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160-170(第7/16页)
,代为誊抄一册。”
尺素并未引林初微入正殿,而是穿廊几步。很快就有小宫女替林初微打开了一处偏阁的门。
林初微抬眼。
雕花门侧,两边都站着身骨笔直的小宫娥,不像是迎请嘉宾,倒像是看守犯人。
果然,又听尺素道:“娘娘急着要,千叮咛万嘱咐,美人今天抄完了才能出这道门,若是入了夜也不必担心,回去的时候自会有人替美人掌灯。”
林初微就这么被“请”了进去。
屋内案头,文房四宝俱已齐备,另有一册字稠页厚的古书,放在镇纸边上,靛蓝的封皮,瞧上去确然有些年头。
既来之则安之,林初微在案前坐下,竟是专注地翻起这孤本来。
退出去时,尺素瞥到她那副处变不惊的样子,不免有些犯嘀咕。又觉是自己多想,人都在瓮中了,想来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向来妃子有所过失,不会如那些个宫女太监似的,动辄施以棍棒藤鞭。抄书自省便是惩戒的主要手段之一,虽非雷霆手段,却也足够煎熬。
这满本密密麻麻的蚁字,抄是抄不完的,等抄到手僵眼花,两目发黑的时候,也就可以放人回去了,总之是扰不到娘娘的好事,又能小惩大诫,杀杀彼之锐气。
尺素正冷笑着要合门,却听林初微忽道:“既要抄书,还得回去拿些东西。我不能离开,我的侍女总可以出入?还是说,柔妃娘娘拘我在此,当真是将我视同犯人了。”
尺素手一顿:“美人说笑了,娘娘只是怕您心有旁骛,才有这番安排。只要美人好生留在此处,让人去取个东西,自是无妨的。”
虽有些不明白林初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尺素却也不怕一个婢女能弄出什么幺蛾子,莫非还能去搬救兵或是告御状不成?陛下这时候可不会见其他人。
纵想再稳妥些,左右找个人跟着那婢女也就是了。
思量过后,她放心地关上门。
不见幽闭的小室里,泰然若定的女子挑开灯焰的残蜡,珠肤为之辉明。
她提笔,在一页轻薄的熟宣上写下簪花的楷字,眉眼沉静。
陆今安所预估的时间不错,黄添刚过酉时便回了府中,并带来了碧梧传回的承恩公府内部消息。
今日下午杨夫人一回到家中,承恩公就同她吵了起来,两人提到了冥诞、祭礼、外面宅子,放不下杨恽和姜氏等等话语,后来承恩公还高声问了一句,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子也就罢了,这可是二品户部尚书的夫人,陆家怎会善罢甘休?
确定方向之后,再查初微的下落便不是难事。
第 165 章 反了【二更】
看着外面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初微意识到自己又被困在这里过了一整日的时间。
锁住的屋门突然间被打开,一个嬷嬷一言不发地将饭菜和棉被送了进来。
昨日只有人送了一次白粥,今日不光有了三菜一汤还有了足以御寒的棉被,对方态度的改变也让初微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既然他们想让她好好活着,就说明对她对陆家还是有忌惮。
林初微在一众簇拥下来到饭堂。
两辈子,她第一次在太学的饭堂里走出轰轰烈烈的架势。
此时正是饭点,周围有不少学子捧着碗,围观着林初微像是恶霸一样带着一堆人走进。
“咳。”面对众人目光,林初微多少有些害臊,“两个人去打饭就够了。”
扎着堆过去,别人还以为是抢饭。
李达生得最为高大,听了这话就“吼”的一声,大步走去了前面。
他跟伙夫说话的声音也很洪亮,传过来听得清清楚楚。
伙夫招呼道:“小哥,又来啦。”
李达有些腼腆:“嗯。”
“今天这是第四顿了吧?这么快又能吃了?”
“一天五顿不在话下。”李达摇摇头示意不必担心,眼睛都亮了些,“一天十顿恰是最好。”
林初微:“……”
她有些震惊,又有些了然。
难怪李达他们听见她请吃饭会那么高兴。
就照这个吃法,家里给多少月例也能吃穷。
没过多久,李达和王杰一人端了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太学给学生们准备的食宿很精致,每人的份用一个餐盒装着,一个托盘能放下六个餐盒。
他们十二个人,刚好。
除了在家里,林初微还从来没有这样和许多人围在一起吃饭的经历,感觉颇有些新鲜。
连饭菜都似乎香了不少。
吃到一半,李萼有些犹豫地开口。
小声地问她:“林姑娘……你真的,不会再回医塾了吧?”
这话一出,其余正专心致志扒饭的人也立刻放下了筷子,一双双单纯无辜的眼睛湿漉漉地盯着林初微,仿佛很紧张她的回答。
林初微失笑。
“当然不会了。”
“那就好!”旁边的圆脸女生害羞地笑笑,“我们学塾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看的姑娘,你要是又走了的话,我们,会很舍不得的。”
另一人接话,“还倍儿聪明!”
“还有钱。”
“还请吃饭!”
林初微听得一愣一愣的。
在他们口中,她好像到处都是优点。
可是在医塾时,同样也是同窗和师长的嘴里,林初微就仿佛哪儿哪儿都做得不对。
看着身旁一圈热情洋溢的笑脸,林初微也忍不住笑了笑。
心中隐隐有了个念头。
也许,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同窗。
她以前之所以会主动关照贺武贺金,除了路见不平,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
整个医塾都在医药世家的控制之下,虽然名义上是太学的一个学塾,但实际上太学根本就管不了它。
自然而然,医塾之中所有的奖惩、规则,都是由其背后的世家决定的。
排外的现象非常严重。
就好比林初微,她的父亲是户部侍郎,母亲来自江南最富有的矿商氏族,家境绝对算得上优渥,本来绝不至于被欺负,但在医药世家眼中只要是拉拢不了的人便不值一提,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威胁。
林初微便天然成了被排外的对象之一。
这几乎成了潜在的定律,身在其中的人都很清楚,但谁也改变不了它。
毕竟,大偃的医药业自巫医发展而来,自称借了神佛之力。
而在大偃的史书中,有许多起神医于命悬一线的垂危之际救下皇帝的传说。
巧的是,那些被“起死回生”的帝王,后来无一不成了明君。
因此,大偃有了“医者福佑”之说,不少人相信擅医者是神仙在凡世的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