶他们肯定要留我吃饭,现在先在村里逛一逛,等过了饭点我再过去。”

    何大队长对于沈以南的话也没有怀疑,毕竟这个年代有不少人为了不给亲戚增加负担,走亲戚的时候会专门避开饭点。

    他道:“好,那你在村里先逛一会儿吧,不过咱们村也没什么好逛的,不过你倒是可以去找那些知青说说话,你们都是城里来的,应该有那什么共同语言。”

    因为沈以南过了大队长这一关,其他村里的人见了他也就不会把他当成什么要警惕的人物了,还有人过来找他说话呢,村里人对城里来的人都挺新鲜的。

    沈以南也没有什么架子,这些人问他话有时候,基本能回答的他回答几句,过两年他就来这边下乡插队了,这会儿自然不会人还没到就先给人家留下坏印象。

    何家村并不算大,沈以南走了半个小时,整个村子就被他逛遍了,他还去看了看这边知青住的地方,现在还在建,不过看着比他预想的要好一些,建好之后应该不会像那些茅草屋一样漏水漏风,住宿这一块还是可以接受的。

    路上他也遇到了几个知青,那几个知青还以为他是其他生产队的知青呢,还聊了几句。沈以南这才知道,现在这些知青就借住在村里的社员家里,还要等知青宿舍建好,他们才能搬出来,所以现在知青们才三三两两的行动,因为本来就不住一块,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小团体倒是先出来了。

    依照沈以南的想法,这一批知青作为外来的,本应该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地在这边立足的,二十多个人合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团体,有什么事情,二十个人一起提出来总比几个人的话语权要更强,现在分裂成三三两两的小团体,可以说是放弃了掌握未来话语的机会。

    不过对于这边生产队的队长来说,这样倒是更方便管理,只有几个人是闹不起来的,也不用担心出什么大乱子。

    沈以南并没有继续思索这件事,反正他还有一年半才会过来这边插队当知青,现在他不管是对这批知青还是对村里人来说,都是外人,也自然没有立场说什么。

    他继续在村里闲逛,准备过一会儿再去何家的,总是要上门通通气串一串“口供”的,先把亲戚这件事给落实了,以后他还可能会经常过来呢。

    另一边,何珍她也在往家里赶去,学校那边还没有放假,她现在是专门请假回家的。

    她妈妈一个多星期之前摔骨折了,因为她在学校上学,怕耽误她的学习,家里没有一个人到学校那边告诉她的。

    何珍这会儿知道家里发生的这件事,还是因为学校里一个同村的男同学。那位同学他妈过来给他送粮食,顺口说起了这件事情,然后那个男同学又告诉了她。

    何珍跟这一世的父母关系很亲近,知道她妈腿摔骨折了,在学校里上课还哪里上得下去?昨天晚上刚知道了这件事情,今天一早就跟老师请假回家了。

    她一边往家赶一边在心里忍不住地各种担心,也不知道她妈到底是哪一种骨折?村里的卫生所条件十分一般,里面的大夫医术也仅限于帮村里人看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大病是压根治不了的,不知道妈妈她去没去镇上的医院看一看,虽然镇上的医院比不得省城里的大医院,但肯定比卫生所要好。

    沈以南走在路上也想了很多事情,既想了那几位爷爷以后的处境,又想了自己过两年下乡插队当知青的情景。

    “啊!”何珍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她妈的病情,走着走着就发现自己撞到人了,她往后一退,结果脚下一凉,她好像踩到水坑里了。

    沈以南也是,他刚刚也在想自己的事情,没注意前边有人,直接跟人家撞到一块儿了。

    “对不起,是我刚刚走路不小心,这才撞到你了。”沈以南赶紧道歉。

    然后很尴尬地发现,人家女同志因为刚刚后退一步避让他,好像踩到了水坑。

    前几天这边刚下了大雨,路上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积了水,再加上这会儿已经一月了,气温早就零下,那些水坑表面都冻了一层薄薄的冰,周围还有一些灰黄的杂草,很容易就让人不注意踩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