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茫茫》 30-40(第7/16页)

    冬至那日,长安飘雪,阿娘与另外几位官夫人将每日的粥换成饺子分给无家可归的百姓吃,她前去帮忙,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忽有急促马蹄响在长街。

    来人停留在粥棚前,翻身下马,急声道:“桥姑娘!沈寄时和周季然都疯了,你快去劝劝他吧!”

    她抬头,看到十二皇子身穿甲胄,张嘴说话时白气从他口中哈出,令他面容都有些看不清。

    她将盛饺子的汤勺递给郁荷,仰头轻声道:“你说沈寄时,怎么了?”

    十二皇子来接她时带了一匹较为温顺的马,她骑上去握紧缰绳,挥鞭往城外走。

    她走得太匆忙,仅披了一件红色斗篷,寒风吹在她脸上,刮得脸颊生疼。

    等赶到营地时,露在外面的头发结了一层薄冰,握着缰绳的手冻得几乎没什么知觉。

    演武场外围着一大群士兵,她跟在李御身后走到最前面,一眼就看到上面挥舞长枪的少年。

    他脸上破了一道口子,正缓缓往下淌血,可却好似无知觉一般,出招凌厉,带了无穷杀意,挥枪向周季然刺去。

    十二皇子神色紧绷,沉声道:“自裴将军死后,他们便有些不对劲起来。今日他们二人因为兵马调动一事起了争执,一直打到现在,越打越凶,谁都劝不住。”

    话音刚落,刀枪相抵,发出刺耳嗡鸣,周季然后退几步,突然冷笑道:“沈寄时,你凭什么这么狂妄!难道你忘了,裴将军也是因你而死!如果不是为你挡箭,她根本就不会死!”

    不!不是的!

    她摇头,爹爹曾说过当时的场景,不是沈寄时的错,不是他的错!

    他或许冲动或许狂妄,可是长安一战,他于行军之上未曾行差踏错一步。

    战场本就瞬息万变,那支暗箭出来的太突然……

    周季然的话令少年浑身一僵,他仿佛被触怒了的狮子,声音嘶哑吼道:“周季然,我今日必杀你!”

    手腕反转,长枪擦过刀锋,直直向周季然捅去,众人脸色皆是一变。

    “沈寄时!不要!”

    熟悉的声音冲破云霄,沈寄时动作一顿,枪尖猛地一歪,顺着周季然右脸划过,一瞬间,鲜血飞溅而出。

    少年双目猩红,猛地转身,冲她吼道:“谁让你来的!”

    桥妧枝一怔,下意识后退两步。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沈寄时,从未在他脸上见过这样骇人的表情,偏执、暴戾,说不害怕是假的。

    雪落无声,沈寄时看着她,身上戾气渐渐消退,突然跳下演武场一把将人抱进怀里,声音颤抖:“桥脉脉,你别害怕,我刚刚不是对你发脾气。”

    桥妧枝没有动,任凭他抱着,却第一次觉得这个怀抱有些陌生。

    演武场人太多,他不由分说将她抱上马背,无视众人将她带出了营地。

    营地之外遍地霜草,沈寄时眉头落了轻雪,哑声道:“这里不安全,我叫人送你回去。”

    “可我还有很多事想同你说。”

    周遭一静,少年闭了闭眸子,手背青筋暴起,道:“你先回去,有什么话以后再说。等我把城外剩余的东胡人处理干净,就回去找你。”

    他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努力避开她,努力不让自己吓到她。

    少女张了张唇,眼眶微微发热。

    她敏锐地察觉到,他变了,变得偏执、凶悍、沉默,这些种种,都让她陌生又难过。

    他再也没有阿娘了。

    她要对他说的那些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沈寄时回长安的时间越发少,行事也越来越偏执,为了报仇,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偶有几次她行在长安街头,会看到他气势汹汹纵马出城,不用猜也知道,他会如何带一身伤回来。

    骏马飞驰,她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她,可她看着马蹄后飞扬的尘土,会莫名想到阿娘曾说,她与沈寄时其实并不般配。

    —

    桥妧枝醒来时,月亮刚刚挂上树梢,稀薄的月光照在庭院,映出浅淡光影。

    她推开阁楼门,看到了一个周身被冰雪覆盖的雪人。

    周遭冷得仿佛入了严冬,她为自己披上氅衣,上前为他拍落肩膀上的霜雪。

    他今日并未再呓语什么,桥妧枝在他身边立了好一会儿,轻声问:“你是沈寄时吗?”

    被问话之人双眸紧闭,并未出声。

    她等了许久,自言自语道:“你最好不是沈寄时,不然我不会原谅你,我说到做到。”

    她顿了顿,缓缓敛眸,“最好不要是沈寄时……”

    “一定不要是沈寄时。”

    【作者有话说】

    小桥:退婚不是一时冲动,是我发现我们好像不合适!

    沈寄时:我们简直太合适了,都是异地恋惹的祸!

    小桥:……

    35

    第35章

    ◎乱花飞过秋千去◎

    沈寄时醒来时,正前方的小窗半开,徐徐清风顺着窗户涌进,掀起桌案前干净的宣纸。

    此间还留有一抹淡香,他行至庭院中,却见偌大的庭院中又只剩下他自己。

    她不在这里,他亦不知她去了何处。

    再一次,她在他还未醒时就早早离开,只言片语都未给他留下,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她回来。

    好在他一缕残魂附在她头上绒花,知道她一切平安。

    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沈寄时立在院中,看到合欢树枝叶飘落,风一吹,残叶在石砖上滚滚而过,竟已是季秋时节。

    今年长安少雨水,也不知再过几月,能否等到一场冬雪。

    他依稀记得,落雪的长安很好看,只是一入黄泉三百年,他已经有些记不大清了。

    秋风萧瑟,他看到不远处被风荡起的秋千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连接在上面的藤蔓早就已经断了好几根,不能再用了。

    生时碌碌,死后却无事可做,索性便去修秋千。

    于做秋千修秋千一事上,他称得上是得心应手,原因无他,在蜀州时,不管是桥脉脉还是沈萤的秋千都是他亲手所做,做出来的秋千耐用还荡得高,哪里像这只秋千一般不经用。

    他微顿,突然想起,自回长安后,他每日往返军营,竟连秋千都未曾给她做过。

    他想得出神,未曾听到身后脚步声。

    “沈郎君。”

    身后响起少女清灵的嗓音,“你是在修秋千吗?”

    沈寄时没预料到她回来的这样快,一转身,对上一双清润如水的眸子。

    天愈寒,她今日穿了一层绒衣,俏生生立在那里。

    沈寄时眉心微松,错开目光,解释道:“看到院落中秋千坏了,顺手修缮。”

    他说着,将系好的藤条绑在树枝上,又动了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