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20-130(第9/36页)

    他也算明白,当年每次看到林县令的时候,都觉得他眉头紧皱。

    这些事情确实刻不容缓。

    所以显得格外惆怅。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提高当地粮食的产量,才能让百姓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种事,怎么能放慢脚步。

    宁安州这边的改变,让镇南关的人看的羡慕不已。

    两个地方毕竟离得很近。

    当年宁安州的腊蛮人被欺负的时候,还是镇南关的兵将帮忙赶走景国士兵。

    故而长久以来,镇南关的人,总觉得宁安州贫苦。

    可谁能想到,不到一年时间,宁安州发生了那样大的变化。

    反观他们,跟之前一模一样。

    这种反差实在是让人难受。

    不少镇南关的普通百姓,学着宁安州那边种田的方法。

    只是水渠到底怎么修,如何修,普通人总是拿不准的。

    他们又没有纪知州这样的官员帮忙,更没有纪知州这样的官员操心他们的耕牛数量。

    至于橡胶?

    别提了。

    这更是不可能。

    镇南关本地的官员,不欺负他们就行。

    以前想着隔壁宁安州比他们的还苦,那也就罢了。

    现在人家不苦了。

    心里怎么就不是滋味呢。

    如果说普通百姓,只是心里难受,嘴上说说。

    那镇南关的官员们,则恨不得把橡胶生意全都抢过来。

    每日看着大批的橡胶从宁安州走。

    再看着大批的物资送到宁安州。

    而他们镇南关呢?

    什么也没有!

    顶多有个过路费!

    能看到,却吃不到,这种感觉简直抓心挠肺。

    镇南将军最近不得不低调。

    他因为拦了橡胶的买卖,算是得罪不少人。

    虽说他手里有三万大军,可他也不敢惹众怒。

    否则一人一口唾沫星子,他的好日子就会不保。

    要说他盘踞在此三十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可像纪状元这样,动辄带动一个州致富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其实当初拦纪元的货,只以为是普通的物件。

    谁知道引得滇州府其他人不满。

    让他不得不退让。

    若是一个小小的知州也就罢了。

    谁知道那点东西,让整个滇州府,甚至天齐国其他地方的人都趋之若鹜。

    可越是这样。

    越能表明那些货物的价值。

    镇南将军想到那些银子,心里就痒得厉害。

    单收过路费,他的荷包都鼓起来了。

    若真的能分到宁安州的利润。

    那该有多好。

    说实话,当初要不是他叔叔,宁安州那些腊蛮人,早就被景国人杀干净了。

    还轮得到他们成为天齐国的子民?

    还轮得到他们赚这份钱?

    那个纪元也是。

    怎么还帮着腊蛮人赚钱。

    反正怎么想,镇南将军都觉得可惜。

    这一趟趟的货物,就像鱼饵一般,让他垂涎三尺。

    可惜了,外面不少大货商都等着要橡胶,私底下再三警告他,不能动这些货物,否则肯定跟他没完。

    要不是那些人背后的势力,纪元会有好日子过?

    凭自己手里的兵将,纪元所谓的宁安州,就不会平静安宁。

    橡胶的事,已经是自己手下留情了。

    这纪元竟然还有所动作。

    连养殖场都想开起来?

    镇南将军已经听说了,纪元让其他养殖场的人去宁安州开分厂,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那养殖场就能开起来。

    算下来,也就两个月时间。

    宁安州,似乎越来越不同了。

    镇南将军如何眼热,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还有过往的商贩私下跟宁安州衙门通气。

    让宁安州小心才是。

    同时也觉得这买卖做得太艰难了。

    只要镇南关在这,似乎永远不得安生。

    谁知道,人家宁安州的人依旧不在意。

    纪知州身边那个叫柴烽的小吏,甚至淡定道:“别提那些了,我们宁安州要秋收了,对了,鸭子要不要给你留一只。”

    “这会的鸭子,别提多香了。”

    宁安州的鸭子?!

    他们必须吃!

    哎,每次来宁安州,吃吃喝喝不说,还能赚钱。

    真好啊。

    就那个镇南关。

    烦死人了。

    说起来,宁安州去年跟今年修了那么多水渠。

    眼看着调节水源确实有用。

    就是不知道,那什么稻鸭鱼的方法,真的对产量有提高吗。

    如果是真的,他们家也想试试。

    还有修水渠的方法,听说真的能调节山泉水。

    宁安州的生意兴隆。

    农业方面同样引人注目。

    而七月八月的秋收一来,答案自然会揭晓。

    算起来,纪元来这里已经一年了。

    他带着全体“宁安州”百姓折腾的稻鸭鱼共生方法,确实该亮出成绩。

    纪元对此信心满满,宁安州的百姓们对此也没有异议。

    反而是外地来的货商们,全都紧张又期待。

    总之一句话!

    宁安州今年的水田收成,决定了他们明年家里种田的方法!

    别怪他们跟风啊。

    谁让纪状元的折腾,好像确实很有用?

    万众期待下,终于到了化远四十年的秋收。

    纪元,刘同知,以及几个司的主事。

    剩下全都是小吏。

    纪元看着自己的队伍,这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

    算了,就当看不到吧。

    宁安州下面四十八个村寨,一个个寨子的消息传了过来。

    杨柳寨,今年的水田均产增加了三十九斤!

    今年一亩水田平均产粮三百三十斤。

    而去年,他们只有二百九十一斤!

    剩下一个个寨子报过来。

    白越寨,增加了二十二斤的收成。

    有一个寨子,甚至增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