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20-130(第8/36页)


    当年要不是她认识青储料,他们的生意都没那么容易打开。

    而青储料,只是养殖行业里小小的一环罢了。

    与其从头开始,不如寻求其他地方的帮助。

    想宁安州的产业支柱已经够了,不仅够,还很牢固。

    像养牛这种需要积累的行当,不如请其他养殖场过来。

    对双方来说,皆是合作共赢。

    纪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瞳孔地震。

    这也行吗?

    他们还以为宁安州这边要从头做起啊。

    纪元道:“天齐国那么多养牛的,牛贩子也好,养牛场也好,肯定会愿意过来的。”

    “咱们这里,可以说潜力无穷。”

    如果在一年之前,肯定是没人愿意来的。

    都知道宁安州穷啊,而且宁安州那么远,跟滇州府其他地方接触的也少。

    可现在还用说?

    眼看宁安州就要发迹了。

    再者,当地的牛羊那样少,一看就是“空白市场”。

    可以说只要把合适的牛带过来,便能发一笔大财。

    把养殖场开在这边,虽然有风险。

    可问题应该不大?

    当地的知州,可是纪元啊。

    再者,宁安州的风土人情十分不错,当地人和善,手头慢慢也有钱。

    这种情况下,宁安州邀请养殖场过来入驻的消息,就传得飞快。

    滇州府不少养殖大户都有些动心。

    那宁安州地方不错,人也不错,手头也有钱。

    就是缺牛。

    要是能过去开个养殖作坊,似乎真不错啊。

    在纪元看来,养殖场是要开的,但不一定是本地人开。

    还是先把比较成熟的养殖场请过来。

    久而久之,本地人也能耳濡目染,学会一些这样的技术。

    毕竟外面养殖场过来,也会在本地招人手。

    纪元这个办法,确实吸引不少滇州府其他养殖大户过来。

    这些养殖大户们,原本还怕人生地不熟,不好在这做事。

    谁知道宁安州的衙门,竟然提前选了几块合适的地。

    不仅如此,甚至安排了一个很懂养殖的官吏全程跟着。

    那叫安大海的小吏,对牲畜病症也太了解了吧?

    有些养殖户,甚至想请他帮忙给牛羊看病。

    这一来二去,宁安州靠谱的印象,就印刻在众人脑子里了。

    安大海一边帮忙招待外来的养殖户们,心里一边震惊。

    满脑子都是问号。

    这也行?

    这也行?

    还真的吸引其他人过来养牛吗?

    那些养殖户们,哪家不是养了十几年的牛羊。

    有他们在,还有他们那边的种牛在,小黄不用那么辛苦了!

    不仅如此,本地的养殖行业能前进一大截。

    说不定明年,本地的耕牛就能增加几百头。

    安大海跟刘同知在办此事的时候,心里莫名升起一个念头。

    纪元,纪知州在找合适养殖场地的时候,难道就已经想好要招其他养殖场的人过来?

    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一切都那样顺利?

    刘同知甚至道:“其实,橡胶产业要是没发展起来,也不会有人愿意来宁安州办养殖场。”

    穷啊。

    谁会愿意?

    等会?

    难道说,他们知州早早就想好了。

    一边带着大家劳作,一边带着副产。

    而副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进养殖行业。

    养殖行业的目的,也是为了种田?!

    这里面,好像缺少哪一环都不行?

    如果真是这样。

    那纪元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啊!

    纪元确实是这个打算。

    在他来到宁安州之后,也是走遍各地,明白此地的情况。

    想要提高粮食产量,从选种到劳作,再到生产工具,每一样都不能少。

    现在耕种的稻鱼鸭模式已经推广开了。

    有了今年的收益,想来以后不用他管,当地百姓就会自发用这种方法劳作。

    各个村的水渠更不用说。

    今年山上也下了几场大雨。

    但有水渠的调节,基本出不了大问题。

    基础的事情安排好了,后面的种子也在培育,如今的生产工具,耕牛,总算提上日程。

    纪元在自己小本本上记了一笔又一笔。

    夯实农业基础,才是正确的。

    整个宁安州在纪元的带领下,农业水平突飞猛进。

    任谁看了都觉得了不起。

    终于,在化远四十年六月底,六家滇州府的养殖户派了人过来。

    他们各自选定了合适的地方,让自己的亲信们过来开分厂。

    要说有风险吗?

    自然也有。

    换了另一个地方,难免跟本地不同。

    可这是风险也是机遇。

    宁安州衙门的人都说了,他们本地二三十万人,还有那么多的山地,非常需要耕牛。

    什么没钱?

    他们宁安州的人,怎么可能没钱。

    总之这些话,听得养殖户们回去细细盘算。

    经过多次考察之后,终于确定了。

    来!

    来开养殖场!

    他们相信宁安州的潜力!

    也相信当地的衙门。

    眼看一批批专业养殖人才从镇南关过来。

    再看着专业的养殖户们是如何修建养殖场地的,这些东西,让大海都跟着学了不少。

    换了旁人,这些养殖户应该不愿意。

    可大海的兽医技术,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也算是互相学习。

    专业技术人才是外面请的,学徒跟杂役则要请本地的人。

    一时间,宁安州不少本地人,竟然找了份务农以外的活计,又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纪元算着时间。

    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这养殖场大概就能建起来。

    大批的牛羊便会赶到这里,在宁安州进行繁育。

    到明年开春,说不定就有不少小牛犊。

    也就是说,两年的时间,就能让本地的耕牛大量增加。

    纪元松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