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5/31页)

安生日子。

    所以真想闹事儿,天天给杨秋找麻烦的,其实也没有。

    毕竟经过这些天的谣言传播,杨秋在周边各大乡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三头六臂,虎背熊腰,青面獠牙的大怪物……

    所以没人敢惹她,都怕死!

    然而事情也有意外,在考察了盐矿之后,杨秋和邓氏兄弟刚刚准备启程离开。

    结果一个人突然从草丛里面跑出来丢了一封信就跑。

    当时邓氏兄弟都还来不及喊有刺客准备进攻,那人丢了信就跑了。

    见邓氏兄弟准备追上前,杨秋阻止了这两个人。

    “弘远,毅行,不用追了,应该不是敌人,也许是远方之友,把那封信捡起来给我。”

    毅行是邓勇前几天请杨秋取的字,据说这字取完之后,秦峰马青邓容都有意准备让她也取一个。

    为此,杨秋正在头疼。

    其实她自己都还没字呢。

    不过眼下,杨秋倒是在看到信封上的字迹后露出了笑容。

    这是张辽的字迹。

    看来张氏已经完全了解了马邑县的事情,如今还偷偷给她一封信,杨秋也很好奇信件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回到牛车坐下之后,杨秋将信件拆开逐字细看。

    这一下子,杨秋惊呆了。

    不是信件内容多惊奇,而是杨秋没想到,吕布这个传奇人物现在竟然去了阴馆,还受到了太守的赏识。

    此时距离马邑民众暴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天,杨秋这边的事情开始逐渐变得条理清晰,所有事情都走上了正轨。

    而雁门郡太守那边自然也确认了马邑县杨秋带领众人造反的事情。

    所以现任太守王柔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粮草。

    一旦后勤工作准备到位,募集到足够的兵卒,那么这位王柔太守会很快发兵攻打马邑县。

    按照张辽在信件里面预估的时间,估计还需要十天左右,汉军就会攻打过来。

    时间确实很紧急,不过和杨秋之前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倒也不算猝不及防。

    甚至这封信还让杨秋安下了心。

    根据张辽透露的信息,王柔太守没有征调乌桓和匈奴骑兵,所以这一次征调的队伍估计在五千人左右。

    那这一场仗就相当好打了。

    首先,他们是守城,所以本身就有优势。

    第二,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天气开始变得非常寒冷,所以这场仗不会拖成持久战。

    除非这位王柔太守花费大价钱给兵卒保暖,以围而不歼的方案耗死杨秋他们。

    但杨秋现在有一年的粮食,所以这个方案杨秋现在也不用怕。

    唯一有些威胁的就是张辽在信件里面再三提醒的吕布其人,张辽称赞其人勇猛无敌,颇有将帅之姿。

    如果没估计错的话,王柔可能让吕布做一部军司马,领兵四百人,然后作为特别队伍攻打马邑县。

    毕竟吕布的飞将之名闻名并州,张辽让杨秋万不可小看吕布其人。

    那吕布带着家乡两百多人投奔到太守这里,这两百多亲信各个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精锐,实在是不可小觑。

    “张辽还是认识吕布了。”

    杨秋笑着看完张辽的信件,有些感叹缘分。

    看来张辽和吕布是注定要认识的,仅仅只是从信件内容看,就能察觉到张辽对吕布的欣赏。

    毕竟吕布是货真价实的强者。

    在武将的世界里面,强者为尊!

    那么,这一场仗最大的对手就是吕布了,其他人不足为惧。

    如果可以,杨秋希望并州出身的武将能好好团结在一起,可是张辽现在不能背离家族。

    能给她通风报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吕布,历史上的吕布打仗勇猛,玩政治大约是不太行的,这人其实更适合在草原上征战外敌,留下赫赫威名。

    把他困在中原和世家大族玩心眼,那真的是浪费他的武力天赋。

    但怎么让吕布为自己所用呢?这是个难题,毕竟看历史上吕布的事迹,其人不愿久居人下,眼光也很高。

    她一个山匪女郎,地位实在是不足以让对方投降啊。

    愁!

    事情总是做不完的,回到县令府邸,杨秋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麻烦,那就是郭泰拜访。

    欠了人情肯定是要还的,于是杨秋热情接待了郭泰。

    两个人跪坐在室内,郭泰再次提出了太平道的邀请。

    “杨将军,我这些天也观察了许久,将军的治民之道和太平道完全理念一致,这天下民众苦苛政久矣!

    当此时,正是革旧出新的良机,推翻暴政之际,宜速起行动,建立朗朗乾坤,使天下庶民得以安居乐业。

    如今杨将军举义旗以昭天下,但汉军势力强盛,将军仅凭马邑一县之力对抗朝廷,实乃艰难。

    何不加入太平道,我保证,太平道必鼎力相助,无论粮草金钱,皆会倾力支持。

    只要诸君同心协力,共图大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未来这天下必是黄天之世,吾土必成为人间乐土!”

    “所以你们太平道也要造反?”

    杨秋似笑非笑地看着眼前的人,她不奇怪郭泰邀请她加入太平道。

    毕竟他们目标一致,都想推翻现在这个朝廷。

    可是郭泰刚刚的话那是真的大逆不道了,简直就是直白地说,大家都是反贼,为何不团结在一起?

    郭泰一点都没有惊慌,有些话是不能出去说。

    但对着一个众人皆知的反贼,倒也不用扭扭捏捏。

    “将军是个聪明人,从举事起到现在,将军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是稳健,想来准备造反这件事情也不是突然决定的。

    那么太平道想要做什么?将军肯定也能猜到,不然我那天何必帮你?因为我等目标一致。

    如今天子无道,庶民艰辛,苛政猛于虎,这刘家天子对不起天下千千万万的黎庶,推翻这暴政本就是顺应天命。

    吾师早就算出汉家天下的末路,将军难道不知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这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出自韩非子,郭泰这是在暗示她不加入太平道,最后难以成事。

    又是拉拢,又是威胁,倒也是好手段。

    杨秋其实也不想和太平道为敌,但加入进去,那就是成为别人的属下,听别人的指挥。

    这是万万不行的!

    更何况,杨秋不觉得政教合一是好事儿,她更愿意让天下人相信,人定胜天。

    “郭渠帅,你说得没错,我早就想造反了,我也看不惯这个世道。

    可是,我的治民之策只是和太平道有所相似,但其实本质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不会加入太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