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 60-70(第4/21页)

做的,并无任何人逼迫过你什么。”

    唯阳公主与崔言修来往时并未有过任何逼迫之举,反而在言行间都没什么架子,骨子里透出来的随和与耐心做不得假。

    崔言修从未觉得自己是被公主俯视与施舍的人。

    而先帝的仁德至今为人称颂,应也不会迫使范明真做什么违背他本意的事。

    云月公主对范明真的情意在京都已不是什么秘密,且不少人都见过范明真与云月公主一同出行,并未听说他是被勉强的。

    “你懂什么!”范明真的情绪忽然有些失控。

    “当初……当初我也是人人艳羡的才子,世人都以为我会有大好的前程。”

    “我也是这么以为的。”

    “时至今日都还有人在研读我当初写下的那篇策论。即便临清筠他那么讨厌我,恨不得我去死,也不得不承认我那篇策论写得很好。”

    范明真垂眸看着地上被灯笼投射而出的阴影,神色晦暗道:“可我……”

    “可你这么多年来再未写出过任何为人所知的文章,所以时至今日,你有且仅有那一篇文章广为流传。”

    范明真面色一僵,立即反驳道:“我日日提笔,写了很多文章!”

    “可事实是,如今满京都的人都只知道你与云月公主情深义重,无人听说过你在朝堂上有过什么贡献。”

    “范明真,你处心积虑地想靠最体面的婚事抵消自己的寒门出身,如今求仁得仁,难道却要反过来说是唯阳公主当初不该帮你,或是帮你不够多吗?”

    范明真没再反驳,静默了须臾,随即颓然地低下头,无人能看出他此时的想法。

    崔言修也并不在意他如何想。

    只是看出范明真似乎想将自己今日所得都归咎于别人或是那些他无力改变的外物,崔言修才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轻叹了一口气,崔言修转身,在静谧的夜色中往回走。

    范明真慢慢抬起头,目视着崔言修挺拔颀长的身影越走越远。

    他的脊梁也曾如他一般笔直,他也对自己和大启的将来有着种种构想与远大的志向。

    只是范明真已经有些记不清,到底是从何时开始,他手中的笔再也写不出值得让人研读的文章。

    他苦心往上爬的每一步,最终都让他走进了更黑暗的深渊。

    第六十三章

    夜色一层层笼下来, 将世间万物都掩藏于其中。

    茶楼的人群散去不久,今日临清筠与那些书生们说过的每一句话便都被人登记在册,送进了宫中。

    “他们对临将军和唯阳公主的态度如何?”

    江黎慢条斯理地翻看着, 淡声问仍跪在地上的眼线。

    “称得上感恩戴德。”

    “好一个感恩戴德。”江黎缓缓道。

    “全都在这里了?”

    “回陛下,今日唯阳公主与临将军在人前所说的每一句话均未遗漏,在场学子们的身份及言行也都一一由卑职及手下记录了下来。”

    “人前?”

    江黎挑了挑眉,“仍无法潜入公主府吗?”

    跪着的人立马叩首道:“卑职无能。”

    公主府的守卫实在太过森严。

    他们的人不仅无法乔装混进去, 夜间登高时也会很快被时刻埋伏的暗卫注意到,无法靠近公主府分毫, 更遑论探听到什么。

    “自去领罚。”

    “卑职遵命。”一身夜行衣的人很快离开, 消失在宫墙间。

    江黎细细看着手中的册子,将上面的话一行行看过去。

    他从不知道, 临清筠竟不只在领兵打仗这些事上有天赋, 在政论和诗赋方面也丝毫不落于人下。

    还想以此来收拢人心,在这些即将参加春闱的学子中树立威望。

    江黎又翻到记录了学子们身份的地方,发现今日参与茶楼对谈的人中,除了尚辰背靠纪家以外, 其余的均出身寒门。

    这些人从各处来到京都, 一路上走得艰难,且见识短浅, 最容易被临清筠三言两语说动。

    但江黎不得不承认,临清筠今日在茶楼所说的话均言之有理, 不仅切中了大启政事上的痛点,且言辞都很有分寸,并未触及任何不该说的内容。

    这也让江黎无法凭借此事治他的罪。

    江黎还记得, 上回春闱时, 是他那个仁义的哥哥派人在京都安顿了这些清贫的考生。

    今年江黎本也已开始让下面的官员着手准备这件事, 但未曾想最终会被江殊澜抢了先。

    如今人人都说唯阳公主心善,不仅处处为寒门学子着想,且待人亲和,颇有当初先帝的风范。

    既然江殊澜在人前的形象已开始有意无意地朝先帝靠拢,江黎便不得不更加忌惮她的存在。

    毕竟当初江黎初登帝位,也是处处模仿着已死去的那人,才逐渐让朝堂安稳,得百姓信服。

    江黎已得知江殊澜待范明真的态度,确认她绝不会与他成婚,便更确定江殊澜仍心心念念着想与临清筠在一起。

    临清筠对江殊澜的在意已无人不知。即便受人议论揣测,他也愿意什么都不顾,名不正言不顺地住进公主府。且他连演武场都不去了,只日日陪伴在江殊澜左右。

    或者即便江殊澜对临清筠并无几分真心,她最终也不打算与他成婚,她应也想用自己对范明真的决绝态度稳住临清筠,以求有朝一日让他手里的兵权能为她所用。

    而兵权能用来做什么,已不言而喻。

    不仅图谋兵权,如今还明目张胆地收拢学子,江黎觉得江殊澜的企图已呼之欲出。

    但江黎觉得江殊澜动错了心思。

    朝堂中常年来仍是出身世家的官员占了上风,没有家世背景的官员,即便是范明真这种风光无两的状元郎,也只能每日汲汲营营,费尽心机地谋求其他出路。

    这些寒门学子即便一一被江殊澜收服,在盘根错节的朝堂中也翻不起任何浪来。

    江黎一一扫过那些名字。

    科举之事经手的官员众多,为了积累已久的名望,江黎不能冒险干涉他们的成绩。

    但张榜之后,无论这些人有多少才华,他们的任用仍需由他这个皇帝来定。

    即便考中了状元,江黎若想一辈子按死他,他便永远无法通过官员考核,更别想入朝为官。

    “明日命人送一批银两去唯阳公主府。”

    江黎放下手中的名册,淡声吩咐一旁的内侍:

    “记住,要比公主为这些人花的只多不少。公主主动为朕分忧已属有心,自然不能让她负担这笔钱。”

    “传朕口谕,唯阳公主此次的差事办得很好,该赏。”

    “至于赏什么……你看着办便是。”

    江殊澜既然公开帮助这些穷酸的书生,那他便用更多的钱,将她这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