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坠金枝》 21、浊世与清流(第1/2页)
醉风楼的姑娘们各个花枝招展,此时全都立在厅外,未得督尉大人吩咐,老鸨一个都不敢叫进来,只命小厮们不断搬来美酒佳肴。
季以舟像是全忘了先前的不快,坏笑着调侃解斓:
“挑几个顺眼的,服侍咱们五官将大人。”
解斓瞪他一眼,持盏一口饮尽,“我喝酒就成,不劳费心。”
季以舟嘿然而笑,“那兄弟我就不客气了。”
目光在厅外众女身上扫了一圈,抬手点了一人,朝解斓道声失赔,“兄长先喝着,我去去就来。”
说完,招呼李其,起身去了隔壁的小花厅。
这架势,分明像个混迹风月已久、贪花色急的老餮。
不光解斓,连带外头的老鸨和一众姑娘们,个个惊疑不定。
“琴双这是什么来头?不声不响的,何时竟得了督尉大人的青眼。”
琴双柳腰微垂,袅袅娜娜进来时,便见厅里只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立在当中,隔着一道珠帘,隐约瞧见那位戴着可怖面具的督尉大人,正端坐其中,不由心下一愣:
这是个什么路数?
李其干咳一声,借以掩饰紧张,问道:“你原先可是姓秦?”
琴双一愣,讷讷点头。
“打哪儿来的?”
琴双寻思,怎么跟衙差问审似的,嗫嚅着小声道:“奴家的身契交到楼里,妈妈已经去官府备过籍册的……”
“问你什么答什么,不许啰嗦。”
李其一声断喝,吓得琴双赶忙跪下,“奴家原先是扬州府的。”
里间,季以舟忽然开口,“你可识得柳烟?”
琴双愣了愣,点头应声,“识得的。”
这回一个字不敢多说。
“她本姓可是姓刘?”
“啊……正是。”
琴双被他两人连声盘问得紧,一着急,话又多了起来:
“似奴家这等,被牙行卖到秦楼去的,若还记得本家姓氏,名字大多用谐音。柳烟原就叫刘烟,去年比奴家早了几月到的京城,不过、她没留在醉风楼……”
“去了何处?”
“听、听说……有人替她赎了身。”
*
从醉风楼出来时,已是天光大亮。
季以舟点了个姑娘进房,没多会儿功夫便回来了,看着不大像行那种事,出来却对此一字不提。
接下来一夜对饮酣畅,解斓分明感觉到,两人比起从前在幽州的时候,明显生分了,相谈无非风花雪月的琐事,涉及正事则一语带过。
他心下难掩愧疚,再添被父亲强加的重任和压力,不免喝得有些过,出得门来,脚下略微踉跄,手搭在兄弟肩头笑语。
“还说旁人饮酒狎妓,咱们这岂非监守自盗?”
偶有巡城的队伍路过,远远瞧见那张狰首面具,明显是季督尉宿醉归来,别说过来盘问,都低头装没看见从边上绕行。
义兄酒量浅,这一夜却几乎喝得酩酊大醉,季以舟知他满肚心事,也不曾劝,特意挑了成安坊这等僻静道路。
晨曦微露,陪他走着权当醒酒。
待会儿还得进宫面圣,这一身酒气,实在不符他一贯沉稳干练的作派。
这一片大多是官员府邸,众多显赫门楣中,夹了座外表简陋的小宅子。
解斓一眼瞧见门前石柱上栓着匹品相极佳的小红马,不由驻足多看两眼。
毛色通体火红,只额间一块棱形白斑,马颈修长强健,安静立在原地显得极精神。
见有人过来还盯着自己打量,那马微微仰首,一副傲然姿态,斜眼回了一记,转开头去轻微打了个响鼻,竟颇通灵性。
马瞧着有几分眼熟,解斓拍拍脸,试图清醒些,看了看门上匾额,只书着“王宅”二字,简洁得无一丝赘述,字写得却飞龙走凤,风骨清然。
“这是谁人府邸?”
季以舟哦了一声,“御史中丞王大人家。”
与这所宅子在一众官邸中格格不入一般,跻身二品大员,却清简到如此寒酸的地步,唯有御史中丞王清了。
解斓打了个酒嗝,“唔,马倒是好马,傲立浊世,出身微贱却不自轻,比这世上爱攀附强势之人,强多了。”
也不知他是说马,还是说人,满腔郁愤却是不吐不快。
季以舟不搭腔,见那边两个人正从府门走出,待瞧清那女子的相貌,不由双眼微眯。
凌靖初一身骑装显得精干利落,微一抬手,“王大人请留步。”
王清手里还攥着卷轴,这可是甘霖先生的真迹,心下难免有几分激动。
爱不释手并非单纯因价格昂贵,甘霖先生是近几年才崛起的书法大家,作品流传于世的并不多,笔意风流却不靡靡,气韵清逸脱俗,连皇帝也曾予以褒赞。
甘霖先生的字甫一出世,清而孤傲的笔风,便在文人雅士间极受推崇,之后却被城中附庸风雅的世家子弟们,将价格推得节节高升。
如王清这种出身清贫、无世家大族依仗的清流一派,视之若瑰宝,却囊中羞涩,平日顶多抚着两件赝品望梅止渴。
今日,得昭宁长公主相赠这幅《秋素帖》真迹,王清已暗自将她视为知己,对于其中未曾表露的含意,也看得十分透彻。
此番对他,乃至整个清流,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还请郡主代为转达昭宁长公主,先帝知遇重用之恩,清铭记于心,夙兴夜寐,不敢稍有懈怠,二位殿下放心就是。”
世家把持皇权,先帝穷尽一生,终是无法打破桎梏,此痛除了堪作傀儡的皇室,于清流一系亦是迫在眉睫的危机。
清流眼中,视季威、解知闻之流如乱臣逆贼,今日王清这番表态,由凌家这等过去忠于皇族、眼下却将要落没的世家转达,凌靖初自知其意义重大。
她暗自感叹裳裳眼光不错,不再多言,道声“告辞”,出了府门径自朝拴马柱走来。
这才看见正围着红玉打转、一身酒气的解斓。
凌靖初心头升起复杂难明的情绪,淡淡道了声:“解刺史,好久不见。”
父亲战死沙场,扶灵回京的,正是眼前的解斓。
彼时阖府上下愁云惨淡,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母亲更是伤心到一病不起,这位解刺史,却当着一众孤儿寡母的面,直言不讳:
若非凌将军不遵帅令,一意孤军深入,也不至于出师未捷,使得我方部署大乱,不及施援……
老夫人气得当场命人把他赶出去。
凌靖初当时恨极了解斓,把她父亲说成只知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但事后多方探查才知,当日是解斓一力开脱,父亲才不至于死后还要背负违逆军令的罪名。
她并非不明事理之人,知道解斓在大义上并没有错,甚至有襄助之谊,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