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60-70(第7/28页)

田地需得人耕种,唯有保住了粮食,才能保住百姓的饭碗,从而把局势平稳下来。

    “我打算一边平乱,一边恢复农耕,需得从通州和惠州借人。”

    史延锦愣了愣,试探问:“如何借人?”

    陈皎不答反问:“通州的田地够百姓耕种吗?”

    史延锦闭嘴。

    陈皎继续道:“闵州那边缺人,我需要州府出告示,但凡通州境内没有田地的百姓都能过去落户领得自耕地,哪怕是贱籍都无妨,皆可转为良籍。”

    此话一出,史延锦被气笑了,不客气道:“九娘子此举何止是抢人呐,简直是把刀架到史某的脖子上讨命!”

    陈皎淡淡道:“史州牧言重了,倘若此次的叛乱平定之后再次复起,它会烧到我惠州吗?不会,它只会吞噬你通州。

    “方才史州牧也曾说过,晓得弥香散的厉害,就连我们惠州的兵都不敢与其硬碰硬。那些信众若传了过来,任你通州有三头六臂,不死也得脱层皮。

    “想来史州牧心中有民,是不愿看到那情形的。反之,我淮安王府大老远派兵过来,粮草军饷皆是自己出。闵州隔得远,州内又百废待兴,你说我惠州图的是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朝廷下令,我们发兵来了,倘若做到半途而废回去,也能交差,反正那火烧的又不是惠州的地盘,日后受到波及的是你们通州,与惠州何干?”

    这话说得着实不客气,却也是事实,朱韵连忙打圆场道:“九娘子勿恼,兹事体大,还请容许州府商议商议。”

    陈皎和颜悦色道:“还望通州能体恤百姓不易,那闵州光靠镇压远远不够,得治乱。唯有把秩序彻底平稳下来,日后才不会再生是非。

    “我惠州虽受朝廷之令,但治理还需通州协助,唯有两州齐心协力,方才能保住闵州安稳,周边能得安稳,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于州府来说,也省事许多。”

    朱韵连连点头,“九娘子所言甚是,待我等商议之后再答复你,可允?”

    陈皎:“最迟明日正午,我没空把心思耗费到你们身上。”顿了顿,“若是愿意协作,惠州自有协作的方法;若是不愿意,那惠州也有不愿意协作的主意。”

    这话说得朱韵眼皮子跳了跳,总觉得他们来者不善。

    晚些时候陈皎等人回到官舍,裴长秀担忧道:“通州愿意放人过去吗?”

    陈皎冷冷道:“由不得他们。”又道,“倘若他们作死,那我定会把闵州之乱引过来,索性把通州也取了。”

    裴长秀闭嘴。

    这不,史延锦憋了满腹牢骚,背着手来回踱步,恨恨道:“那陈九娘着实狂妄,一介女流之辈,开口就向我通州讨人,她算什么葱?!”

    黄斌也道:“是啊,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若是不配合她,听她的语气,是想祸水东引。”

    史延锦怒目道:“她敢!若把闵州的乱子引过来,我通州定跟淮安王没完!”

    一直没有吭声的朱韵忍不住道:“主公,惠州养着上万的兵呐,你可曾想过,朝廷为何让淮安王发兵过来平乱,他们离闵州这般远,而不是让通州想办法去平?”

    史延锦闭了嘴。

    这些年通州背靠惠州,日子也是过得胆战心惊,没有人能在猛虎旁边酣睡。

    史延锦才干平庸,只能猥琐发育,在背地里养私兵,但规模始终养不起来。此举一旦被惠州和朝廷察觉,他是活不过三日的。

    现在陈九娘过来施压,纵使史延锦不甘心,还是不敢闹得太过,因为他们占理,明面上受朝廷之令平乱,通州不配合平乱被趁机清理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就是怕陈九娘祸水东引,那绝对是大杀器。

    朱韵只想赶紧把那群瘟神打发走,苦口婆心劝史延锦道:“主公,倘若陈九娘只求告示,应允她也无妨。

    “一来闵州乱七八糟,咱们州内的百姓不一定愿意过去;二来若她背地里使手段,通州是防不胜防的;三来则是万一她扣帽子状告到朝廷,那便是无妄之灾;四来淮安王老远发兵过来肯定憋着满腹埋怨,若通州成为他的出气筒,那才叫冤枉。”

    他句句诚恳,字字都是现实,搞得史延锦挺无语。

    黄斌不太高兴,阴阳怪气道:“朱治中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朱韵也是个硬茬儿,回道:“不若明日黄别驾亲自去回绝陈九娘,依我之见,把他们拿下才更好。”

    黄斌懊恼道:“你!”

    史延锦头大道:“你俩别吵吵!”

    两人闭了嘴。

    最终史延锦还是服了软,于翌日让朱韵去官舍与陈九娘他们商议此事,陈皎没有出面,而是让崔珏处理。

    崔珏非常体贴,已经把要发放的告示写好了,通州只需把它发到各郡县即可。

    朱韵心中复杂,崔珏好脾气道:“大家都是为了闵州安稳而努力,还请朱治中体恤闵州百姓的不易 。”

    朱韵道:“崔别驾言之有理,只是不知那些百姓愿不愿意过去。”

    崔珏淡淡道:“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包括我们惠州,也会发放告示,只要他们想去闵州扎根,官府就不会阻拦,毕竟得给他们留一条生路不是?”

    朱韵应是。

    崔珏继续道:“想来朱治中也是明事理之人,之所以此举,实在是无奈。就如九娘子所言那般,若光靠平乱而不治理,那闵州之乱就断不了根。

    “王府既然派人来了,就盼着能从源头上掐断大乘教,让当地百姓有地耕种,有粮收。只要他们的饭碗有食吃,自不会冒风险去作乱。”

    朱韵点头,“崔别驾仁心仁德,是闵州之福。”

    崔珏意味深长道:“通州有朱治中,也是通州之幸。”

    朱韵沉默不语。

    把事情协商妥当后,谢必宗从外头回来,恰巧朱韵离去,谢必宗看了他一眼,去到崔珏屋里。

    崔珏见他回来,问道:“如何?”

    谢必宗行礼道:“属下探听过了,朱治中比黄别驾的口碑要好得多,且二人不太和睦。”

    崔珏点头,“不睦才好。”

    谢必宗把探听来的州府消息尽数告知,不一会儿陈皎过来,崔珏做手势,谢必宗退下了。

    陈皎进门就问:“事情谈妥了?”

    崔珏回答道:“朱治中说下午就把告示贴出去。”

    陈皎满意道:“算他们识相。”

    崔珏严肃道:“待闵州的局势稳定之后,通州内也该布局了。”

    陈皎点头,“既然来了,自然不能白跑一趟,我留人在这边多打听着些。”

    崔珏:“通州七郡,若能融会贯通,他日惠州必当强大。”

    陈皎挑眉,“我爹最是重利,就是这么被你忽悠过来的?”

    崔珏板脸道:“请九娘子慎言,崔某行事从不会光耍嘴皮子。”

    陈皎撇嘴,“你休要跟我装正经。”又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