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驿站,拯救世界: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笨鸟驿站,拯救世界》 20-30(第9/16页)

退出。

    不到五天,积雪全部被铲除,四个入口也都被堆上沙袋,防止外面的雪水流进来。

    接下来要翻地,没有农机,纯人力,这也就是开春了,如果他们提前,地被冻着,根本没办法翻地。

    如果是农机的话,整个农场,十个人都用不到,不像现在,一点一点的,真正做到精耕细作。

    在他们做这些的时候,他们的头顶上,工程队也没停,一块块钢化玻璃被人工吊上去,安装在焊接好的支架上。

    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在地里深埋水泥柱,外面是一圈钢化玻璃,这些水泥柱在中间支撑起钢化玻璃支架,防止倒塌。

    玻璃安装的越多,农场的整体温度就越高,等到正式合拢那天,农场白天的温度已经能达到东大夏天外界的温度了。

    “明天要播种了吧?”一天工作结束,路上回管理区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老农民们凑在一起,或是交流耕作经验,或是交流小道消息。

    “对,今天领导不是强调了嘛,还让大家熟悉手拉犁。”

    手拉犁播种效果最好,翻地的效果就差很多,主要是人力能拉动的手拉犁大多都轻巧,吃土不深。

    吃土深就需要犁自重重,这样子来人又很难拉动,除非是用牲口,还不如用锄头锄。

    “哎呀,我就是确定一下,太激动了,我都多久没见过正经粮食了。”

    另一个人警惕的看向他:“我可劝你,别动歪心思,好好干活,咱们这工作可来之不易,以后肯定会更吃香,别因为点蝇头小利把工作丢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说说,没别的意思。”

    这几天农场负责人反复强调,他们研究出来的每一粒种子都很珍贵,都是科学家们花费了很长时间,大量的心血才得到这点种子。

    每粒种子都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那就是发芽长大,结出更多的粮食。

    这些种子为了更好的发芽长大,还混了药,吃了就会中毒。

    不仅如此,播种这段时间也会有巡逻队全程巡逻。

    不客气的说,如果管理不严格,不混药,四麻袋种子,能让人偷吃一半。

    麦种没有磨成面粉又怎么样,它至少脱壳了,生吃,比大多数菜团子都要好吃,也不卡嗓子。

    不仅是他们,管理区其他人也听说明天要播种,都在问自己认识的人,也有人想让这些人帮忙带回来点麦种,不用很多,一小把就行。

    说一半都是保守的,管理区将近三万人,一人一小把,这四麻袋麦种都不够分的。

    “别想了,不可能,巡逻队的人还看着呢,你去找别人吧,反正我不敢。”

    “就一点,不碍事,你偷偷的,别人也看不到。”

    播种这天天气不太好,下了毛毛小雨,所有人都是冒雨来的农场。

    农事耽误不得,每天做什么,规划了就必须要做,播种这件事更是赶早不赶晚,他们这里冬天长,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

    种子被放在小推车上推过来,保护的严严实实的,每个人分到的种子也都是经过精确测量的,确保每个人的种子一样多。

    红彤彤的麦种,一看就是拌了不少药,以前这些麦种拌药是防虫,现在是防人。

    那些原本打算偷偷自己吃一点的人,看到这红彤彤的麦种,也都打了退堂鼓。

    这药一看就足,不说毒不毒死人,光说味道肯定就不行。

    分到粮种的人开始播种,翻好的疏松土壤,手拉犁轻而易举就能被推出去,麦粒均匀的散落在犁沟里。

    旁边,有后勤处的人拿着相机在拍视频,这是他们管理区末世第一次播种粮食,也是整个国家的第一次,非常有纪念意义和研究价值,必须要拍视频留念。

    这视频也要在管理区播放,让管理区的人都看到农场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头顶,毛毛细雨逐渐汇集起来,玻璃棚顶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样方便收集雨水。

    东大管理区已经种植完半个月后,地上的积雪才自然消化完,又等了半个月,地面彻底干透,管理区的车队提前出发,给各地送种子。

    这时候研究所又出了一批粮种,比上次的多很多,研究所留下的两袋种子种了十亩地,共收获一万斤左右,分给他们九千多斤,也就是九十多袋。

    这九十多袋带上之前的六袋,凑够一百袋,分配给各个地方。

    “简直就是胡闹!从首都到东大,这么远的距离,万一出点什么问题,失去这么多专业人才,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东大管理区申请的科学家大多还没上路,原因是还没收到正式通知。

    也有一小部分已经上路,科学家确实宝贵,但是吃不上饭也是真的吃不上饭,科学家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更别说什么研究。

    送这些人离开,是为了国家好,也是为了管理区和科学家本人好。

    尤其是在东大管理区支援的粮种到达后,科学家们直接跟着回程。

    黄茗就是在支援白县的粮种到达后,跟着车队回东大的,半路又有其他地方的科学家们汇集,车队上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她是东大管理区出来,现在带上老父亲回东大的,都过来打听消息。

    可是他们打听的都是些非常机密的问题,比如说管理区的研究部门多大,有多少专业,待遇如何,有多少专业器械……

    这些哪是她这个普通的管理区人员能知道的事情,只能是一问三不知。

    她出来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管理区现在是什么样,她更不清楚。

    首都距离管理区比较远,一段一段运输,粮种到达首都的时候差不多是七月份,再播种已经来不及,只能等明年播种。

    首都的研究人员经过检测,确定东大之前提交的数据全部都是真的,甚至不少数据更加优秀。

    东大的配置在东大管理区提交申请的时候就查的清清楚楚,科研人员都是中规中矩,非重本都是这样的配置。

    但是人家就是研究出来了,这下不支援是不行。

    首都直接面向全国发消息,让各个管理区配合东大管理区。

    各地都开始派遣车队,有些科研人员等级不够,也被管理区给送去了,反正我们把人送去,支援你们,那你们不支援我们就不太好了吧。

    积雪消融之后,李籽跟着小哑巴,在管理区出来搜集物资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出来,这么多人散落在管理区附近,有点什么事也能互相照应。

    小哑巴说的山洞不远,确实是在东大里,东大西北角有个山坡,乘着这个山坡,学校修了一个小公园。

    以前李籽就听说过这里有个公园,每天晚上都有不少情侣过来,只是她刚来学校,还是个母单,就没来过这里。

    在小哑巴的指点下,李籽看到了那个所谓的山洞。

    其实不算是山洞,只是个浅浅的小洞,可能是哪个人随手挖的。

    情侣嘛,说话或者打电话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