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将军解战袍: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将军解战袍》 70-80(第9/20页)


    三人各怀心思,表面都不动声色,只有一个尹英尚在状况外。

    面对这两位心眼加一起比马蜂窝还多的老狐狸,殷祝微微一笑,把自己这个便宜儿子直接推了出去。

    “今日朕册封太子,在列祖列宗前,麻烦两位阁老做个见证。太子年幼,等到出发后,就要靠你们来教导他了。”

    “陛下言重了,教导储君,此乃人臣之本分。”

    接下来就是繁琐的受册礼教流程,殷祝身子虚,有点儿站不住,就叫人搬了个座位来坐。

    看在陛下难得愿意放权的份上,唐颂和王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都没说。

    尹英换上太子服饰后,来到殷祝面前,又喊了一声“父皇”,但这一次他的目光很亮,或许是方才接受众人跪拜的体验,让他头一次感觉到了权力的美妙。

    殷祝看着他,许久后轻声问道:“朕不在新都的日子,知道怎么做好太子吗?”

    尹英:“儿臣一定听两位阁老的话,帮父皇守好后方!”

    殷祝笑了一下,虽然很短暂。

    “有志气就好,”他阖上眼睛,淡淡道,“今天就到这吧,朕乏了。”

    尹英有些失望,刚当上太子,他本想让父皇多看看自己,这还是他第一次穿上九章衮冕呢。

    但看到殷祝苍白的脸色,他还是听话转身,对着唐颂和王存说道:“父皇身体不舒服,两位阁老,就由我……孤来送你们离宫吧。”

    唐颂看着他的眼神是十二分的满意,夸赞道:“太子聪颖懂礼,孝心难能可贵,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我大夏的一代明君。”

    王存比他含蓄些,先是看了一眼不远处闭目养神的殷祝,这才对尹英点点头道:“那便劳烦太子殿下了。”

    他二人来到殷祝面前告辞,殷祝像是睡着了一样,半晌,才从鼻子里发出了一道“嗯”声,算是许了他们离开。

    “唐阁老今日颇有些失态啊,”回宫路上,苏成德走在轿旁轻声调侃道,“是见到我大夏后继有人,太高兴了吗?”

    殷祝睁开双眼。

    当皇帝那么久,青年早已有了不怒自威的气势,只是一个淡淡的眼神扫过来,便叫苏成德赶紧告罪:“奴才多嘴,不该随便瞎说谤议朝臣的。”

    “朕又没怪你,”殷祝说,“况且,你说的是实话。唐颂今日确实很高兴。”

    能不高兴吗?皇帝要走了,太子又那么小,朝中大小事务全要依仗他,要不是还有个王存,和皇帝有什么两样?

    苏成德不解:“奴才不明白,您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将他留在新都?万一……”前线继续失利,对君主的声望也会造成巨大影响的。

    殷祝听出了苏成德的未竟之言。

    他垂下眼眸,看着手心的掌纹说道:“他想要通过影响太子,掌控太子,借此来掌控大夏朝堂,但朕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朕说过,这场仗,已经打到尾声了,两年之内,必定见分晓。”

    苏成德偷偷窥视着坐在轿上的殷祝,总觉得有些眼熟,但想不起在那里见过了。

    片刻后,他忽然惊觉:

    陛下如今这副目空一切的淡漠神情,竟像极了宗大人刚进宫时的模样。

    后来和陛下相处久了,宗大人渐渐变得比从前要善谈了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可分别之后,陛下却渐渐变得不苟言笑起来,方才归太医坐在那儿熬药时,还盯着他的背影发了很久的呆。

    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苏成德心中默默祈祷。

    陛下和宗大人,都能平安归来。

    第75章

    “喂,你听说了没?”

    “听说什么?”

    “哎呀,就是太医院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说是陛下快不行了!”

    正要拐过宫道的一名内宦顿时停下脚步,屏住呼吸,谨慎地靠在墙后倾听起来。

    另一人听到这话,语气怀疑,明显是不怎么相信:“怎么可能呢?陛下不是还要御驾亲征吗,要是真病重,朝堂上怎么可能到现在都没传出动静?”

    “哎呦你不懂,就是因为陛下病的厉害,所以才要故意瞒着嘛。”

    那人故作玄虚道:“你也知道,我姑妈的二表叔的三舅也在宫里干这个,但他跟咱们这些人不一样,是能在苏公公面前混个眼熟的人物,是这个!他跟我说的消息,那还能有假?”

    “真的假的?”另一人还是有些怀疑,“你这……姑妈的二表叔的三、三舅,是做什么的?”

    那人咳嗽一声,声音也有些尴尬:“给苏公公倒夜壶的。”

    “…………”

    连躲在墙根后面偷听的内宦,也忍不住狠狠抽了下嘴角。

    “总、总之,你别管这活儿体面不体面,你就说算不算眼熟吧!”那人嘴硬道,“我那老舅是在给苏公公倒夜壶的时候,听到他躺在床上长吁短叹,手里还攥着一把佛珠念念有词,说是在为陛下祈福,他越听越害怕,回来跟我讲,搞不好啊,也就是这几日的功夫了!”

    另一人倒抽一口凉气:“不会吧?可我都看到了,城外那些禁军,都已经列装插旗准备出发了,粮草都装车了呢。”

    “咱们大夏哪一任陛下,继位时不都发誓一定要把山河十四郡收回来吗?带病硬撑着上路,打着御驾亲征的名号,要是半路上走了,那名头也好听啊。”

    “所、所以是真的吗,太子马上就要继位了?”

    “十有八九。我看呐,最多不超过一年……”

    内宦听得心脏狂跳,意识到这个消息的含金量,当即便转身原路返回,急匆匆地向宫外走去,连路上碰见熟人跟他打招呼都没听见。

    “此言当真!?”

    府邸内,唐颂拍案而起。

    他惊疑不定地瞪着眼前特意跑来通风报信的内宦,厉声道:“此事关乎国本,你可不能轻易胡说!”

    “千真万确,”内宦跪地,言辞恳切道,“奴才来找阁老前,还特意去太医院打听了一番。”

    唐颂语气急促:“他们是怎么讲的?快说!”

    内宦忙道:“太医院说,说是前几天深夜归太医被急召入宫,这些天连宫门都没出过,一直待在陛下左右,还有源源不断的珍贵药材被送入宫内。但陛下却停了太医院每日的补药和诊脉,只让归太医一人为自己诊治。”

    唐颂立刻想起最后一次见殷祝时,对方甚至虚弱到无法站着参加完太子受册,必须要人搬来椅子坐才行,顿时对内宦这番话信了大半。

    “陛下操劳国事,龙体欠安,对外隐瞒身体状况,想必也是为了大夏考虑。”他回过神来,对内宦说道,“可老夫身为阁老,深蒙圣恩,也不能坐视不管——这样,以后宫中再有什么消息,你第一时间来告诉本官,若消息属实,本官必有重赏。”

    说着,唐颂还当场叫人拿来了一锭金子,亲自上前把那内宦扶起来,将沉甸甸的金子赏给了他。

    那内宦大喜,连连叩首道:“多谢唐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