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吉祥如意》 150-160(第15/23页)


    目前这个情况也确实如此,如意管着颐园除松鹤堂和大厨房以外的所有事务,老祖宗的葬礼,下人们忙得昏天黑地,如意走不了。

    “好。”鹅姐说道:“二十一天而已,我们等你一起走。唉,希望能顺利。”

    如意说道:“还剩不到二十天了,你们都不要担心我,我叫如意嘛,无论干啥都能如我心意。”

    第三天就是大殓,老祖宗遗体入棺的日子,大殓是大日子,皇上和张太后都派了太监女官来祭告,张太后还赐了一枚玉蝉,在大殓的时候,放进了遗体的口中。

    盖上棺盖,顶棺钉的时候,两个侯爷哭的不能自已,东府侯爷甚至一度扑过去抢了棺材钉,不准钉棺材。

    西府侯爷更会演,抢了锤子,哭道:“你们若要钉钉子,就把钉子钉在我身上吧!”

    众人连忙哭着去劝,好容易才把棺材钉和锤子抢过去,不曾误了吉时。

    一旁芙蓉冷冷的瞧着这一幕,心更冷,生时不知孝顺,死后一个比一个蹦的高,都是演给别人瞧的。

    大殓已毕,棺材在灵堂停放,棺材前头点着一盏灯,棺材的右边竖着一面旗幡,旗幡由一根竹杠悬挂着,上面写着“诏封昌国公夫人张门金氏之柩”。

    和尚和道士围着棺材打转,各念各的经。

    客人们带着三牲祭桌、纸扎冥纸等等过来拜祭,所有的孝棚都堆满了各种祭品,夜里抬出来烧给老祖宗,火光冲天,照亮了颐园,颐园的天空红彤彤的,仿佛是不夜天,从天黑烧到天明都烧不完。

    且说颐园办丧事,时而俭省,时而铺张,如意等人劳心劳力,另一边,千里之外的南京,魏国公府。

    自打宁王起兵谋反,一开始江西驻军猝不及防,宁王顺利夺下了九江,南康,甚至占领了安庆,剑指南京城!

    南京之所以叫做南京,是因为这是大明在南方的都城,有内阁六部锦衣卫等等朝廷中央政权组织,还有国子监都是齐全的,以前大明都城就在这里,是永乐大帝后来为了国防,天子守国门,而把都城迁到北京去,但这里一直都是大明的国都,由魏国公一脉世代镇守南京。

    但是,这一代的魏国公是个草包懦夫,听说宁王的军队要攻打南京了,这个魏国公居然从军营里跑出来了!

    他一个人跑回魏国公府,要府里所有人打点好金银细软,举家逃亡。

    所有人都打点好了行李,唯有身怀六甲的姨娘童红霞迟迟没有来。

    红霞肚子里的孩子是魏国公子嗣最大的希望,她不来,魏国公不敢带着其他人跑啊!

    魏国公连忙派了几波人去催,但这些人都回来说,他们找不到童姨娘!

    红霞去哪儿了?

    此刻,她身披盔甲,身边跟着丫鬟红桃,一步步登上了南京城墙!

    “各位将士!”红霞大声说道:“我们魏国公徐家世世代代镇守南京,已经有百年,那些说什么魏国公逃跑都是反贼散发的可耻谣言!就像太后懿旨一样,都是假的!”

    “我肚子里的孩子,是魏国公唯一的骨血,我和孩子就在这里,他怎么可能逃跑?他是看见南京城防虚弱,出城搬救兵去了!”

    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回:护南京红霞讽跑跑,大出殡丧后要散散

    第一百五十七回:护南京红霞讽跑跑, 大出殡丧后要散散

    童红霞不是一个人登上南京城墙的,有丫鬟红桃,以及当年跟着二小姐张言华陪嫁到这里丫鬟和两户人家, 以及这几年张言华和童红霞在魏国公府“收服”的国公府家生子等等,甚至, 还有王阁老的女儿王延林。

    乌压压的一群人站在南京城墙上,童红霞的大肚子格外醒目,方才她一番“魏国公去借兵”的谎言,却成了守城将士的一枚定心丸。

    大战将至, 主帅逃跑, 军心动摇!

    童红霞用她的肚子逆转了局面,此时军心虽然不至于大振, 但至少是稳住了。

    红桃命人就在宽阔的城墙上扎起了营帐,童红霞就住在里头,魏国公不来, 她就不走,以此来攻破“谣言”,稳定军心。

    王延林很佩服她, 问道:“如果魏国公执意要逃跑, 不肯回来,你怎么办?你都快临盆了。”

    红霞说道:“区区一个藩王, 几场小胜而已,也就能把魏国公这个废物吓跑,等朝廷大军一到, 反贼迟早要败。”

    “我就在这里等着, 魏国公若来,最好。他若一直不来, 我就在这里生下孩子,守住了南京,若是个男胎,将来论功请赏,魏国公这个废物倘若因逃跑丢了爵位,我的儿子能够再挣回来。”

    红霞并非只有一腔血勇,她有自己谋划,早就抛开了什么情情爱爱,眼里只有前途,努力往上爬。

    登高望远,将来回头去看,曾经的苦难不甘都已经被她踩在了脚下。

    王延林说道:“我这就写信送给我父亲,要他集结苏州本地豪绅支援南京,南京若被反贼所破,苏州也会遭遇屠掠。”

    王延林的信八百里加急送到苏州王阁老手中,王阁老得知女儿就在南京,心急如焚,且他曾经官居内阁大臣,国难当头,自不必会袖手旁观,连忙动员苏州豪绅,出钱出人,支援南京。

    苏州王家的影响力绝对不止在苏州,江南各地也都动员起来,粮船昼夜不停的运往南京。

    魏国公这个懦夫起初在龟缩在魏国公府不敢动,等红霞回来,好带着她和肚子的孩子一起跑。

    可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红霞就是不肯回来,都住在城墙上了!

    两人就这样耗着,魏国公等红霞下来,红霞等魏国公上去。

    就这样僵持着,一直到魏国公听说江南各地支援南京的援军和军粮已到,这才装模作样的登上了城墙,跟守城士兵们解释道:“我没有逃跑,我是搬救兵去了!这些援军都是我叫来的!”

    红霞在军帐里听到魏国公厚颜无耻的抢功发言,只觉得好笑,又有些悲凉,她是个女子,名义还是魏国公的女人,魏国公若犯下畏战逃跑之罪,她绝对会被连累。但是她立了功劳,却会被魏国公抢走。

    但愿将来有一天,女人的功劳和荣誉会归于女人,而不是当成附庸,归功与拥有她的男人。

    红霞情绪激动,顿时觉得裆下一热,红桃大惊:“童姨娘要生了!快叫接生婆!”

    魏国公闻讯,跑到营帐,红霞强忍住阵痛讽刺道:“哟,魏国公来了?我还以为你一跑就不回来了呢,以后不叫你魏国公,就叫做魏跑跑吧。”

    从此以后,只要魏国公在红霞面前摆架子,红霞就叫他魏跑跑,魏国公就被堵的灰头土脸。

    红霞最终还是把儿子生在南京城墙上,取名为徐邦瑞,定国安邦之意。

    就在童红霞在产床正挣扎生孩子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北京,颐园老祖宗就要出殡了。

    灵堂里,正在举行辞灵仪式,一群歌郎正围着棺材唱着悲伤的挽歌: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注:出自《诗经.蓼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