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60-70(第14/44页)

着多煮一边, 多晒一会,都不愿意都掉土豆与红薯。

    甚至已经有人无师自通发现土豆晒干可以磨成粉,然后变成粉条煮着吃。

    本着只要毒不死就吃,比饿死好的心态。

    先试毒的人发现好像没什么事, 除了有的人吃了不消化闹肚子,基本没什么大事。

    于是很多乡民纷纷把自家的土豆红薯磨成粉, 运气好还能抓田鼠兔子来炖,变着花样吃,连续吃了半个月。

    终于有荒北商人下乡过来收购粉条, 开出十文钱一斤的价格,令乡民们大为吃惊, 心想,土豆粉和红薯粉,居然那么值钱!

    不过要制作粉条确实需要很多红薯和土豆,有时候一百斤也就能有个二三十斤的粉。

    乡民们纷纷拿出自家晾晒的粉条,卖给荒北商人。

    荒北商人秤好后,按个给了钱,然后定下几天后再来收一次,有多少就收多少。

    乡民们捧着手里沉甸甸的铜板,忽然感觉不可思议,就好像在做梦一样。

    直到荒北商人坐着马车离开,乡民们才发现是真的!

    他们能通过卖粉条赚钱养家!

    还是一条让大家都发财的通道!

    乡民们纷纷奔走相告邻村,邻县的穷人们,很快高州两府迎来更多乡民抢购土豆和红薯。

    高州县令都被他们吓到,还劝他们谨慎购买,现在的土豆只能储存三到六个月,发芽了就不能吃,容易中毒。

    结果乡民们相视一笑,有德高望重的老者拿出粉条,接着路边摊子煮了一碗土豆粉和红薯粉给高州县令。

    高州县令捏着鼻子看着糊叽叽的东西,根本不敢吃。

    还是有个衙差自告奋勇过来试吃,他还拿着食堂的卤子浇一遍粉条,然后当初嗦了起来。

    一口就滑落喉咙,让衙差惊了。等舔了舔嘴巴意犹未尽才报告:“好糯,好丝滑的粉!”

    “再给我来一碗。”

    高州县令本身就是个吃货,他见手下吃了没事,自己也要一碗,加料加醋加辣椒面,当场嗦了一碗,整个人眼神都放光了。

    “好!好东西!这是何物?”

    “大人,这是荒北商人都抢着要的粉条,十文钱一斤。您不知道?”一个乡民没忍住说漏嘴。

    让其他乡民暗戳戳将人拉下来,生怕说太多,买不到土豆和红薯。

    高州县令闻言,默默观察一下。

    随后下令开铺放豆子。

    毕竟吃人嘴短,这一批货就便宜他们了。

    当成筐成筐土豆像不要钱似的拿出来,各村乡民的青壮年都抢着要土豆,其次是红薯。

    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

    吴泰府也是同样的情况,当地县令发现乡民们都有组织地抢购土豆和红薯,力度不比西北商人差多少。

    甚至西北商人前段时间吃了太多存量,现在明显有点消化不良。说白了,钱包瘪下去了。

    要不是赵家下了死命令,只许买不许卖,西北商人早就按耐不住把购买的土豆红薯抛售出去,以此减少损失。

    他们此前怎么都想不明白,晋王为什么要将如此珍贵的粮食放到西北,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惩罚一下背叛商务府的商人?

    现在赵家都反应过来了。

    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晋王对付西北商人扰乱粮价市场,可能只是其中一个目的。

    但另一个目的是什么?很多自诩七窍玲珑的门客,猜来猜去,基本都是一些晋王威胁论。

    也有人认为晋王是故意填补大姚日渐出现的粮荒。

    不然前几个月怎么会出现叛军?还不是因为欠收闹得?

    至于南青什么目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皇宫内的新帝听严公公汇报上次拿铁木兰镇压叛军一事,高兴得合不拢嘴。

    原本杀死一些狼子野心的逆贼,已经是极大的胜利。

    幸存一些乱民,都是为了一口饭反朝廷,朝廷可以作为正义之师杀了他们。

    可乱民毕竟是大姚人,即便有罪,杀了也容易影响人心。不杀,又留着那么多嘴,哪有粮食养他们。

    朝廷也因为乱民一事,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此事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然而现在不同了。有了大量便宜的土豆和红薯。

    新帝只需要大发慈悲给乱民一些路费和土豆红薯,他们就能回家乡自己种红薯种土豆,起码不用再担心饿死。

    有口饭吃就不容易被人蛊惑造反。

    一举多得。

    “皇兄真是当世奇才!”新帝开心的时候没忍住多喝两杯。

    严公公提醒道:“陛下,以奴婢之见,您也购一些土豆和红薯,还有玉米预防灾荒。”

    “据说土豆和红薯还能做成粉条,如今在市面上都买到二十文一斤。”

    新帝感到惊讶:“土豆和红薯,还能成为一桩生意?”

    “是啊!要不说荒北的商人各个都如星宿下凡,他们脑子都不知道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竟然能用土豆红薯变成一道美食。”严公公毫不吝啬夸赞道:“现在荒北手头有点宽裕的人,都爱吃这口,无论是拌着吃,炒着吃,就着饭吃都美味。”

    “如此神奇,那朕今晚也要尝一尝了。”新帝立即让御膳房的人去准备。

    随即他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命令严公公:“此事就由你负责采办宣传,尽快在京城打开一条做粉条的生意。”

    新帝现在特别缺钱,就算是蚊子肉,他也不嫌小。

    很快京城也要收购土豆和红薯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了京城这个圣地带头,土豆红薯开始被人大肆抢购。

    很快几文钱就能买到的红薯,被炒到十几文,还有粉条更是被炒到五十* 文一斤。

    西北商人手头都有几十吨红薯土豆,见眼前出现一波赚钱风气,他们已经按耐不住想要投放出去。

    赵家还是命令人不许投放!希望他们顾全大义!为了西北未来的市场着想。

    可商人只顾着眼前的利润,哪里顾得了长久。

    有人不怕死先投放出去,赚回老本,还有一点利润。

    赵家还没来得及抓人,其他商人开始挤破头投放囤好的土豆和红薯,市场上,顿时充斥着大量的豆子。如山洪一样滚滚挤压仓库。

    没出一天就跌破到一文钱三斤的价格。

    后面跟风的商人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导致大量的西北商人破产,囤积大米的米铺价更是被土豆和红薯冲击到关门,损失惨重。

    街道一夜之间大量关铺,倒闭,贴上转让的通告。有积蓄的回乡下,没积蓄的只能流落荒北打工。

    赵家商人前期投入最大,现在因为西北商人的投放,造成大量的通缩,使得商人自杀的自杀,卖田填补亏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