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70-80(第5/23页)



    于是,整个营地大乱,在许校尉的指挥下。

    一边有人去通传主帅,一边有大量的人去准备水,以防这灯掉落下来燃烧粮草。

    毕竟只要能用水提前浇灭,就算有损失,但也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中。

    然而,这只是一个佯攻计划,杨秋利用了信息差的方式,让这群人误会孔明灯会掉落下来燃烧粮草,所以他们会先自乱阵脚。

    实际上孔明灯升上去之后,掉落的地方谁知道在哪里?

    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目前的风向,孔明灯能往汉军的粮仓附近飞。

    所以在观察到远处的汉军大营开始变得混乱之后,杨秋直接对着众人指挥了起来。

    “冲!”

    三千人的大军直接朝着粮仓袭击了过去,原本就慌乱的汉军们,这一次更加被打得措手不及。

    再加上这三千人都是杨家军的精锐,而杨秋和吕布的实力又足够强悍。

    所以杨家军直接杀得这群汉军们节节败退。

    接着,杨家军的士兵们赶紧倒上大量的油,随即立即点燃了大火。

    偷袭的目标并不是歼灭敌军,大火一燃起来,杨秋和吕布立即带领着众人撤退。

    所以,在粮仓附近的汉军还在哀嚎的时候,杨秋和吕布已经带着杨家军逃之夭夭了。

    与此同时,因为天空上的孔明灯升得越来越高的原因,远处的主力汉军也发现了这件事情,卢植当时脸色就变了。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皇甫嵩,让汉军赶紧去粮仓那里查看。

    于是这两个主帅带着几千人的骑兵飞快地赶了过来,这其中也有刘关张三人。

    只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冲天的火焰已经烧遍了整个粮仓。

    头顶上的孔明灯还在燃烧着,然而整个粮仓已经烧完了。

    许校尉看到主帅们过来,他瞬间跌跌撞撞地奔上前,然后整个人跪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将军,属下死不足惜,那群贼子过来偷袭,我竟以为这头顶上的灯会烧下来烧粮仓,然后让他们钻了空子……”

    通过许校尉哭哭啼啼地叙述,众人这才明白今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头顶上的孔明灯根本就不能烧掉粮仓,到现在还在天上飞呢,谁知道会飞在哪里?

    人家的目的分明是迷惑视线,让汉军先行自乱阵脚。

    可是,就算现在知道了原因,那也已经晚了。

    粮仓已经烧了,于是卢植和皇甫嵩两个人立即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义真,如今怎么办?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明天天一亮,那些贼子们肯定会反攻我们!”

    皇甫嵩的目光尤其沉重,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做出了一个艰难地决定。

    “那便背水一战!”

    第73章

    四万人的大军,其实里面有一半人都是搞后勤的,就是平时负责辎重粮草,战斗力非常一般。

    不到必要时刻,都不会用这批人前来作战。

    而剩下的两万人大概算作精兵,骑兵的话也就五千人,而能够穿上重甲上前冲锋的,最多两千人左右。

    所以,另外一万多人是各种步兵,包括盾兵,弓弩兵,长枪兵,器械兵等等。

    皇甫嵩想要突围出来,当然不可能带着四万人往前冲,若他真这么干,那么黄巾军和杨家军能够轻轻松松剿灭他们。

    除了偷袭那种方法,战场上打仗主要是结阵对抗,就算是骑军冲击,也不是分散着你打一个我打一个。

    而是一排骑兵直接冲过去射箭砍杀,想办法把人家的战阵打得崩溃。

    如果连骑兵都没办法让对方的阵型溃乱,到时候骑兵也得撤退,然后再换下一种战略。

    没有硬碰硬那种打法,那是找死。

    所以皇甫嵩的机会最多三天,粮仓虽然在另一个地方,但是兵营里面还是有一点粮食的,不可能每天都去粮仓里面拿了再吃。

    而杨秋烧了粮仓之后,她就把张宝、张梁还有另外几个黄巾军的首领召集过来开会。

    “如今陷入困境的是汉军,我们完全没必要带兵出击,反而有可能被他们抓住弱点,然后突围出来。

    所以眼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紧密防守,只要让他们饿到三天以上,到时候他们自己内部就会乱起来。

    一旦这群人开始四处溃逃,我等直接宣传降者不杀,给予饱饭的诱惑,到时候里面一半的人都会投降。”

    皇甫嵩有件事情猜错了,以为杨秋他们一定会急着在明天开启猛攻。

    其实这种时候,围而不杀才是损失最小的方法。

    因为急的人从来不会是他们,反而是渐渐丧失士气,然后军心混乱的汉军。

    但是,就算杨秋他们围而不杀。

    为了走出一条活路,汉军也必须开启突围。

    不然继续在原地等待,到时候所有兵卒都知道没有粮食吃了。

    人心混乱的情况下,一群人自相残杀,为一点粮食将刀捅向战友,逃窜起来互相踩踏致死的情况。

    那绝对不稀奇。

    只是,众人虽然觉得杨秋的说法很有道理,张梁张宝波才也都在旁边给予赞同,但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为何要优待汉军俘虏?这群人杀了我们这么多兄弟,到时候先骗他们投降了再杀就是,刚刚为何要强调以后要好好对他们。”

    说话的人叫做彭脱,他是汝南郡的黄巾军首领。

    只是后来和颍川的汇合了,再后来又和南阳的黄巾军会合了,所以三军合军到了一起。

    而这些人率着大部队赶到冀州,一路上自然是会有伤亡,所以眼下每个人手下都有两三万人左右。

    当然,这两三万人肯定不是什么精兵强将,大部分只能算是普通的流民。

    称得上精兵的,估计最多在五千人以内。

    而此时彭脱问出这样一句话,明显是对杨秋的计划有些不满。

    “战场上,心慈手软确是大忌。然而,若在战场之下肆意屠杀,承诺之后又反悔,这岂不是要让黄巾军从此背负无信之名?

    诸位难道以为,仅凭这一场胜战,黄巾军便能高枕无忧,永享安宁?真是荒谬至极!

    冀州尚未彻底占领,诸位不会以为这种边打边抢粮食的事情能持续一辈子吧?若真如此,黄巾军的未来何在?

    要让黄巾军生存,就必须占领一地,发展农桑,实施有效统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占据。

    若连此等道理都不懂,只知抢劫官府粮仓,而不知天下还需治理,那与流寇何异?何必在此与汉军殊死搏斗?

    倒不如做个山中的土匪,那样日子岂不更加轻松逍遥?”

    这嘲讽的话一说出来,刚刚说话的彭脱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他刚刚之所以提出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